APP下载

素养为本的初中信息技术单元整体设计
——以“数据统计与分析”单元为例

2021-01-07刘静卓明贤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科目标素养

刘静 卓明贤 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等四大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自此,强化素养为本、大概念统摄、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追求。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依托教材教学和以单纯技能训练为目标,而单元整体设计则是站在单元视角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时教学连接起来,它是通过贯穿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来帮助学生把握一个单元知识体系的内在结构和关键能力,避免了传统教学所造成的知识学习片段化、局限性和技能化等问题。那么,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理解、设计和实施素养为本的单元整体设计呢?下面,笔者以“数据统计与分析”单元为例,论述初中信息技术单元整体设计要点,以期能够促进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本质与结构:整体把握单元内容体系

有效的信息技术单元整体设计应始于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深度分析与体系把握。只有挖掘出来单元内容的学科本质,才能够知道学生所学的“重点”是什么,才能够有的放矢;只有理清了单元内容的内在结构,才能够清晰地了解学生所学的“先”与“后”。

例如,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单元设计时,笔者对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纲要和教材进行梳理后,得出针对此部分的三个关键点:一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编辑;二是数据的运算、统计和分析过程;三是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将“数据统计与分析”单元的内容作了整理,通过思维导图呈现了单元知识内容体系结构图。

● 发展与嵌套:系统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一个单元整体设计的灵魂,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是为了确定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是怎么教和怎么评的出发点和基准。素养为本的单元整体设计的目标设定需要基于学习内容分析,精准考虑学生情况,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学习目标:第一,单元学习目标要着力于学生未来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当下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训练,要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准。第二,单元学习目标要实现嵌套。单元有单元学习目标,每节课时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课时目标必须与总目标层级互套、紧密联系,使每个学生都知道目标的内容。

例如,笔者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立足于单元学习内容分析,充分考虑学情,将“数据统计与分析”单元目标设定为“初中生能够掌握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与技能,能够提升数据处理能力,能够透过数据的分析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读问题,能够学会使用数据说话”。根据总的单元学习目标,再具体细化到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并考虑到课时目标要围绕着实现单元学习目标而设定,实现学习目标的层次嵌套。

● 真实与关联:整合设计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整体设计视角下的学习任务不再是零散的、互不关联的,而是基于一个真实问题大主题的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贯穿整个单元的线索。基于单元的学习任务群不再是只关注零碎信息技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将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融入应用情境之中,使应用技能与应用方法融会贯通,有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单元学习任务的整合设计必须设计一个面向真实问题解决的单元学习主题,学生只有在真实问题引领下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内化原理概念,迁移方法技能。信息技术学科单元主题形成了一条鲜明的学习主线,让学生在技术工具与人文情怀中实现个人的成长,而不再是为了技术而学习技术。单元学习任务设计要形成彼此关联、先后有序的任务群,实现任务与任务之间的有序衔接和浑然贯通。

例如,“数据统计与分析”单元学习主题可以设置为“如何帮校图书馆采购图书”。这个主题紧扣真实的学校图书馆采购要求,让学生经历需求调查、数据统计和采购建议的完整问题解决过程。围绕“如何帮校图书馆采购图书”大主题,可将“数据统计与分析”单元学习任务细分为三个具体的小任务:“任务一:学校图书的需求调查”“任务二:图书调查数据的统计”“任务三:图书调查数据分析及采购决策”。三个学习任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学习WPS表格操作技能,掌握了数据的收集、编辑、统计和分析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过程与增值:科学设计单元评价方案

单元整体设计中要统筹考虑评价问题,要从以往将评价只是作为终结性评价的单一功能取向,走向过程性和增值性评价。单元评价方案要立足于创设“教—学—评”相一致的教学新样态,将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第一,单元评价方案要面向学习全过程,在教学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评价的作用与评价标准,要将评价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第二,单元评价方案要面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不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考核。素养为本的单元评价方案要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中汲取评价要求;将其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评价要求。第三,单元评价方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而是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评价学生,用问题解决结果评价学生。

例如,“针对“数据统计与分析”单元的三个具体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配有具体评价要求和评价方式,采取自评和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任务一:学校图书的需求调查”,设定的评价要求为“能依据数据采集需要,进行学校图书馆购书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作”,具体评价内容如下表所示。

任务一评价内容

● 结束语

素养为本的单元整体设计就是要摆脱以往过度关注零碎知识与技能而不会系统应用的弊端。信息技术单元设计将统一的学习主题、嵌套的学习目标、关联的学习任务和过程性评价统筹贯通。素养为本的信息技术单元整体设计将让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将学习方式从以往的讲练结合方式转为项目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真实成长。

猜你喜欢

学科目标素养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