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研究

2021-01-07长春市政协机关服务中心颜俊

办公室业务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决策

文/长春市政协机关服务中心 颜俊

政协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的人民政协制度,是建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建设和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央办公厅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在民主中的主要作用。

一、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

(一)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地位。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主要地位,可以分为“两个重要,一个独特”。其中两个重要主要包括:一方面是可以推进国家政治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同时也是现代化使命的重要传播。政协协商民主是在我国特殊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创新下运用的新时代的民主形式。我国在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把政协作为统一性质的多党合作和政协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略机构。赋予协商民主机构重要职责,并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主要领路人,在国家治理以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从而实现了协商建国到协商治国的跨越发展,同时还肩负起最大的公约数和同心圆以及凝聚力较强的正能量建设时代的使命。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政协协商民主是把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制度充分运用民主进行协商,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收集最大利益化,在使用期间要坚持党的领导,并充分发挥政协协商的重要作用。在政协协商制度使用期间,不仅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地位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主的主要原则以及民主团结的需求,并从中创建新形式民主和拓展民主渠道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经济发展以及各大重要制度的工作安排。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优势。“一个独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专职性、专业性、专指性。专职性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政协的主体,同时也是政治机构的属性,协商将是重要的沟通手段,同时会议也是协商的重要方式。民主协商工作和其余协商工作是不同的,政协主要是把民主协商进行贯通的,从中开展制度化以及常态化工作协商,主要是政协的主职和主业。专业性的政协协商主要是经过长期政治理论实践的不断积累,从中建立完善的管理结构,其中主要是主体参与性较广泛,且使用的机制相对较为成熟。专指性,专门的协商机构是独一无二的,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民主环节的决策以及多党合作,在参与过程中政治协商要有道,具有独特的管理体系,同时又要与其余协商渠道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各种政协协商渠道。

二、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功能分析

在新时代,要正确把握人们政协的历史地位,从而进一步扩展政协协商的民主功能,从而完成各级政府在工作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民主政治参与功能分析。在民主选取阶段,主要运用协商民主选取和人民民主选取的方式,同时也是让人民群众参与的重要方式。在政协协商民主选取中主要是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并对其充分发表意见,从而为我国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政治生活提供重要参与渠道,这样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员参与到国家以及社会制度完善中去,以此提升人民的民主性。

(二)民主决策功能分析。在现代化治理中,要不断推进国家综合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提升,在使用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并对其进行落实。在政协协商民主前期要对其开展协商,同时在政策实施阶段也要开展协商工作。此时,协商工作的开展对决策有着咨询作用,同时也为决策提供了治理工作支持以及民主支持,还有对制度的决策有着修补性的作用,这样可以及时弥补在决策中的漏洞,从而可以减少决策的失误性。

(三)民主团结分析。政协主要是由全国、省、市、县组成的组织体系,包括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以及专门委员会等,其中政协协商民主是通过协商和监督以及合作为一体的方式,同时为各级党派人员的团结合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从中发挥民主以及团结合作精神,并为其提供平台以及政治制度支持。

(四)民主监督管理分析。民主的本质是民主监督,在使用中对民主的运用越充分,就说明监督越重要。政协协商主要是通过科学民主的决策,从中运用监督权力的过程,在使用中可以通过民众平等参与以及平等对话的模式,从中充分运用政协组织提升政治影响力以及民众的话语权,从而实现民众对国家权力的使用和监督。

三、新时代如何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人民政协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政协协商会议的规范性和时效性以及创新性,这样可以为政协协商的民主建设书写新的篇章。

(一)中国共产党要加强领导。要加强对政协协商的领导力,主要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协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对其不断进行加强和改进,将基本路线、政治理论和基本方略作为协商工作的主要方针。并从中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织在政协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把党的思想转化为人民政协各级党派以及社会各级人士的共同决策。

(二)明确政协协商中的民主权利。政协人员要明确政协协商的民主工作内容,在工作中要紧扣时代发展潮流,紧追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发展中要不断增强政协协商内容的现代化以及实时性,不仅要做好凝心聚力和建言献策以及服务发展工作,还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同时还要在政协协商期间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战略意识,从中让群众支持和拥护政协协商工作的开展。

(三)建立完善的制度。在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中要不断完善民主制度以及系统规划的布局。例如:在政协协商选题中,要不断从中发挥党委和政府定题的作用,并在政府构建党政任务以迎合政协搭建平台以及部门落实工作中的主要建设。另外,在政协协商工作参与机制中,要及时明确党委政府在政协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并不断扩大政协协商范围。在协商机制中,要不断强化议事规则以及议事程序,这样就可以把政协协商工作与党政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并把政协协商程序应用到党政决策中。

(四)提升“真协商”能力。在政协协商工作中要不断提升“真协商”的能力,同时在使用中要把握时机,提前做好规划,在决策期间要精准切入决策中去。例如:调查研究之风的实行,主要是通过调查来研究协商民主的深度融合,以及对协商民主平台的载体研究,通过研究调研并对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及建议。除此以外,要不断增强政协协商的包容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吸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以此来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化建设,把协商民主文化打造成全社会对政协协商文化的认同以及充分发挥精神价值。

(五)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从中不断发挥人民群众在政协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其余协商机构提供经验分享。在推动政协协商与其余协商机构的使用中,要建立完善的渠道沟通转变制度。例如:协商渠道之间的沟通以及重大综合性问题的分析等等,都可以通过协商渠道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国家治理以及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管理的贯通性。在推动政协协商向民主融合发展中,可以通过对基础政协协商中的“三三制”,也可以说是基层政协之间的平台协商,基础党组织人员和基础政府人员代表各占三分之一,主要是负责议题的确定和研究成果的落实工作;对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以及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占三分之一,主要是提出建议以及行使民主监督权;基层群众代表占三分之一,主要是负责对诉求的传递和参与讨论以及社会监督的权利。在政协协商会议中可以借鉴各个协商渠道的成功案例,以此,推动政协协商民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图1”所示协商民主建设流程图。

图1 协商民主建设流程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发挥政协协商中的民主,需要做好定位设计和加强管理规范,以此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并从中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权利,以此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在学习中博采众长,在发展中守正出新。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协商决策
Multi-Agent协商中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
凝聚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初心与使命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