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心内科病房管理及防控措施

2021-01-06李倩史秀山牛晋艳张瑾钰赵晓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8期
关键词:病区病房医护人员

李倩,史秀山,牛晋艳,张瑾钰,赵晓晓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0 引言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球,新冠肺炎早期症状不典型难以辨别,人群普遍易感且人际间传播且传染性极强[1,2]。截至2020年12月18日,约有7900万人感染了SARS-CoV-2,分布在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约为170万[3]。医院是人群密集场所,人流量大,病区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疏漏。如果不建立有效的管理及防控措施,很容易引起院内暴发流行[4]。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仍有聚集性病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5],为了确保就诊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本文将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及防控措施进行如下综述。

1 人员管理

1.1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为了科学平衡科室护理工作与应对疫情紧急任务的人员需求,科室成立了防控疫情应急小分队,共5人,由一名主任医师担任组长,主管护师当任副组长,3名组员专门负责护理工作。当病房出现疑似患者,立即采取二级防护并启用防控疫情应急小分队人员专门看护患者;当解除可疑时,小分队人员回到原岗位继续工作。这样最大程度确保护理人力资源的高效调度运转、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6]。由于疫情防控成为一种常态化,普通病区和重症监护室科学合理安排护理班次,科室要根据病房患者总数和护理工作量动态调整科室的护理人力数量与配置,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1.2 患者管理

新入院患者的排查尤为重要,针对门诊普通患者,由门诊医师详细询问病史、接触史、旅居史、主诉症状(是否伴有发热、腹泻、咳嗽等);是否来自高风险地区,查看健康码、行程码,进行核酸检测,患者持入院证和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到住院服务中心办理入院手续。急危重症患者统一到急诊科就诊,进行核酸采样后,各科室医师会诊后持核酸报告,由急诊医护送至急危重症病房,需要行紧急手术的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安排到病区的缓冲隔离病房,待核酸结果阴性倒至普通病区。

1.3 医护人员管理

科室要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要求,落实院感防控各项措施。科室要动态关注国内外疫情,尤其了解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进行重点防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COVID-19病毒特点、传播途径、个人防护等知识。科室配备齐全符合国家要求的防护用品,加强医护防护意识,指导医护人员正确配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穿脱隔离衣等,进行规范操作示教。学习方式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培训方式[7],强化知识培训及督导、考核。所有医护人员根据操作风险高低,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品,并落实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每日体温监测、区域管理等相关规定,每周上报健康状况日报表。

1.4 陪侍人的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存在医院或家庭人际间传播[8],医院各个住院楼开通单通道出入口,关闭多余楼门,设立专职医护人员和保安人员,严格把控出入人员,控制探视人员。普通病房设立门禁岗,查看陪侍卡、行程码、健康码、测体温等措施才能进入病房,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普通患者取消探视,对病情特殊需要陪伴的患者,原则上一床一陪,由医师做完流调表,门禁班护士予以发放陪伴证。陪侍证需注明有效期限及陪伴天数,当患者出院或过期要及时收回。护士开具陪护出入证时为家属强调陪侍证和身份证号码后六位相符方能进出所在病区的住院楼和相关检查科室。向患者及家属宣教一人一陪的重要性,陪护家属要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如陪护家属及家中同居的其他人员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及时至发热门诊就诊。急危重症患者需要陪侍人轮流照顾时,可根据要求另可开具1张陪护出入证[9]。两周内来自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者谢绝陪侍,对所有探视陪伴人员进行健康宣教,进入院区均需佩戴口罩,每日测量体温,了解有无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建立每日陪侍人员登记表,记录其每日体温、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谢绝其他非陪护家属前来探视,鼓励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其他家属沟通做好探视宣1.5保洁人员的管理[10]。

保洁员应固定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督促做好环境物品的清洁与消毒,进行健康监测并记录。定期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对于患者出院后床单元的终末消毒要进行检查,保证消毒效果。

2 病区管理

2.1 普通物体仪器管理

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11],加强病室通风换气,每日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2次。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12]。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再消毒。地面、墙壁、床头柜、桌椅等病房物品表面每日以1∶1000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13]。监护仪、除颤仪及移动护理车等科室仪器设备使用后每日立即用75%酒精擦拭,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针对常用的污染物品,做到用后及时消毒。

2.2 患者用品的消毒

物品应专人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其用过的床单、被罩、衣服等,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封闭存放,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消毒处理[14]。垃圾严格分类放置、及时处理,患者离开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 出现疑似病例的管理应急隔离病房设置

科室病区末端预留设置一间过渡隔离病房,以应对突发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者有明显呼吸道症状,或者其他疑似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情况,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救治患者时,必须正确佩戴及处理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15]。病区管理要求:①隔离病房设置在病区末端,单间病房内有对外通风的窗户和独立卫生间;②病室内张贴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标识,配备专用听诊器、体温计、吸引装置、血压计、用氧装置及消毒物品,如速效手消毒液、喷壶(内有含氯消毒液)、75%的乙醇溶液等;③院内疫情专家组对疑似患者进行会诊、评估和完善相关检查后,如不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则将患者按医院疫情防控要求转移至隔离病区治疗;经会诊排除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解除隔离;④患者转走后对单间隔离病房按医院感染要求进行消毒;⑤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医护人员、保洁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后续检查及隔离。

4 患者健康宣教

疫情常态化住院期间,每位责任护士除了对患者的日常健康宣教,床头张贴二维码健康科普视频,患者可以扫码获取健康教育知识。针对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患者,床旁发放自制的简单易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图文并茂的宣传册,每日下午进行广播,使其了解手卫生、防护知识、咳嗽礼仪,使用后的棉签和医疗垃圾、口罩处理与生活垃圾的分类等内容[9]。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要在楼道聚集聊天、互相串病房等,以防交叉感染。如果出现咳嗽、发热等不适,第一时间告诉医护人员。护士还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问题,积极疏导和心理安慰,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出院。

5 小结

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播方法多样化且传播速度快。现有研究表明,SARS-CoV-2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16]。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成为新的散发疫情暴发的源头[17]。新冠病毒从发现到现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但其季节反复性尤其是冬季,更加由于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仍然警示医护人员不能掉以轻心。目前虽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但就全球来讲,疫情仍在许多国家肆虐,面对本地散发病例出现及境外输入性病例的输入。所以,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医疗诊治和巩固抗役成果的同时,两手都要抓,严格按照国家制订的感染防控要求和我院疫情常态化的防控工作总则,在保证正常医疗服务前提下,采取精细化管理策略[18],优化病房管理流程[19],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科室的病房管理和疫情防控,通过一系列的管控措施,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未受到疫情影响,医、护、患、陪护、家属相互之间未发生交叉感染,为综合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病房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病区病房医护人员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