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融合教育人才培养高地
2021-01-06鄢志勇杨万军李慕绚
鄢志勇 杨万军 李慕绚
【编者按】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特殊教育专业群是教育部立项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116年师范教育办学历史中,学校始终坚持扎根基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办学宗旨,坚持发挥特殊教育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坚持服务特殊儿童发展,助推教育公平,形成了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教研用创“五位一体”合力助残的工作机制,以及“普特融合、育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贡献了襄职智慧。本期开始,《湖北教育》聚焦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融合教育”的探索之路,解码这所“双高”院校的办学特色。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襄阳职院”)以国家骨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为示范,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英语教育为支撑,组建特殊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实施“普特融合、育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与分类分层教学,致力于培养具有融合教育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满足幼儿园、小学与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需要;依托特殊教育专业办学优势,研制融合教育系列标准,开发融合教育系列教材,开展幼儿园、小学在职教师融合教育技能培训,促进师范生“课程双修、技能双练、岗位双任”,引领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政策落地,填补融合教育空白,助力残疾人教育公平落地落实。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殷切希望,襄阳职院推进融合教育责无旁贷
《湖北教育》:刘院长您好,襄阳职院师范教育有着悠久历史和显著成绩,培养了大量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的优秀毕业生。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实至名归。请您简要介绍有关情况。
刘红新:学校师范教育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5年创建的襄阳府师范学堂。特殊教育专业创办于1989年,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建设项目和湖北省最早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为本地基础教育培养了上万名高素质教师。目前,湖北省82所特殊教育学校中,有53名校长、1769名教师是我校毕业生,占全省特殊教育教师总数的76.34%;襄阳市1027所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中,85.12%是我校毕业生。
2012年,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被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立项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专项,项目建设资金7350余万元;2016年,被立项为“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学校主持建设的“特殊教育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部验收。2019年,学校被立项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学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所取得的些许成绩。
《湖北教育》:我们注意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方高职院校探索融合教育的并不多见,可想而知,推进融合教育并非易事。襄阳职院率先探索、勇于创新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刘红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未来,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融合教育将逐渐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
襄阳职院是特殊教育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主持院校、全国特殊教育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群作为教育部立项建设的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我们整合各类平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示范引领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政策落地。
“双高”建设启动以来,学校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融合教育实训中心。2021年5月,又成立融合教育学院,建设智慧康复产教融合基地,我们致力打造全国融合教育人才培养培训的高地。这既是党和政府对襄阳职院的重托,也凝聚着社会的殷切希望。我们责无旁贷。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湖北教育》:襄陽职院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面,最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哪里?
刘红新: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一切教育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人才的培养。总的来说,学校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面,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创新了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学校构建了特殊教育高水平专业群,促进师范专业集群发展。按照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要求,我们整合了各专业办学优势资源,以国家骨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为龙头,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英语教育等专业为支撑,组建特殊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并按照随班就读政策新要求,在专业群构建了“基层共享、中层分设、拓展互选”模块化课程体系,围绕融合教育打造专业群特色,促进师范专业集群发展。
其次,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医教协同、康教结合、智慧康复”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按照先用医学的手段去发现、筛选、甄别特殊儿童,再借助“互联网+”技术,采取“教育+康复”的手段去帮助特殊儿童康复的工作流程,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采取智慧康复方式助力特殊儿童早日康复。
第三,适应随班就读政策要求,创新“普特融合、育训一体”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等专业开展订单培养,实施“普特融合、育训一体”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普通师范教育专业加入融合教育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相关的课程与项目,要求学生“普特课程双学、技能双练、岗位双任”,具备首岗能顶上、多岗可迁移、发展可持续的本领。
第四,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实施分类分层教育模式。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五育并举、德技并修,针对高职生源结构多样化现状,按照“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学生教育与发展目标,实施分类分层教育,服务学生个性发展。一是组织技能拔尖班、创客实践班、非遗传承班、专业辅修班和专升本精英班等分类培养形式,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方案;二是探索弹性学习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学分银行,实施学分积累、认定与转换,服务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发展和多样成才;三是在小学教育专业实施“2+3”多岗教学训练模式,即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3门主科中任选2门,在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创客教育等若干小科目中任选3科,构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需要,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着眼特色办学,构建普特融合的课程体系
《湖北教育》:作为国家高水平职业院校,襄阳职院的师范教育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红新:一是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学院立足高素质的融合教育教师培养,主动适应国家融合教育发展新形势,对接基础教育普惠普及学前教育和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的人才需求,在集聚全国特殊教育集团的优质资源的同时,注重借鉴、汲取国际融合教育教师培养经验和成果,如与芬兰罗纬职业技术学院等境外高校开展了融合教育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
二是具有前瞻性眼光。我们在所有师范类专业均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如融合教育导论、特殊儿童检测、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特殊教育理论等,以培养师范生特殊教育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为满足未来更大规模的随班就读教学做好人才储备。与此同时,我们面向区域内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在职教师提供融合教育在职培训,培养其融合教育素养、知识与能力,满足学前及小学阶段随班就读师资培养和资源教师培养的需要。
三是“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共同研发融合教育系列标准。我们依托全国特殊教育职教集团、各级残联和残疾人康复机构,联手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专家指导团队,构建“政—校—企—行”四方合作机制,牵头研制了融合教育教师教学标准,《融合教育导论》《个别化教育计划》等融合教育专业课程标准。此外,根据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的工作需要,服务学前、小学教师岗位发展,研发了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小学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校地合作开展学前、小学在岗教师融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升学前与小学在职教师融合教育教学能力。
突出比较优势,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湖北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强调实践育人是新时代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全力推动新时代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学院是如何推进落实实践育人的呢?
刘红新:我们一贯坚持以实践取向培养教师,促进教师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在对学生的培养中,体现教育改革发展对未来教师的新要求,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为此,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构建了“一践行、三學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采取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递进贯通,涵盖师德体验、特殊儿童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教学活动方案制定、班级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内容,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流程,使残疾学生尽可能地融入融合教育课堂中。
《湖北教育》:在确保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学院做了哪些探索和创新?
刘红新:首先,我们非常注重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强大功能。我们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手段,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了拓展和丰富。依托国家级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3.5万余个儿童康复、问题行为干预、自闭症儿童教育等信息化教学资源。
其次,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为路径,提升融合教育教学效果。我们组建了由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省特殊教育中心专家、特校和康复机构骨干教师构成的线上“1+N”教学团队,形成了“职教云+”混合教学模式,带动同类院校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以学分制改革为动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配合国家学分银行建设计划,学校积极探索完善学分制改革,努力推进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修学分、跨校学习互认学分、学生竞赛拓展冲抵学分等学习方式变革,以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动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形成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型校园。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