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与数据结构模块教学测评

2021-01-07李俊杰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教研室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答题试题

李俊杰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教研室

吕争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数据结构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计算思维,让其深入理解及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实践方法、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且明确了不同水平层级的具体要求。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测评,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以及表现,从而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 面向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科学测试和评价

“数据与数据结构”课程中的测评,主要针对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并不是单纯地对教材内容以及学习效果展开测评。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评,是一种综合的测评方式,其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效果、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与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计分法、量规表法、问卷法等,要根据课程目标的性质选取合理的方法。达成情况评价分析的基础在于课程目标分解、考核的合理性,所有的考评环节以及评分标准都应以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为目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教学。由于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影响其他三要素发展的质和量,所以在测评中应更侧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对测试方式、测试内容的要求也必须更高。

● 以核心素养作为测评依据

1.计算思维测评的依据和方法

201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开发了一个计算思维三维框架,它包括三个维度:计算概念、计算实践和计算观念。

计算思维是在不同情境下,学生借助不同的支持材料或平台,带着不同的学习动机,经过不同的时间跨度发展起来的,因此,对计算思维的评价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如下页表1),必须通过后续学习、编程作品、实践过程的阐述、探究知识的不同方式、吸取不同评价参与者的观点,才能有效地评价计算思维的学习结果。

2.依据教学环节设计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要围绕“数据与数据结构”的课程目标,依据各个教学环节逐项评价、考核。所有项目的教学目标均有适当的评价考核方式,各考核都要设置明确的评分标准。其中,知识目标可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包括期末考试和课堂测验等;能力、情感目标需要学习的“成果”,如作业、报告、课程小论文或者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如出勤、作业完成、认真情况等,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权重比例。

● 确定测评框架及内容

确定测试框架以及测评内容,是发挥测评价值的关键性环节。在测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确定测评内容,测评框架不能脱离信息技术教学、核心素养两项内容,同时要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原则,制订合理可行的测评方案。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测评,可以结合传统测评方式,在学习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增加情境、情感、思维、问题探索和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测评内容,从信息技术学科评价和核心素养评价两个方面展开测评。这样,测评的结果将更具分析价值,也对学生有更大的帮助。

表1

1.知识框架(如表2)

表2

2.核心素养框架(如下页表3)

面向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测评,不仅要明确测评依据,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测评,更要注重对测评结果的评价。

● 确定命题原则和思路

1.开放性试题应注意学科性

为了揭示和收集学生核心素养在问题解决中的表现,一般都采用开放性试题。这类题目在命制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命题方向的把握。有些问题站在不同的学科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向,特别是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如果试题方向不明确,考生答题时会无从下手。因此,开放性试题的命题要求与普通试题一样,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测试目标。

表3

2.试题测试目标尽量单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试,一般情况下,一个问题基于一个情境,在同一个情境下可以设置多个问题,为了使测试结果更准确,多个问题一般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素养水平的测试。但也有部分情境,在解决问题时会涉及多个知识点或能力,此时该试题就可以测试多种内容。

3.试题的情境设计应丰富多样

情境是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信息技术学科最大的特色在于应用性。在命题时,情境设定应基本符合高中生的生活经验,来源于实际,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趣味性,要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学生。

4.试题设问要同时涉及核心素养评测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答题

试题的问题一定要直接明了,学生能清晰地得出答题点。尽管题目情境是开放的,但设问时一定要直指“数据与数据结构”课程本身的相关知识,既有一定的指向性,也对学生水平及素养有一定的区分度。可能有时看上去试题与教材知识无关,但答题者只要有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都能回答,从而真正体现核心素养测评的导向性。

5.试题的评分标准设计要兼顾科学性和可行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试题多数以开放题为主,如何对学生的答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评分标准的制订,需要命题者不仅要具备极高的专业水准,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不同素养的学生的答题情况,同时,还要兼顾阅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在设计评分标准时,一般可以采用分类、分层评分法,即根据学生可能的答题情况,先分成体现不同水平的类别,再将每一类赋予不同的分值,最后根据各类得分情况,对学生的素养水平进行判定。

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以多维度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测评手段展开测评,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做出判断,并有助于后续信息技术教育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答题试题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专业认证视域下高师院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