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相关影响研究

2021-01-06凌方姿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急救护理急性脑梗死

凌方姿

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急性脑梗死病患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救效果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依据为护理方法,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40)给予急诊护理流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效果显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病患急救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腦梗死高发,病情进展快,如果未能及时为患者开展对症治疗,则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的同时,也会明显降低生存质量。对于急性脑梗死急诊抢救而言,做好护理干预配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帮助。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病患,分析构建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势,具体内容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急性脑梗死病患作为观察样本,所选患者均依从性良好,纳入标准[1]:(1)诊断明确;(2)无治疗禁忌;(3)凝血机制正常;(4)符合溶栓治疗标准。将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研究组纳入40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9-74岁,均值(62.79±3.56)岁。另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0-76岁,均值(62.45±3.60)岁。两组患者无中途退出状况,排除合并全身性严重感染症状、严重器质性病变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可对比分析,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结合患者实际需要,护士为其做好各项护理配合,满足患者就诊实际需要。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模式,操作如下:

(1)快速分诊:患者到达医院后,护士结合患者病情及症状表现,做好分诊工作。对于呼吸不顺畅的患者,及时插入氧气管,这期间给予患者进行输液,病情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痉挛、无意识等状况的患者,及时采取人工心肺复苏功能,观察患者生命指标,同时协助医生救治的相关工作。

(2)病情观察:护士密切观察患者体征指标,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分析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护士配合主治医生及护士长进行相关的治疗,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发现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发生明显异常,则及时给予对症处理。询问患者家属患者的病史、发病原因等。及时的跟院内沟通,保持联系,提前为抢救做好准备,争分夺秒的为患者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3)对症治疗:确诊病情后,及时开展对症治疗,护士为患者做好抗凝治疗,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抗血小板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同时根据病情,给予其他支持性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做好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药物剂量控制在100-150万U,与0.9氯化钠溶液注射液(250ml)充分混合后,予以静脉滴注。溶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护士做好对应护理干预,降低合并症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由家属代为完成,包括护士护理操作、指导、宣教等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2]。

1.4数据统计

数据分析利用SPSS26.0软件,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n(%)】,P<0.05说明两组差异较为明显。

2.结果

2.1急诊抢救时间对比

研究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达到(94.25±3.47)分,对照组为(82.36±4.58)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10.237,P=0.000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需要及时为患者开展对症治疗,以免患者病情持续进展而出现不良后果。临床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法,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很多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仍然会出现神经及认知功能障碍,对总体预后造成一定影响。对于急诊患者而言,做好急诊枪击护理,是抢救患者、延续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救治方案,加强对生命的保障,降低护理与医疗方面的隐患。大多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紧急,一旦出现管理疏忽,就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急诊护理流程关注患者分诊、转诊及抢救,注重急诊急救工作全过程管理,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旨在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预后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与文献[4]报道内容一致,证实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流程模式效果明显,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病患急救效果,建议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帅.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2):89-90.

[2]张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0):57-58.

[3]曹蕊.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254-255.

[4]张红艳.基于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0,20(07):78-79.

猜你喜欢

急救护理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