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之初探究与实践

2021-01-06张薇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摘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只有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三全育人”。而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是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举措。本文以笔者参加江苏省教学大赛的设计为例,初步探究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

【关键词】课堂思政;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张薇,江苏无锡人,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前言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提出,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挑战亦是促进,不仅更新了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新方向。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让学生对跨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在学习中形成批判性思维,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是势在必行的举措,高职英语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将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教学设计案例

本人在2020年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英语),以下以本人在初赛和决赛的教学设计为例,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探究与实践。两个教学设计都旨在立足教材,切合学生实际,以“改变自己,拥抱未来”为主题,从“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人生态度”以及“改变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展开,并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拓展延伸,力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提升文化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尽可能将英语课程和思政理念相融合。以下节选部分教学设计内容,进行分析。

教学设计1—— 高职英语第四册 Unit 1 “Could I Change My Life?” (Listening & Speaking)

导入:To the fighters。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人们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砥砺前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习惯渐渐发生了变化。教师通过一段视频,引发学生思考: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任务一:What changes did COVID-19 cause to our lives? 通过视频,找出不同人群因疫情影响,生活发生的改变。

任务二:头脑风暴,结合视频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新冠疫情改变了自己的哪些生活习惯。通过自身经历,谈谈哪些生活习惯不够健康。

任务三:I need to change my unhealthy life. 同是高职生的Michael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扰,到底是什么样的困扰呢?通过听力内容,找出Michael所面临的困扰,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任务四:How to prevent the Coronavirus? 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小到自身出现的健康问题,大到如新冠疫情这样的大面积传播的灾难,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预防新冠病毒呢?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从饮食角度、生活习惯、常规锻炼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给出相关建议。同时,由于新冠疫情的特殊性,学生们还针对新冠疫情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任务五:My ways to prevent the Coronavirus.学生经过课前的资料搜集和课堂中的讨论,对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呈现自己的观点。

在讨论如何预防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分析了新冠肺炎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要预防新冠肺炎,要从根源做起,从保护野生动物做起,从保护生态平衡做起。同时,在遭遇新冠疫情后,要学会用乐观的心态抗击病魔,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应对灾难。面对灾难时,更要学会互帮互助,在共同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做好自己,贡献力量。

课后作业:根据学生的基础,作业进行了难度分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后作业,但所有课后作业的内容均是围绕该课堂教学内容设立的。

设计亮点:本节课的设计主题是“Could I change my life?-”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教学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课程中的常见话题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本人采用和社会热点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对所学有所感悟,在感悟中有所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辩证,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題解决问题,给出有科学依据的建议,是本节课的目的所在。

教学设计2——高职英语第四册Unit 2“The Myths About Relationships”(Reading)

导入:What is “myth”?通过一个小游戏,来预测课文题目中的“myth”一词是什么意思。是否符合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学生通过平时的词汇积累,将myth理解为“神话”“谜”,但显然不符合文章的含义。通过一系列案例,让学生理解,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任务一:Myth or Truth.通过活动环节,针对疫情防控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对错,在活动中发现,有很多生活中我们一直认可的“真理”,恰恰是错误的认知,而生活中也存在很多这样的“流言”。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何作出客观的评价,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待问题要具有批判精神。

任务二:Myths seeking.寻找文中的三个流言,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

任务三:Break the myth.通过小组活动,从文中找到破解流言的方法,并填写任务单。

任务四:Myth about relationships.人际交往是人生的一项重要课题,生活中又有哪些“流言”呢?通过观看一段视频,分析视频中提到的问题。

学生从视频中不难发现,这段视频的前一部分描述的是社会热点问题——医患关系,我们常从各类媒体报道中了解到很多关于医患关系的负面新闻,但是否都如报道所说的那样呢?带着疑问,继续观看第二段视频。这名深陷医患纠纷的医生,在听到疫情爆发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加入了救援队伍,并在疫情奋战第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两段视频,学生讨论他们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并讨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医患关系紧张这一话题。通过视频,学生们深刻地理解了面对“流言”不能偏听偏信,而需要从客观冷静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作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守护每一个人的安全。而对于医患问题中的个案,我们不能将其作为普遍问题来对待,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处理问题时需要冷静分析、客观评价,这样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

课后作业:根据课文所学,完成一篇关于如何正确看待医患关系的议论文。

设计亮点:文章的导入部分,并未按照传统的方式从课文基本结构直接入手,而是从一个词入手,先引起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兴趣,通过中心词,解决非接下来的每一个任务。同时,在课文中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构建全人教育理念

1.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结合社会热点,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设计1中,将课文内容以任务单形式展现,以热点话题导入,而不是传统地完成听说任务。教学设计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整合,以达到任务的最终完成。听说课不完全使用教材,单一完成听说练习,这一点对于学生而言,充满了新鲜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可以说,这样的调整,突破了教材本身,把英语学习更好地生活化了。

在教学设计2中,结合课文主题“人际关系中的流言”和热点话题“医患关系”设置相关的任务,从小处入手,不断深入,通过课文的内容和任务环节,层层分析,找到真知,将人文思想贯彻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创新带来的新鲜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感和达成目标后的成就感。课堂中,教师是“引路石”,是学生的“榜样”,通过这种渗透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成长、发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同时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

2.融入人文理念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1中,最后的任务设计是依靠每个小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学生通过在小任务中寻找答案,再把每个任务中的答案进行分析、整合,最后形成最终任务的答案。虽说是听说任务,但需要学生在补充的听说内容中寻找有效信息并进行记录,同时还需要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选择出符合最终任务的有用信息,再进行整合。

在教学设计2中,着重关注学生对于中心的解读(了解课文标题中心词myth的正确含义)、分析(人际交往中的myth)、解决(找出如何正确应对人际关系中myth的方法)、提升(结合社会热点“医患关系”,进一步深化人际交往的正确方法)。在最后的任务中,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客观评价。

在两个设计中,教师都没有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直接讲授和給予答案,而是通过设计,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自己寻找、发现、探索答案,并在此过程中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批判、修正,最终得到真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3. 加强互助合作,培养团队意识,提高交际能力。教学设计1中,由新冠疫情话题导入,在契合主题的基础上,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无形的思想——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的产生和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沟通合作,共同找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

教学设计2中,学生通过寻找人际关系中的“流言”,并且相互合作破除“流言”,最后找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加深交流,提高了自身的交际能力。

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需要学生通过口语训练来加强交际的能力,而小组合作无疑是加强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课后作业的设置,也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

4.围绕中心,由浅入深进行情感升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教学设计中,对选用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围绕“改变”这一中心话题展开。教学设计1涉及的听说材料主要与生活方法有关,单元的主题是改变生活方式。教学内容由点(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到面(关注社会层面,疫情期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防止疫情扩散),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完善小我、实现大我,从而树立大局观。

教学设计2涉及的阅读内容与人际关系有关,教学导入则从小入手,从词入手,一步步抽丝剥茧完成任务,所谈论的话题从同学之间、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交往入手,破除人际交往的“流言”,找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

高职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应试,这就需要教师将英语语言能力、应试能力的培养转换到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上。一堂设计精美的课,会让学生记忆深刻,也许他们回忆起的不一定是学过的词汇、句式、语法等,更多的或许是这堂课上教师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力量,是对课程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才是更具有深远意义的事。

高职教育,必须将学科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高职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考虑到未来学生就业所需要具备的各项综合能力和素养,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创造力、职业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