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2021-01-06韦春燕
韦春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妇幼保健院 钦州535000)
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于乳腺增生症的一种,为女性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 多发于30~50 岁中年妇女,因癌变率较其他良性乳腺疾病高,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 临床上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治也非常多见,现就近几年来对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文献报道做一综述。 现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将该病归于“乳癖”范畴,《疡医大全·乳痞门主论》说:“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 ”中医外科学[1]认为该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发病不外乎气、血、痰的病变。
2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断
2.1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乳房一侧或双侧伴随着月经周期性或非周期性胀痛、触痛,乳腺内结节、肿块,部分还会出现乳头溢液[2]。
2.2 辅助检查 用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有:彩色B 超、钼靶X 线、乳管镜、乳管造影、乳腺磁共振、CT、病理学检查(包括空芯针穿刺活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活检)等。 其中乳腺彩色B 超及钼靶X 线检查在临床上比较常用,尤其彩色B 超因其具有诊断符合率高[3]、操作简便、性价比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已作为乳腺增生症临床上影像学检查的首选[4]。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多为1~3 类。
2.3 诊断 一般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结合辅助检查即可进行诊断。 2016 年发表的《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5]认为,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别是病理检查,并排除相关疾病后可以诊断。 共识中建议对患者采用恰当的影像学检查和对可疑病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以排除恶性病变。临床上, 乳腺彩色B 超及钼靶X 线检查BI-RADS分类为4~5 类的患者,一般都建议进行病理检查。
3 中医药治疗近况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了, 西医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 而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改善症状方面较单纯西医疗效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更愿意接受。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目前主要有内治法、 外治法及内外兼治法。 内治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西医药联合口服;外治法包括物理治疗、穴位埋线或贴敷、针灸、中药外敷、穿刺、手术疗法等。
3.1 内治法
3.1.1 中医药治疗 潘竞霞等[6]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自拟方理气活血散结汤(柴胡、枳壳、夏枯草、白芍、路路通、当归、川楝子、桃仁、香附等)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予乳癖消片口服,4 周为一个疗程,3 个疗程后进行评估,评估采用B 超对治疗前后肿块体积的大小进行检查。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且治疗组肿块积分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 许娟等[7]采用自拟方疏肝散结汤(炙柴胡、枳壳、莪术、白芍、皂角刺、当归、浙贝、牡蛎、生山楂、生麦芽、蒲公英等)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130 例, 治疗过程中随症加减,治疗3 个疗程,每个疗程20 d,结果总有效率为93.85%,优于口服小金丸的对照组(44.28%)。 王劲等[8]采用乳增宁胶囊治疗460 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疗程1 个月,在试验过程中随机对其中100 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黄体期雌二醇(E2)和孕酮(P)测定。结果乳增宁胶囊对黄体期E2和P 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乳增宁胶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3%,缓解疼痛的有效率为95.42%, 缩小肿块有效率为86.86%。 王蓉等[9]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小金胶囊、他莫昔芬、乳癖消分别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患者各110 例,治疗12 周后,小金胶囊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乳癖消组的69.1%,与他莫昔芬组的89.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金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 显著低于他莫昔芬组的24.5%,与乳癖消组的4.5%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玉杰[10]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262 例,每次予以0.93 g,每日3 次,3 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增生好转的总有效率为91.9%,其中月经后增生好转为90.8%; 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3.8%, 其中月经后缓解疼痛的总有效率为91.2%。张青松等[11]分别用岩鹿乳康胶囊与乳癖消片(对照组)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各75 例,经过3 个疗程共12 周的治疗,结果给予岩鹿乳康胶囊口服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0.0%;而且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改善更佳。
3.1.2 中西医结合治疗 林庆民[1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两种方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对照组62 例使用他莫昔芬口服治疗,观察组62 例使用消乳散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孔之华等[13]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 例接受他莫昔芬治疗,观察组93 例在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基础上加乳癖消联合用药。 结果对照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65.5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6.0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低于对照组的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曹书密[14]采用乳癖消联合三苯氧胺与单纯三苯氧胺作为对照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比单纯口服组总有效率更高,且在肿块大小、促黄体生成素(LH)、E2、P 水平改善方面更显著。 杨秀丽等[15]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气滞血瘀型囊性乳腺增生,治疗组60 例在服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的基础上给予莪术消癥汤治疗,3 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服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的对照组;在证候总积分及血清E2、催乳素(PRL)水平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2 外治法 吕晓皑等[16]选择103 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痰瘀互结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53 例应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0 例给予乳癖散结颗粒口服。 治疗12 周后进行对比,治疗组P 和PRL 含量与同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改善更明显。3 个月及6 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对治疗组的疼痛评分、肿块大小评分及全身伴随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任磊等[17]应用中药外敷联合TDP 治疗仪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32 例, 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采用红金消结胶囊口服治疗28 例,总有效率为67.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敖燕飞[18]对乳腺囊性增生肝郁痰凝型患者采用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进行研究, 将8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 例在B 超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兼雷火灸治疗; 对照组40 例在B 超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兼口服中成药小金丸。3 个月后评估疗效,在囊肿大小和胸胁胀满症状改善方面, 治疗组和对照组效果相当;但在乳房疼痛、口苦、心烦易怒、失眠等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张月月[19]对深刺会阴穴组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发现深刺会阴穴组及常规穴针刺组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总有效率相当;但在缓解乳房疼痛、肿块症状及伴随的腰膝酸软、月经异常、瘀血等症状方面,深刺会阴穴组优于常规穴针刺组; 患者治疗后雌孕激素水平及乳房肿块(大小、范围)组间比较,深刺会阴穴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穴针刺组。
3.3 内外兼治法 何强成等[20]采用随机原则将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42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红金消结胶囊口服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 李秀兰等[21]选择乳腺囊性增生症中的肝郁气滞型患者40 例,采用红金消结胶囊内服的基础上联合外用刀针疗法进行治疗,3 个月后评估疗效,患者在乳房肿块的大小、胀痛、情绪不适等症状体征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95.00%。 李俊芬等[22]将16 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冲任失调型、肝郁痰凝型及肝郁血瘀型,根据分型的不同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煎服, 每日1 剂, 分2 次口服;药渣再加水煮开,对患处进行热敷15~30 min/次,2 次/d,经期停服,疗程3 个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 明显优于口服乳癖消的对照组(60.00%)。 梁少华[23]选择门诊乳腺囊性增生患者1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80 例采用中药调周疗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取穴:乳根、膻中、期门、足三里及局部阿是穴,中药调周疗法月经前以行气止痛、疏肝活血为主,月经后以滋养肝肾、调摄冲任为治疗原则,给予乳癖Ⅰ号方,乳癖Ⅱ号方加减服用;对照组80 例单纯穴位贴敷。 经过3 个月经周期的治疗,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25%。 颜芳[24]选择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42 例外予乳腺局部热敷理疗,内予丹黄祛瘀胶囊口服;对照组53 例外予乳腺局部热敷理疗及红外线乳腺治疗仪治疗,7~10 d 为一个疗程,3 个疗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乳房在肿块大小和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方面比对照组显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81%。 李慧[25]为了探讨二至丸加味口服联合B 超定位下囊肿穿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冲任失调型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符合诊断的患者120 例,其中治疗组40 例采用二至丸加味口服联合B 超定位下囊肿穿刺治疗; 对照组再分为两组,各40 例, 分别用二至丸加味口服或B 超定位下囊肿穿刺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进行分析评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口服组为80.0%,对照穿刺组为55.5%;6 个月后再次复查评估,治疗组的复发率为8.1%,对照口服组为20.0%,对照穿刺组为39.0%。 说明内外兼治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比单纯内治或单纯外治效果好。
4 讨论
纵观近几年来医学文献中有关对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的报道以中医药治疗为多。 辨证论治,选药组方,汤剂煎服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方法,随症加减,灵活多变,但对于长期服用的患者来说方便性不够。 中成药则因其服用简单、方便,临床上对其的报道逐渐增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数是在服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如他莫昔芬)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或汤剂治疗,研究表明其效果比单用西药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症状改善明显。 有文献[26]总结认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单纯用西医治疗有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多,停药后易复发等弊端,但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解决该弊端。 外治法除了传统的中药外敷、针灸、雷火灸、穴位贴敷或埋线、刀针等,现代发明的物理治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如TDP、热敷理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等。 近几年关于手术治疗的报道有微创手术[27]、小切口腺叶切除术[28]、象限切除[29]等,效果都不错。但乳腺增生症本身无手术治疗指征,手术切除的仅是局部病变,不能病因干预,术后易复发。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诊断不明确、有不典型增生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恐癌心理严重强烈要求手术的患者。 穿刺作为一种既是辅助检查又是治疗的方法,临床上治疗乳腺囊肿,改变囊肿大小的效果非常明显。《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5]认为,经B 超检查为薄壁的囊肿,细针穿刺抽液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目前,临床上开展比较多的是内外兼治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它兼顾了内治与外治的优点,效果比单纯的内治法或外治法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另外,所有的治疗方法都不能忽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让肝郁脾思得以缓解,尽量消除病因才是根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