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驱者与后来人

2021-01-06陈思肖芃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名堂先驱者董必武

陈思 肖芃

1920年,山河破碎,血雨腥风。

一位清末穷秀才,立志要担负起 “教育救国”的历史重担,他就是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武汉中学的创始人。

开办学校,每位校董需凑足20元经费。可就这区区20元,却难倒了一介书生。数九寒天,董必武毫不犹豫地当掉了身上唯一保暖的皮袍。一时间,“沽衣办学”的故事,在武昌城传为佳话,也坚定了大家齐心办学的决心。

三间陋室、一间办公室和一个风雨操场,就是学校当年的全部家当。

无数爱国青年慕名求学,有从黄安、麻城、大悟来的,甚至还有湖南省和河南省的学生。

学校向何处去,办学宗旨是什么?董必武说:“我写了一副对联,上联:金石长不朽,下联:丹青本无双;横批:朴诚勇毅。希望我们培养出来的每一位学生都有這些可贵的品质!”

就这样,“朴诚勇毅”这四个大字,成为学校的校训,百年未变,赓续至今。

董必武走上三尺讲台,担任两个班的国文课老师,陈潭秋、李汉俊等革命先行者纷纷响应加盟,李大钊、恽代英等中共早期领导人也受邀前来讲学。一时间,学校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传播革命火种的先锋。

学校的油印机以它那独有的油墨芬芳和吱吱呀呀的工作节奏,给当年武汉中学的学子们带来了革命的曙光。

这是一台闪耀着思想智慧的油印机。它印刷了湖北最早的政治读本《政治问答》,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真理。

这是一台映射着革命光焰的油印机。它点燃了黄麻起义烽火,起义大军的十位领导人中,就有五位来自武汉中学。

这是一台浸润着民族血性的油印机。它召唤着三位中共一大代表,从武汉中学走进了南湖红船。

他们,是满怀一腔热血的“先驱者”。

1965年,在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省市区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武汉中学在原址复建,校门改向了粮道街。

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在武汉接见学校的部分教师时,勉励大家:“武汉中学应该在湖北教育界,甚至全国的教育界干出一些名堂来。”

正是这句“干出一些名堂来”的嘱托,引来了武汉中学无数的后来人,蒋自立说:“我想在这里扎下根来,把董老的思想进一步办出名堂来,我这一生就足了。”

当年,踌躇满志的蒋老师,的确干出了“名堂”。他创新了值周班长制,学校人格教育的“三校四制”由此诞生。

2020年,武汉中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的称号,杨定成校长代表学校到北京领奖,受到习总书记的接见。

从1985年起,每一位新生都必须跨过这扇武汉中学的老校门,接受特别的入学洗礼——“开学第一课”,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36年。

语文课上,阅读红色经典;历史课上,深挖校史传承;思政课上,感悟先烈精神;地理课上,融入领土和主权内容,让红色文化走进课程、课堂,入脑、入心,是武汉中学“后来人”的无上荣光。

2020年高考期间,学校特殊考生关淑婧雨中坐着轮椅赶考的样子,曾经感动了不少人。身患脆骨病的她,从有记忆开始,就坐在轮椅上。关淑婧同学动情地说,在武汉中学,遇到了她最喜欢的陈碧玉老师。因为碧玉姐姐会在她遇到困难时,给她讲董老“沽衣办学”的坚毅故事;会在她迷失目标时,带她看学校烈士校友的照片,感受朴实与忠诚的信仰。有写下十万字班主任日记的马承宪老师,有愿做学生冬日里暖阳的宋春燕老师,还有为家长和学生24小时不关机的杨静老师,等等……

他们不愧为武汉中学虔诚而称职的“后来人”!

古朴年久的校门,斑驳陆离,庄严肃穆。它用无声的语言,向世人讲述那些个传奇:先驱者,用一腔热血,铸就了一个红色的武汉中学;后来人,坚守办学初心,再塑一个腾飞的武汉中学。

猜你喜欢

名堂先驱者董必武
祛魅与启蒙:蒙古国现代化先驱者笔下的寺院医学——以达·纳楚克道尔吉为例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同轴单元的先驱者 Tannoy(天朗)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董必武清廉为政
先驱者10号的壮举
magmode名堂杭州嘉里中心店
立体的杂志,活着的店铺
——magmode名堂
“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 “扶贫功臣”史军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