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主题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

2021-01-06丁若时

图书馆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图书馆服务

丁若时 应 悦

(宁波图书馆,浙江 宁波 31510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1]。”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主题,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将是各行各业创新实践的理念先导。2019 年 12 月 19 日至 21 日,全国“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馆长论坛在杭州举行,探讨了新时代应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主题图书馆建设,以推动全民阅读,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这次论坛是主题图书馆建设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作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热点问题,主题图书馆建设工作需要认准自身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公共图书馆主题图书馆融入“高质量发展”格局。

2 高质量发展与主题图书馆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此作出重要论述,简明扼要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广州图书馆举办“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学术研讨会”,围绕“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学术研讨。浙江省图书馆开展全省满意图书馆考评工作,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在“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使命没有变,但其使命在新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向发生了变化,即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应当更加着力于高质量的发展[2]。

在基本达成标准化、均等化服务的基础上,公共图书馆亟需加强对社会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的供给。主题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创新的一种图书馆类型与形态,重点解决的是专门化服务问题,这是以基本服务为基础的一种提升,也是对现有总分馆制的一种补充[3]。对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时代要求来说,主题图书馆建设是百川归海的潮流,其本质是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向个性化、高质量文化需求的转变。谋划高质量发展,应当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与立足国家的战略部署为先决条件,采用统筹管理与个性化发展并行的策略,构建公共图书馆引导、社会参与的主题图书馆发展格局。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迅猛,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法制建设步入正轨、评估定级卓见成效、技术创新加速转型。主题图书馆建设在实践层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 世纪80年代,国内公共图书馆在主题藏书基础上探索特色服务,形成主题图书馆;第二阶段,2000 年后,在探索总分馆建设的大背景下,主题图书馆逐渐形成“馆中馆”和“馆外馆”两种模式[4]。在“十四五”规划时期,主题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如何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做出成绩,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3 高质量发展条件下主题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挑战

3.1 结合国家战略仍待加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对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也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主题图书馆尽管在规模上还不足以成为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但因其主题化、社会化、个性化、体验化、品质化的特色[5],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创新示范,将其置于“高质量发展”大环境中,能更好地指引业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2021 年3 月24 日,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6个方面的任务——标准化建设、布局优化和空间提升、内容提升、社会参与、乡村文化治理、保障措施[6],主题图书馆建设能否完成这些任务,是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总分馆体系下的主题图书馆,以服务主题作为布局依据,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优化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网络,并在社会参与方面,以“主题图书馆+X”的合作模式进行多业态融合,推动了外部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运营。近年来“杭图模式”的成功实践为社会化建设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但在其余几个方面,主题图书馆的建设相对薄弱:第一,服务标准与评价指标等尚未形成业界共识;第二,服务、活动、数字文化3 个层面的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只有物理空间的实体馆,还没有发现虚拟的形态[5];第三,馆址所在集聚于城区范围,在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及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上的空白较大,相关保障措施还需细化。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主题图书馆应补齐短板,避免盲目发展、偏离战略大局。

3.2 主题图书馆理论仍待深化

2009 年,王世伟在《主题图书馆述略》中提出“主题图书馆是通过特定领域(某一领域或数字领域)专藏和服务来满足人们对专类知识和信息的需求的图书馆[7]。”,得到图书馆业界的普遍认可。柯平等研究认为主题图书馆是以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资源建设并开展服务为主要特征,其通常集中有关一个主题的各种载体的资源,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中体现该主题元素[8]。总体而言,围绕主题图书馆认知的研究已对“主题”的概念界定出范围,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因视角的不同导致细节上仍存有争议。

柯平在“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馆长论坛作的主旨报告中指出了主题图书馆建设的误区:是小众的,不是大众的;是社会办馆,不是公共图书馆;是主题特色文献库,不是多功能馆;是实体馆,不是复合图书馆[5]。李超平认为应避免“主题”变成门槛,“主题”的选择要有规则,要在专题服务与大众服务之间找到平衡[9]。厘清主题图书馆概念,并非“概念先行”,而是为了便于图书馆员把握其内涵和外延,从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主题图书馆的馆藏建设、馆员培养、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工作。程焕文等所列举的图书馆学研究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微观的专业层面确立图书馆业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使图书馆的业务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10]。在建设主题图书馆的过程中,虽确认“主题”是主干,繁枝细节的功夫亦不可或缺,相关理论研究仍待深化和细化,理论研究需与实践对接,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3.3 主题图书馆体系仍待健全

源于实践的主题图书馆热,首先出现在一些公共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广东、浙江、北京等[11]。杭州图书馆于2006 年起提出设想并开始筹建第一个主题图书馆——音乐分馆,2008年9月30日对公众开放。次年2月,上海中心图书馆召开了主题馆工作推进会,在区县公共馆和高校、专业馆中推广主题馆建设[12]。近年来,主题图书馆建设已探索出两种主要模式:图书馆自主建设的“馆内馆”模式,作为总分馆体制有效补充的社会力量参与的“馆外馆”模式。在总分馆建设相对滞后的地区,主题图书馆以其短平快等特点,使公共图书馆依托自身优势,科学合理地建设分馆,这不仅彰显主题图书馆价值,也打造了自身服务品牌,提升了社会知名度[13]。从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的角度审视,主题图书馆成效初显,但其本身的体系建设还缺乏地域的布局以及主题的布局[5]。不同主题图书馆在布点区域、服务对象、馆藏建设、场馆设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协调这些差异,在总分馆体系中找到一致性,做出顶层设计,尚需深入研究。

同属分馆的类型之一但又不限制服务延伸,作为“现象级”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模式,城市书房的机制创新与体系构建值得主题图书馆借鉴与思考。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司、中国图书馆学会指导,温州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10个城市(地区)共同发起的《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对城市书房的组织架构、合作内容、宣传推广等问题都作出了规定。而《全国“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馆长论坛杭州共识》发布后,建立特殊文献资源馆际互换的长效机制,促进馆际合作交流和地域文化交流,推动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是主题图书馆体系建设的主攻方向。

4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主题图书馆建设策略

4.1 推动主题图书馆体系化建设

体系化的城市主题图书馆建设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14]。主题图书馆既要被纳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拥有统一的服务和运行保障主体,又要在布点上做好前期规划。“杭州经验”即根植于地方文化特色和市民实际需求,综合考虑历史人文、环境风貌、产业发展、社会进步、区域特色等城市发展中的各个因素,通过与政府的城市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相结合,来寻找最适合的建设主题[15]。同时《杭州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与管理规范》的制定,以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推动了主题图书馆的发展,使得杭州主题图书馆的建设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主题图书馆体系化既是完善总分馆体系的需求,也是公共图书馆由单一领域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拓展,顺应了公共文化融合的内在要求。在主题图书馆的建设道路上,一方面可以创新利用公共图书馆本身所拥有的资源,如上海图书馆手稿馆源于上世纪起的长期积累,最终由手稿室提升为主题图书馆;另一方面,可以从布点所在区域的优势着手,打造包含各类主题因素的特色产品或服务,也可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叠加融合。简而言之,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关键在于公共图书馆首先要有系统的规划意识,并且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假使只停留在“建馆立策”的具体计划层面,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将限制主题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体系中的战略格局和文化地位。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当推动和指导主题图书馆的区域联系,如建立同区域、跨区域的主题图书馆联盟应加强协同把控与差异区分,推动主题图书馆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进而完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

4.2 需求导向增强主题专业性

需求是建设主题图书馆的动力,专藏是基础,具有与该主题相关的专业素养的馆员是保障,而为专业读者提供特色服务是目的[11]。主题图书馆通过特定领域的专藏和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相应的馆藏建设与服务配套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性。

在主题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深化与创新上,“上海模式”摸索出几条有效路径:发挥专业供货商的优势、专业读者决策采购、捐赠与有偿征集相结合[12]。针对主题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需要强化线上的服务。广州图书馆立法分馆立足“实体与虚拟并重、引进与自建兼顾”打造特色馆藏体系,推进了“广州人大数字资料档案库”等1 千GB 数字资源建设、开发和利用[16],这为复合型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做了有益探索。主题图书馆构建虚拟空间,加大数字资源的供给力度,能够有效缓解物理场馆与纸质资源的空间矛盾,使资源更加多样化。

在以特定主题为范畴开展服务的设计上,杭州图书馆采用鼓励读者参与的体验式服务,打造了自由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15]。在主题图书馆,读者不仅需要获取知识,也渴望享受场馆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因此注重体验与交互也将成为主题图书馆变革的主要内容。主题内容、现代技术、体验式服务的结合,将创造出有深度的阅读模式。主题图书馆的建设要在公共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创建良性的、可持续的生态循环,解决碎片化阅读时代读者难以获取优质内容和公共图书馆对读者需求反应迟滞的问题。

4.3 立足文旅融合拓宽建设广度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为居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体验,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但相对于产业领域的文旅融合加速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文旅融合发展整体比较缓慢[17]。公共图书馆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是文旅融合中的难点,也是主题图书馆发展的突破点。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灵活性和社会参与度高的创新性,为主题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杭州佛学分馆位于西湖景区,毗邻天竺三寺、灵隐寺等佛教圣地;宁波人文地理馆位于宁波历史街区南塘老街,将主题图书馆建在景区的模式,可以借助既有的文化主题与社会影响力,使其尽快融入成熟的人文体系,深化主题图书馆的主题特质,较快地形成受众群体,同时也可以使景区成为带动文化传播和旅游热度的媒介。

图书馆凭借建筑魅力、馆藏资源、特色服务以及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具备成为“文旅坐标”的潜质。成都大熊猫主题图书馆致力于收集并丰富大熊猫图书音像资源,其不仅是大熊猫文献资料库,还将成为大熊猫文创实践活动中心,吸引着全球熊猫爱好者。赣南非遗主题图书馆提供非遗主题图书阅览、非遗传统文化展览、非遗培训等服务,使非遗文化与大众亲密接触。通过深挖文化内涵,强化主题特色,主题图书馆可以有效地吸引特定人群,在“教育游”的基础上,以氛围感受和文化体验促进文旅融合,拓宽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广度。

4.4 启动农村主题图书馆试点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在基层。“十三五”末期,从中央到省、市、县、乡、村6 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建立起来[18]。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伟大战略,视角下沉到乡村,推动主题图书馆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但符合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进一步发展。有研究者认为城市基本文化设施健全,今后主题图书馆的发展重点仍在城市,但有一些百强县,少数条件好的农村也可以先行先试,做出农村主题图书馆的示范[5]。在实践中,如何找好实施路径,无疑是农村主题图书馆建设中值得研究的方向。基于对全国21 省的调查,傅才武等指出了农村居民对文化惠民工程的需求率高、满意率低的现状[19]。进一步深入到对农村居民阅读需求的研究,严贝妮等通过在安徽省的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网络服务与读者服务的需求量较大[20],而根据陈庚等在湖北省的归因分析,农家书屋等阅读场所重纸质资源、轻网络电子资源的配置结构弱化了农村居民参与公共阅读的积极性[21]。以上调查与分析都反映出传统的资源配置方案已不符合当下农村居民的需求。

做好农村主题馆建设的关键在于不能盲目套用城市主题图书馆的建设经验,而要围绕农民群体的实际需要做到有针对性的主题建设。首先,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应当突出主题图书馆社会化优势,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和共享”的运行模式,优化“政府引导建构—市场参与建构—民众中心建构”的多维复合结构[22],明确农村主题馆并非只是图书馆独立创新的模式变革,更是引导多方合力发挥支点作用的角色定位。其次,农村主题馆的馆藏梯度建设要符合农村实情,以农业知识、医疗养生、娱乐生活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为主,辅之以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的法律类等工具型文献,而城市主题馆中占比较多的文史、经管等类型的文献资源因与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不必大量配置;同时加强网络电子资源与影像音频设备的引入,实现农村主题馆信息化。最后,农村主题馆要发挥平台作用,组织开展特色活动与服务,引导农村居民主动了解、认识和接触公共阅读,实现阅读习惯再嵌入。

5 结语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地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23]。公共图书馆需要紧跟规划,面向高质量发展开展研究及实践,建设一批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主题图书馆,这是深化服务的重要举措。每一座主题图书馆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主题图书馆建设并没有整齐划一的机械模板。因此,主题图书馆需要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高质量图书馆服务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