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麻醉学见习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2021-01-06岑燕遗陈德坚蓝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8期
关键词:麻醉学留学生医学

岑燕遗,陈德坚,蓝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12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为扩大留学生规模,满足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使用英语授课的医学教育的需求,相继开设了用英语全程授课的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受到了一些国家和来华留学生的欢迎和好评。教育部于2007年7月印发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要求自2007-2008学年度起,对基本符合规定的高等学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的招生实施计划管理,每年公布其招生计划。纳入2007-2008学年度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的高等学校名单的医学院校共计30所,计划招生数共2095名,而在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4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2021学年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名单及招生计划的通知》中,纳入招生计划的高校增加到了45所,总招生计划人数增长到3058名。在此形势下,有必要分析、正视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改进措施和对策。

笔者所在的科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连续数年承担了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麻醉学临床见习教学任务。在见习带教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对策。

1 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麻醉学见习教学中的问题

1.1 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所致问题

本校的外国留学生大多数来自非洲和南亚国家如坦桑尼亚、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少数来自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和中国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总体而言,不少国家的文化里有热情奔放、不受约束的特点,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麻醉见习的场所是麻醉科和手术室,临床特点决定了这两个科室对身处其中的人员有着装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例如,手术操作的无菌原则要求手术室内人员不能随意在不同的手术间里随意走动,也不能佩戴可能影响无菌环境的首饰,但留学生在参观临床操作的过程中凭自己喜好在不同的手术间随意走动参观的情况并非鲜见,也曾有印度留学生佩戴硕大的金耳环进入手术室,这些情况均对临床安全造成了隐患。

1.2 英语语言能力不足所致的沟通、交流障碍问题

带教教师和留学生均存在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问题。坦桑尼亚、印度等国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来自这些国家的留学生通常英语语言能力较强,但来自其他一些国家如尼泊尔、日本和韩国等国的留学生则英语语言能力往往有所欠缺。

和留学生相比,带教教师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问题更明显,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带教教师,英语口头表达要达到语法无误,流畅沟通,很不容易。第二,尽管带教教师都具有本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但在其本科医学教育阶段,接受的几乎全部是汉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几乎全部是用中文编写,这使得他们习惯于使用中文思考临床和医学问题,医学专业英语词汇量也非常匮乏。试举一例,气管插管所用的“牙垫”,其对应的正确英文表达是bite block,但笔者曾经就此询问过数十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医师,知道正确表达的仅有5名医师。教师英语语言能力不足,必然导致带教过程中描述临床现象、临床操作时词不达意,信息传递不流畅、准确性欠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极端的例子是,部分带教教师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不足以描述临床过程,因此缄口不言,仅仅让留学生观看无讲解的临床操作,因此造成留学生误会带教教师对自己态度冷漠且教学态度不积极,这又可能会进一步打击留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其学习热情和参与麻醉学见习的意愿降低。

2 改善留学生麻醉学见习教学问题的体会和建议

有文献[1]将语言能力列为决定小组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使人得以表达感情,分享思想,并传递观点和意见[2,3]。在学习活动依赖于信息分享的场合,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语言可能成为人际互动和理解学术信息的障碍[4]。还有一些研究[5,6]提示,用非母语语言教学时,可能出现学生避免主动参与学习。我们在留学生见习带教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也证实了这些研究结果。因此,有必要重视留学生医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双方语言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探讨合理、可行的改进、解决措施。笔者在此文中试述一些体会和建议。

2.1 努力克服跨文化交流的困难

跨文化交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个体在身处某一特定语境下认识彼此之间差异和相似性的过程,就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临床见习教学而言,即克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有效传递、交流医学信息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通过阅读、网络搜索等手段加深对留学生祖国文化特点的了解,并通过换位思考了解留学生在异国学习的感受和所思所想。笔者通过网络学习了解了一些我国和坦桑尼亚的合作(例如坦赞铁路),借此背景知识在带教课后与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交谈,在增进彼此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再向其耐心解释手术室的临床环境特点要求必须遵守手术室内纪律,目的在于维护无菌原则和临床安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简而言之,带教教师与来华留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如何克服交流困难仍然有章可循,也有改善空间。关于如何克服与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困难,笔者有如下体会和建议:①适当放慢语速。在大多数场合,针对留学生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而英语并非中国教师的母语,也不是来自尼泊尔、日本和韩国等国学生的母语。因此,为了有效交流和传递信息,有时需要放弃正常语速,语速快慢以能清楚表达且发音相对准确、可识别为度。②提问时使用“分割语句”。“分割语句”只针对一个要素提问,避免同时对两个要素提问。例如,避免使用双重结构的句子如“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about arterial catheterization or can we move on to tracheal intubation?”,比较适合的提问方式是“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about arterial catheterization?”或“Can we move on to tracheal intubation?”,因为,在跨文化交流场合,被问者可能仅能理解第一或者最多第二个问题。③尽量避免反义疑问句(negative questions)。对于非英语国家人员(包括教师和非英语国家留学生),反义疑问句一直是语法难点,往往容易造成理解困难,最终导致交流效率降低。④交替发言。交替发言即每次说话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在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后,聆听对方表达和反馈。⑤总是检查自己是否表达清楚、倾听对方反馈,总结表达过的意思,确认留学生是否理解,这些对于提高交流效率、改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⑥有时使用书写替代口头表达。在描述一些医学机制时,书写比口头表达更能让留学生精确理解。⑦时刻牢记交流礼仪。许多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交流礼仪,因此,带教教师有必要对留学生祖国的文化、礼仪有基本的了解,并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合乎交流礼仪的尊重态度。笔者在学生时期以及成为留学生带教教师后,通过与非洲留学生的交流了解到曾经的西方国家殖民统治对留学生祖国人民的自尊心造成了伤害,有鉴于此,带教教师对留学生,尤其是来自经济相对落后国家者,必须表现出必要的尊重,教学和交流合乎礼仪。

2.2 增强带教教师的英语能力

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但可以通过一些举措逐渐实现。第一,教育部印发的《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有很好的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根据此规定,学校应建立严格的教师队伍资格审查和师资培养遴选制度,对授课教师必须在上岗前就授课能力、英语水平和留学生政策水平进行培训,合格者上岗,并为教师的进修深造创造条件;其次,毋庸讳言,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带教教师而言,用英语流畅沟通和带教难度确实不低,但仍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增强其英语带教能力。带教教师可以通过医学英文术语学(medical termiology)的学习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通过语用学(pragmatics)知识的学习了解如何选择适合教学情境的语句,业余时间以教学为目标导向熟读本专业的经典英文教材和参考书如Textbook of Anaesthesia和Handbook of Clinical Anesthesia,这些教材和参考书对麻醉学基本操作和现象有很清晰、有条理的表述,熟读、借鉴后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对提高英语带教水平大有裨益;最后,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优秀教学视频提高自己的医学英语表达能力。例如,笔者曾经在向留学生讲解动脉穿刺置管操作前,反复观看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官方网站的教学视频,习得不少有用的表达法,教学效果得到了留学生的好评。

2.3 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

互联网上有很多优秀的英文医学教学材料,其中很多材料的载体是短视频和动画。较之文字材料的系统和严谨,这些多媒体材料的优势在于更直观、生动,有助于理解复杂的医学现象和过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掌上智能设备的普及,也使得随时随地利用这些多媒体材料辅助教学成为可能。笔者在留学生的麻醉学见习带教过程中,发现仅仅凭借文字和口头表达,难以将某些临床操作如气管插管和深静脉穿刺置管描述清楚,此时使用掌上智能设备播放免费的医学短视频和动画,即可有效帮助留学生理解,可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有必要重视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麻醉学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麻醉学留学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