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任的视角看国际传播
2021-01-06谢金文
摘要:传播媒介对国际信任的主体、对象和环境都有很大影响,传播媒介本身的可信度、公信力不仅关系到传播的有效性,还影响到人们对有关传者及其管理控制机构、乃至有关国家的信任。国际传播要增进人类意识,弘扬共同价值;增强信实感,提高国际公信力,还要调动全民力量,开展数字公共外交,同时对移动传播趋利避害。
关键词:传播媒介 社会信任 国际传播 国际信任
信任就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有自我信任、朋友信任、组织信任、社会信任,包括国际社会中的信任。对个人、组织机构、民族国家和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信任都是一种重要资本,有助于减少摩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化解矛盾和冲突。
信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堪称国际社会的黏合剂,缺乏国际信任会带来巨大的成本、乃至灾难。国际信任又是更难建立、更容易失去的稀缺、易碎品。
传播媒介既影响信任者、信任对象和信任的社会环境,其本身的可信度、公信力既关系到传播的有效性,又会影响到人们对有关传者及其管理控制机构、乃至有关国家的信任。现在亟需更好地改进和利用传播媒介,提升国际互信。
一、国际信任的影响因素与传播媒介
信任的影响因素有信任者、信任对象、信任环境和传播媒介。其中,信任者是社会信任的主体,他们对信任对象的认同度、友善度、偏见和敌意程度,都直接影响到信任的质量和程度。
国际信任的信任者和信任对象包括个人、组织和机构、国家和地区,他们往往差异较大,了解较少。
不同身份、经历和环境中的信任者,对同样的人和事物会有很不同的信任。与信任对象差异越大,对信任对象了解越少,就越不容易信任。
同时,社会信任往往受到个别人(尤其是公众人物)和事的影响,信任者与信任对象差异越大,了解越少,就越容易受到过度的影响。
从信任对象来看,其被信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值得信任的程度,包括其品质(往往表现为美誉度)、友善度、透明度(有关信息的质和量)。与信任者差异越大,相互越不了解,就越容易产生误解,越需要提高透明度。
国际环境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异同则是根本性、长远性的。其中,有的是本质不同,有的是程度问题。
传播媒介是社会信任的四大因素之一,不仅可影响前三种因素,其本身的状况也直接影响社会信任。
传播媒介通过其信息传递、意见交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既直接影响信任者对信任对象的了解、理解,从而提升信任的质量和程度,又影响信任的对象和社会环境,使对象趋向于值得信任,使环境有利于建立信任关系。
传播媒介延伸了人,也限制了人,会使人的主观世界脱离客观世界。错误的传播会以片面扭曲的反映,产生错觉、误解和敌视。一些新闻媒介的虚假、误导、欺骗,更使社会信任受到直接伤害。我们看到,一些新闻媒介通过瞒和骗,虽然能带来短期、盲目的信任,而当人们发现了真相,这样的信任会转变为更大的不信任,包括对媒体本身的不信任。
同时,“媒介即讯息”,传播媒介本身也对社会信任产生影响。传播媒介的主办主管机构会有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以此影响其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处理,其公信力会有先天不足,需要很好地进行后天调理。传播媒介的质量,尤其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程度,决定了人们对媒介的信任度,进而影响对媒介机构及其主办、主管方的信任度。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传播媒介的公信力还影响到人们对社会系统的信任,尤其是国有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在国际上,则影响到对有关国家的信任。
在国际信任方面,传播媒介的影响还有其特殊问题。
信任者接触本国媒介较多,受其影响较大,而本国媒介的传者对他国的了解较有限,加之本国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考量,于是在反映他国情况时,其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程度会较低,对利益和文化冲突较大的国家更加如此。这就会妨碍信任者建立起了解、理解他国基础上的信任。况且在国际传播中,各国的官方媒体都为自己的宣传需要而进行传播,不仅很难完全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还会故意制造偏见和敌意。
在敌意者或被认为是敌意者的媒介上,即使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内容,也会被认为是编造出来的宣传,起不到应有的沟通作用,形成“敌意媒体效应”。[1]
二、文化差异的影响与传播媒介
缺乏国际信任的原因中,文化差异、沖突是根本性的,最深层的是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以至形成很大的偏见和敌意。信任者、信任对象、社会环境和传播媒介都深受其影响。
全球化虽然消解经济壁垒,却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壁垒并没有多少直接影响,有关的差异、尤其是价值观差异,至今仍严重妨碍着国际信任,进而阻碍全球化进程。
文化冲突是对地球村的破坏,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离散因素。古人的文化冲突用的射程只有几十米远的弓箭,今后的冲突会用射程为几十、几百、几千公里的导弹、原子弹,杀伤力堪比文化、文明的粉碎机。[2]
在当今世界,化解文化差异和冲突的成本最低、成效最高的办法,是发挥传播媒介的交流沟通作用。中国在国际上倡导建设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利于国际互信,也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和获得国际信任。克服障碍,实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需要交流、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传播媒介至关重要,中国新闻媒介更是责无旁贷。
三、信息和传播新技术对信任的影响
数字化、移动传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和传播新技术,带来传播的日益随时随地、随心随意,无限数量和容量、多样和多元,给信息传递、意见交流、宣传教育、舆论监督带来新的条件,从而给社会信任的增强和提升带来新的机遇,然而也带来更大的信息冗余,选择困难,更多的虚假、不良、有害、侵权内容,给造假、愚弄、撒谎、欺骗带来新的便利,给甄别、防范、监管、惩处带来新的难度。例如移动传播带来后真相和意见回音壁,人工智能带来音频和视频的高度仿真,5G、6G时代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广泛应用,会造成新的真假难辨、虚假欺骗、信任流失问题。监管惩处也得随时随地、火眼金睛,甚至跨国越境。
社交媒介是新技术影响的集中体现。它们大大增加了人们交流信息和思想、了解情况和意见的机会,然而其传者鱼龙混杂,内容真假难辨,且许多内容只是零星片段的,并不能反映全面和整体。人们往往无所适从、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种被相信的内容可能与事实相距甚远,在跨国传播中又难以得到及时纠正。一些情绪化、极端化的言论广泛流传,还会被认为代表了其所在的人群,造成群体性误解和冲突,对国际信任也造成负面影响。
四、国际传播要增进人类意识,弘扬共同价值,反映互助互益
针对上述问题,需从提升国际信任的视角改进传播及其媒介。传播内容上,首先要增进人类意识,弘扬共同价值,反映互助互益。最强的信任是在家人之间。面对大自然,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共同的家园。人类要构建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从不同角度推动文化融合的发展、巩固和壮大。[3]
传播媒介要积极增进人类意识,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反映事实,判断是非,超越民族主义。应呼吁全世界联合起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为此,传播媒介要积极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帮助国际社会从价值观到实际利益都求同存异、乃至化异。
在现代社会、现代世界,人与人、国与国的相互关联依存度很高,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一种倡导,也是一个现实。新冠病毒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现实,更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一系列共同价值;事实上,国际社会中不仅有差异、冲突,也有许多互助互益。传播媒介要更多地反映这些事实,传播这些价值,创造求同存异、相互信任的条件。
五、国际传播要增强信实感,提高公信力,破除“敌意媒体”魔咒
国际传播面向不太了解自己的对象,国际新闻传播的是事实性信息,要注重信实感,避免弄巧成拙。
新闻的信息本质和告知作用,决定了新闻必须让人感到确凿可靠。人们关注新闻,主要是为了获得信息。新闻的各种作用都与其告知作用相关。即使是用新闻做宣传,也要用事实说话,让人们信而服。缺乏告知作用的新闻报道也会产生作用,但那不是新闻的作用,而是重复、广告、故事等等的作用。
因而新闻要避免主观色彩,令人感到可靠可信,值得关注,要注重准确具体、简练清晰、朴实易懂。
新闻也要鲜明生动,但只能以鲜活、有力的语言和传神的描述,而不能通过堆砌辞藻、妙笔生花,做出夸大和过分修饰,妨碍准确性和信实感。
文学修辞手法可使形象鲜明生动,但过度使用也容易使新闻变虚,水分过多,甚至变假,不够准确。这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环境的了解,也影响我们新闻传播的公信力。过度追求报道的文学性还使新闻传播容易被“创作”出来的假新闻趁虚而入。[4]
信实感则有助于增强传播媒介的公信力——赢得受众信赖的品质与能力。而媒介公信力既影响媒介的传播效果,进而关乎媒介的传播力、影响力,又影响人们对媒介的信任,进而关乎对媒介的有关主办主管机构的信任、乃至对有关国家的信任。需以高度的专业精神和新闻传播水准,树立起可靠、可敬的媒介形象。真话可以不说,假话一定不能说。并且去除宣传化、情绪化,无实际效果、徒增敌意的话不说。这也有助于破除上述“敌意媒体效应”。
六、国际传播要调动民间力量,并用好移动传播
国际传播需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内容,化解虚假、片面、错误信息和观点的影响。包括通过各种民间人士和媒介。一般而言,民间的交往、传播较容易得到信任,不易被视作有敌意。
我国的对外传播,比以往更需要利用民间力量。拥有《今日头条》和《抖音视频》的字节跳动公司,在境外就有上百个分支机构。
我国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栏目《中国新闻》的系列报道《20年巨变》中,有一集为《上海外滩公园的“情人墙”悄悄消逝》,反映的是20年前,由于住房紧张和活动场所少,外滩的黄浦江围墙前成了谈恋爱的极好去处。夜幕一降临,那儿就聚满了一对对谈恋爱的,以至于很拥挤。尤其是在墙边,甚至有大龄青年的弟弟妹妹提前去占位。20年后,这一景观不见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海市区比过去扩大了几倍,公园和绿地增多了,年轻人又有了许多新的活动场所,如咖啡屋、歌舞厅、保龄球馆等等。两三分钟的节目讲述了中国人生活变化的一个生动故事,不添一词却实实在在地宣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移动传播给全民参与国际传播提供了很大便利,现在的数字公共外交(Digital Public Diplomacy,非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如政府机构、企业、民间组织或个人,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以外国公众为主要对象的对外传播活动。[5])主要就是通过移动传播。
然而同时,移动传播的碎片化和传者多样复杂,伴随移动传播而来的后真相、意见回音壁、群体极化等问题,也对国际信任有不小的负面影响,各国都应有所认识和防范。要让人们知道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和对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很高要求,并注意有理、有利、有节,多帮忙,不添乱。
为此,我们面向境内的国际新闻也要提供真实准确、充分全面的信息,让全民能进行更为切实有效的对外传播,避免片面盲目。
尽管新技术已经使图片和音视频造假很容易,与文字传播相比,人们仍然更相信看到听到的。移动终端的图片和音视频传播既更能被相信,又更能跨越国境。
青年人是移动传播最活跃的用户。1995—2010年出生的年轻人还被称作“移动互联网原生代”,2019年在全球共有24亿人,占人口的32%,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提出,他们的国际观是未来影响世界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彭振刚《“Z世代”国际传播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2021-08)。这正是现在中学生至硕士生的年龄,是世界的未来。青年人对境外的亲身直接了解较少,现在又很少接触传统新闻媒体,对境外的了解,已主要通过移动终端,国际传播也要注意采用适合于他们的渠道、內容和形式,如视频网站、生活场景、网络语言。
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收获了超过1400万粉丝,单集视频浏览量经常破千万次。她制作的视频有两个显著特点:“造境”和“共情”。“造境”是指中国文化的许多特点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得到展现,不仅有中华文化的田园诗意,更有蕴藏在山水之间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其视频情节取景自然,讲述的方式平易近人,也没有多余的修饰,不管受众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总能从中找寻到自己的内心向往,繁忙工作之余,谁不期待有“诗和远方”。“共情”,也就是中西方文化中的共同情感,是我们在传播中华文化时最需要思考的话题,而美食美景是最容易找寻到的共同情感。除了李子柒,阿木爷爷、菜地高铁小哥等博主也通过短视频从不同视角展现了中国元素。这些短视频收到了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乌尔都语、斯瓦西里语等多语种的评论和留言,可以看出那些短视频让许多外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增加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认识。即使是有关的讨论、争论,最终也能因交流而增加相互了解。[6]而了解认识正是信任的重要基础。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媒介体制与社会信任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9ZDA326
注 释:
[1]“敌意媒体效应”(Hostile Media Effect),指的是有些受众认为有的媒体总是对自己一方有敌意,即使媒体已经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尽可能客观、中立,仍被认为存在偏见,利于对方而不利于己方。
[2][3]邓伟志.论文化交融[J]. 学术界, 2021(1).
[4]谢金文. 新闻需增强信实感,慎对文学化[J]. 新闻界, 2006(5).
[5]史安斌, 张耀钟. 数字化公共外交:理念、实践与策略的演进[J]. 青年记者, 2020(3).
[6]黄日涵. 短视频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 世界知识,2021(14).
谢金文:复旦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特聘新闻与传播学科评估专家。主要研究新闻传播和媒介,著作有《新闻传播新探》《新闻学三维新论》《新闻媒介与社会》《新闻学导论》《中外新闻传播史纲要》《中国传媒产业概论》《新闻与传播通论》《新闻·传媒·传媒素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