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的实践探索*——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2021-01-06王彦君

图书馆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辽宁省精准图书馆

王彦君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7]

1 公共文化精准服务的意义

1.1 精准服务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2013 年,党的十八大拉开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序幕。2017 年,党的十九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部署精准脱贫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 年,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打好收官战,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让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成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文化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扶贫的传统做法主要是从经济和物质上帮扶,在新时代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既要从经济上着手,更要加强智力扶持,要扶文化、扶智力、扶精神,从而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法律政策方面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系列指导性、支持性政策,包括涉及文化扶贫的政策文件。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文化扶贫纳入政策的中心议题,提出“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2015 年,中办和国办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同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对文化扶贫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7 年5 月,在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的同时,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效发挥文化“扶志”和“扶智”的重要作用。

因此,文化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态,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如何开展文化精准服务,更好地解决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薄弱、活动经费短缺、专业人才匮乏、农民最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进而更好地实现文化脱贫,这是各级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1.2 精准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和使命

扶贫的本质是供给,文化的精准服务就是要在因地制宜地了解群众文化需求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优化投入结构,从而使服务更贴合实际,提高使用效率。在文化资源贫瘠的地方,文化产品的供给要补齐短板,努力实现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标准化。作为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机构,文化精准服务成为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和使命。

1.3 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精准文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文化”成为趋势。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城乡公共文化空间。随着文化扶贫攻坚的进一步推进,基层网络的覆盖成为扶贫攻坚最有效的保证。据国家统计局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 发布的信息,全国贫困县所辖的17 万个行政村,99.9%实现通讯信号覆盖,99.6%通宽带。

随着通讯和互联网的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也产生了深刻变革。多年来图书馆以阵地服务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逐渐发生转变,线上服务渐成趋势,线上和线下服务的结合助推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向纵深发展。

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辽宁省图书馆以项目实施为抓手,面向地市级图书馆、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社会公众等多个层面开展精准服务,多措并举,打造了众多省内外知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破解省域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2.1 借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推动资源共享

借助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实施,提升基层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完善的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2017 年至2020 年,分三批在全省8 个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大数据整合工作,部署统一认证系统,使这些图书馆的读者可以免费享受国家数字图书馆及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

2.2 建设全民学习中心,提升数字资源服务能力

2013 年5 月,辽宁省图书馆投入100 余万元建设了辽宁省全民学习中心,并在除沈阳、大连外的12 个地市级图书馆建设了市级分中心。辽宁省全民学习中心引进国内外5000 余位名师主讲的10万余集优质网络课程视频以及电子图书、报刊等全文信息4亿多条,打造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阅读环境,通过在线学习、学习管理、学习监控、系统管理等多种功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易于操作、易于管理的属于自己的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的学习空间,将图书馆从资源型服务转向了学习型服务,解决了学习者面对纷杂的资源无从下手的问题,成为利用数字资源开展精准服务的典范。

2.3 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分馆建设

2016年12月,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是要推进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实践证明,总分馆建设是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的重要途径。

2021年4月,结合辽宁全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突破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建设思想,以服务全省为已任,辽宁省图书馆着手实施省馆为总馆、地市馆为分馆的总分馆模式。先行在本溪市图书馆试点,探索分馆建设。由本溪市馆提供场地、人员、设备,省图书馆提供文献和业务管理平台。“十四五”期间,辽宁省图书馆将在试点基础上,继续推进县区级分馆建设,最终在有条件的市、县(区)馆实现全省通借通还,使省图书馆的服务覆盖全省。

3 全面提升基层图书馆服务能力

3.1 实施数字文化驿站,开展文化精准服务

2015 年,为了解决基层公共图书馆资源匮乏、发展不平衡的难题,辽宁省图书馆经过深入调研,结合省内基层图书馆实际,决定在全省实施“辽宁省图书馆数字文化驿站”项目,利用电子书刊触摸屏阅读系统破解基层公共图书馆资源匮乏、发展不平衡的难题。作为文化精准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选择在地理位置偏远、人口众多、经

费短缺、文献资源总量匮乏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和单位投放触摸屏电子阅读设备,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每套电子阅读系统的数字资源包括近1 万种的电子书,500 余种文学、经济、时政等类畅销期刊,20余种重要报纸。该项目历经5年建设,覆盖了包括本溪市桓仁和本溪县、抚顺市清原县和新宾县、阜新市阜蒙县、朝阳市喀左县、鞍山市岫岩县、丹东市宽甸县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内的60 余个县区图书馆,共投入触摸屏电子阅读系统110 套,资金达553 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县(区)图书馆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数字文化驿站这一文化惠民项目被评为2016年辽宁省直属机关第三季度最佳实事。

3.2 加快互联互通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基层图书馆互联互通建设是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的有效方式,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点基础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保障要求的必要措施。2016 年至2020 年,辽宁省图书馆利用国家公共数字文化专项资金700 余万元,分4 批在全省49 个县区图书馆实施基层图书馆互联互通项目,为县级图书馆建设馆内局域网及无线网络接入,通过专线建设(10M 以上物理链路)将县级图书馆接入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为基层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专网,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4 深入开展流动服务,拓宽服务半径

4.1 流动图书馆惠及千家万户

2013 年,辽宁省图书馆定制流动图书车3 辆,每辆车可容纳图书6000 册,配置工作台、监控设备、自助借还设备、防盗安全门系统、空调系统、供电系统、简易厨房、遮阳棚等。2014 年初,“流动图书馆”正式开馆,“分时、定点、巡回式”为全省各地读者提供服务。从最初的22个沈阳市内固定服务点,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以进“机关、社区、军营、校园、企业、乡村”的形式,开展了“百万图书万里行”活动,为农民工、残疾人、服刑人员等特殊群体和社会公众提供“点对点”的文化惠民服务。当年行驶里程达15405 公里,办理读者证2500 个,服务点位 789 个,借阅 4.4 万人次、1.36 万册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到2019 年,服务点位832 个,行驶里程两万余公里,服务读者15万人次。几年来,流动图书馆服务遍及全省城乡各个角落,“百万图书万里行”活动成为辽宁省图书馆的一个金字招牌。

4.2 因地制宜深化图书流动站工作

辽宁省图书馆图书流动站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为进一步深化文化扶贫工作,辽宁省图书馆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通过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服务共享,将文化服务融入社区生活,提升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能力。截至2019 年,辽宁省图书馆分别在建昌县贺杖子乡中心小学、宽甸县图书馆、西丰县图书馆等建立图书馆流动站165 个,总流通册数达到了561 万册次。为了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省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以“图书馆+社会参与”的模式,与奉天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达成一致,在沈阳市铁西区打造“辽宁省图书馆城市生活分馆”。由“奉天记忆”提供场地、设备、人员,图书馆提供文献2000 余册,打造集阅读、文化沙龙、文创开发等于一体的阅读空间,旨在借助社会力量,引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加速升级。

5 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开展“点对点”精准服务

5.1 引进社会力量,推出“辽图约书”服务

2018年,辽宁省图书馆探索“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和应用,推出“辽图约书”信用借阅服务。读者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实现图书网上借阅。全省14 个城市包括县区以下区域的读者,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即可在手机上实现免押金办证纸质图书借阅程序,可上门自取或通过快递寄送到家,满足了省内偏远地区读者的借阅需求。针对持有盲文借阅证的特殊群体,平台提供免费快递的精准服务。2019 年,近1.4 万读者利用信用积分办理了借阅证,通过“辽图约书”平台外借文献6.28 万册次。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读者利用辽宁省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

5.2 多方合作,推出“e路书香”全省数字阅读服务平台

2019 年,辽宁省图书馆联合高校图书馆、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及国内知名数字资源企业,共同推出了“e 路书香”全省数字阅读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电子图书、期刊、连环画、有声读物等多种优质数字资源,通过移动终端为全省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出后,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针对性强等特点,成为消除中心城市与偏远地区数字鸿沟的有效途径。

“e 路书香”平台除线上服务外,还联合社会力量,在省内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下数字阅读体验活动。2019 年,在朝阳市图书馆、盘锦市少儿图书馆、丹东市少儿图书馆、辽阳市少儿图书馆共同开展了“e 路书香——寒假系列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包括“排除家庭安全隐患VR 体验”“太空漫步”数字体验等活动。

在2020 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辽宁省图书馆联合省内14个地市图书馆、8个市级少儿图书馆开展了“e 路书香——全省爱国主义教育数字阅读体验季”系列活动,推出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有声读物、电子书刊等优秀数字资源,通过阅、听、诵、游戏、体感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青少年享受活动的乐趣,了解历史知识,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全省43 家各级图书馆参与组织了“星火燎原 照亮前路——2020 年辽宁省中小学读者主题朗诵大赛”,共征集朗诵作品1282部。在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受疫情影响闭馆期间,“e 路书香”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6 文化精准服务未来展望

2015 年,党和国家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几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基本上解决了“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但高水平、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供给还相对缺乏,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文化发展方面,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正式启动,这是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提质升级的重要信号。在“十四五”期间,随着各级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水平、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供给将越来越丰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逐步得到满足,文化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将日趋缓和,并最终彻底解决。

猜你喜欢

辽宁省精准图书馆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图书馆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去图书馆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