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分析
2021-01-06张帆
【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认知加工过程是从翻译者的心理活动角度出發研究翻译行为,区别于翻译学界以往从英语语言学或英文作品文学性的角度研究翻译。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对译者认知加工过程的分析,研究影响整个翻译过程的译者心理。从翻译者对英语语言文本的信息获取、储存和加工、输出模式等方面对翻译中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剖析,从而促进翻译人员对英语语言认知和翻译加工过程的掌控力,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关键词】英语翻译;认知加工;译者思维
【作者简介】张帆(1985.1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笔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科学研究计划“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的研究”(项目编号:19JK0308)。
引言
对英语翻译者来说,翻译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信息使用的实践练习来提高自身翻译水平。因此在翻译时如何利用个人感知觉和思维模式对原语言文本进行理解,如何对获取的英语文本进行信息加工和信息转化输出,即译者心理活动对英语翻译整体效果有着巨大影响。翻译是在人类社会中进行的活动,基于英语翻译的社会性,对翻译者的翻译心理和认知过程进行分析是现代英语翻译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英语翻译的信息获取及储存
做英语翻译工作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综合学科素质,因为翻译过程中会借助很多其他学科的原理。同时,英语翻译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又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将英语翻译工作独立成了一项个体活动。在翻译员进行英语翻译时,首先要了解原语言文本,对原语言文本的了解是从认知加工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储存开始的。
1.感知觉对信息认知的影响。基于心理学研究的人类感知觉的认知过程决定了译者在英语翻译中要注重对信息的认识,这种认识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英语翻译工作之初,译者必须具备一些语言文字上的知识,语言文字基础是译者对原文初步认知的开端,通过对字面表达的识别,对翻译文本进行简单梳理和选择。这一过程利用认识加工过程的开始阶段理解原语言文本的字句含义,可以称之为前翻译阶段。在前翻译阶段,译者的翻译认知心理只在感觉、知觉等层面活跃,是进一步理解原文的前提条件。例如在英语的同声传译工作中,译者需要调动听觉、视觉甚至触觉等感知觉的认知行为对语言文本进行加工处理,其中的听、看、说等行为就是译者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及储存阶段的翻译行为体现。
2.“规范”对信息认知的影响。对英语翻译的认知加工分析,将翻译行为看成一项译者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由于译者对翻译文本的认知具有个体独立性,所以不能抛开译者的文化心理背景讨论翻译行为。图里(Gideon Toury)曾经在翻译研究领域提出“规范”(norm)这一概念并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他认为“翻译是规范制约下的行为”,套入英语翻译中的认知加工模式,可以解释为译者在基于自身所在文化圈层下的一种被规定的翻译思维。英语翻译者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生存环境、文化背景和对事物的理解和心理预期,这些主观的个体因素对英语翻译过程的客观描述要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从“规定”的角度研究译者的心理活动对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
二、英语翻译的信息加工和使用
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对原文文本的认知理解、分析内化和重组表达,可以理解为译者心理活动对原文文本和翻译后文本施加影响下的语言转化行为。从语言的加工方法和模式角度分析,是从语言A的解码到语言B的编码过程。
1.翻译意图预设。在英语翻译的信息认知加工过程中,译者在特定的语言能力基础和心理“规定”限制下,对语言A进行解码,即对原文文本的认知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分析,调动感知觉和记忆的语言加工模式,会产生对语言B,即翻译目标文本的意图预设。当然,由于翻译者认知心理的思维相对独立,即便是同一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意图预设。翻译文本在不同的译者心理活动和翻译行为的综合作用下,语言A的理解方向会出现相对偏差,从而造成翻译目标语言B的结果在细节呈现上大相径庭。因此,翻译从规范体系上将认知心理学中科学的信息加工方式,以纵向加工和横向加工的形式运用于不同语言编码和解码程序中,预设翻译意图,有利于发挥翻译行为中“规范”约束的积极作用。
2.译者“惯习”控制。翻译行为和译者心理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基于上文中的“规范”理论,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惯习”(habitus)这一概念。然而在实际英语翻译工作中,译者“惯习”所起的积极作用仍需要被进一步开发应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惯习”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将其认作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对英语翻译工作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在翻译者具体对“惯习”的利用和掌控上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机制。另外,译者对自身“惯习”的了解程度和“惯习”行为背后的社会性本质,在英语翻译工作中体现较为复杂,但是译者在英语翻译工作中仍然要坚持以尽可能的客观认知还原翻译原文的内容。例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这一意象代表着春天的温暖、明朗和生机,有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然而对于西欧的英国人来说,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凛冽的寒风,如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句子:“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其中“east wind”和“东风”在不同语言下所表达的含义完全不一样,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控制认知心理在“惯习”下的翻译行为,结合语言知识对文本的理解和信息加工进行精准处理。
3.翻译“规范”加工。“规范”概念的引入使得翻译工作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尤其对于译者来说,把英语翻译的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翻译现象皆可用“规范”加以解释。在翻译规范下,英语翻译工作过程中的种种翻译现象以及体现在每一个译者心理活动中的“惯习”都受到了诸多影响。前文中提到英语翻译首先要了解原文的含义,基于对译者认知心理的分析,对文本的理解除了要理解字句的含义,更重要的是理解字句以外的含义。英语翻译要基于对原文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字的理解,这种对语言的理解在认知心理下要深入到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译者如何克服“惯习”在翻译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而对翻译“规范”进行系统加工,把语言A通过语言的词法句法分析,字句表面和字句以外的理解,将认知加工过程中获取和储存的语言信息和含义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在语言B的表达中输出语言认知加工结果。
三、不同类型英语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英语翻译从工作种类上可分为笔译、口译和手译。口译和笔译是英语翻译最重要的两类。口译侧重于即时翻译,对译者两种语言的掌握能力和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而笔译侧重于对文字和文化的翻译,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文化背景和具体语境中的深度表达要求较高。不论笔译还是口译工作,在译者对翻译文本进行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处理步骤。
1.笔译认知加工过程。在英语翻译工作领域,越来越多的工作会议场合需要译者进行笔译或视译。认知加工过程下的英语笔译以视觉感知为主要获取信息的手段,通过对所翻译语言文本的视觉追踪,在认知心理的注意伴随下,实现信息的获取。笔译需要译者在翻译文本之前,对原语言文本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的文本材料分析会由于所涉及内容的篇幅和难度对视译员的翻译信息获取效率产生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原语言文本的相对稳定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需要过多地对文本内容的信息获取做选择取舍,可以有效节约翻译所消耗的无用时间成本。在英语视译过程中,译者在认知加工过程的记忆环节需要同时调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和语言编码,随时将当前正在处理的语言片段和原语言文本的整体篇章相统一,使其在一个完整的编码系统中运行。语言编码过程之后的目标语言输出,则要求译者在笔译时逐渐加深对文本的全面透彻的理解,多多关注翻译文本的精准性和文化环境适应性,提高笔译质量。
2.口译认知加工过程。英语口译在实际翻译行为和翻译环境中常常表现为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而从认知信息的获取途径来看,口译员或者同声传译员在多模态话语传递模式下,相应的需要译者调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感官系统来理解语言环境中语言表达的含义。在英语口译学习和工作中,信息获取和储存过程中的信息记忆方式和信息记忆策略对于译者来说至关重要。在翻译场合下,一方面要把载有原文信息的视觉接收资料转化为信息编码源,同时要对翻译场合内的声音提示、语言对话内容等听觉系统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排列整合,并将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接受到的综合信息进行迅速认知理解,并加以处理,在场合内人员配合调度和流程安排的秩序下将获取和储存的信息进行口译工作。在口译行为的最后体现,即目标语言输出时,口译员要兼顾口语表达的完整和流畅以及思维逻辑的清晰,及时监控语言表达在翻译行为下的问题并及时补救表达中的缺漏和失误。
综上所述,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英语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需要译者重视翻译过程中文本信息的获取储存、分析加工和处理输出中的各个环节,利用科学的心理过程构建翻译程序,结合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的特殊性与翻译规范的客观性相结合进行翻译工作。把翻译对象和译者的心理活动研究放入同一维度考量,关注译者的心理活动研究领域,借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译者心理活动在英语翻译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升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进,许庆美.视译认知加工模式研究[J].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2017(2):25-29.
[2]王湘玲,陳罗霞.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3(1):105-108.
[3]孙蕊.翻译思维认知加工过程的剖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3):88-89.
[4]侯林平,郎玥,何元建.语料库辅助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模式:特征与趋势[J].外语研究,2019(6):70-73.
[5]郎玥,侯林平,何元建.多模态输入对同传认知加工路径影响的库助认知研究[J].外国语,2019(2):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