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梵语 · 莲说》中的美妙韵味
2021-01-06钱小军
钱小军
1、前言
紫砂在宜兴地区已有数百年的辉煌历史,无论其起源和历史如何演变,在紫砂艺人的努力下,在时代的推动中,紫砂壶都成为了陶瓷艺术中的佼佼者,象征着民间手工艺术的崛起,也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崛起。那么紫砂艺术到底是如何走进人们内心的?它以其简洁和优雅的特点,俘获人类的内心及其深厚的历史,它以强大的功能和优越的性能赢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传承了数千年的陶瓷文化,也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现在宜兴紫砂壶已经成为茶文化交流的一种新兴的形式,它不仅承担着茶事中的使用作用,还兼具着传播文化的重大责任。通过紫砂壶,我们可以品尝茶之甘甜醇香;通过其造型,我们可以欣赏艺术的千变万化;通过其文化内容,我们可以博古通今,去了解国家的传统文化,从而对茶壶,对艺术,对自己,对国家,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以真正实现爱我之历史,爱我之文化,爱我之国家。
2、《梵语·莲说》中的美妙韵味
都说茶壶是伴随着茶文化而兴盛起来的,但是在为饮茶文化服务的同时,茶壶也在发展中诞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以宜兴紫砂壶为例,其诞生、萌芽于宋末年间,诞生于明朝正德,迄今也不过六百多年。正是这沧桑变化的六百年,促进了紫砂壶的大力发展,其制作工艺、成型工艺、装饰工艺等渐渐完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艺术。
现代社会,茶的功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泡茶解渴了,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悦享受。相应地,茶壶的功用也随之发生变化,它在茶事中不再只是泡茶的器皿,更多像是欣赏把玩的艺术品。因此,无论是紫砂壶的造型还是装饰都成为了其表述情感与哲理的语言,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去激发大脑的想象力,从而达到人与壶的共情。
创作者在专注于创新的同时继承了传统。在古代风格中渗透到现代氛围中,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艺人在制作一把壶之前,需要经过缜密的思考、严谨的设计,确定创作的中心思想,然后才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创作于壶体之上。因此作品往往显露着强烈的个人风采,也随着艺人的情感而透出喜怒哀乐。
《梵语·莲说》,壶如其名,以莲花为创作题材,处处有花香,处处显优雅。如果把花比做人,那莲花一定是翩翩君子,有着姣好谦逊的形象,不妖不娆,亭亭玉立,自带一番风骨。古代的文人雅士对莲花也是赞誉有加,前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后有无数经典的诗词小曲,“灼灼荷花瑞,亭亭立水中”道尽了莲的美和廉。莲花也是佛教之圣物,“花开见佛” 说的花即是莲花。《梵语·莲说》是以莲花为基础的,壶身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壶腹处的刻绘像莲花一样,花开见佛,充满了智慧与禅意,优雅而神圣,禅机处处漂浮着。
《梵语·莲说》整体造型清秀、古朴,壶身饱满圆润,大气非凡,优美的形状展现出娴熟的技艺。采用上等好泥制成,色泽稳健,壶身下部刻绘成莲花形状,意蕴形美。壶流蜿蜒而上,出水爽利;耳形把也是端庄中显优雅,其线条柔美如花一般婀娜,见之让人欢喜。优秀的作品其成功之处往往在细节的处理上,细看《梵语·莲说》的细节设计,仔细又严谨,使得作品精致、灵秀。
紫砂文化是在陶都千年陶文化的土壤中开出的花,是在当代历史文化氛围和文人的参与下形成的艺术形式。紫砂壶上金石文化的形成,也同样如此。紫砂泥在制作成坯后就会放入窑炉进行烧制,所以紫砂又被称之为“火之艺术”,在熊熊的窑火中,紫砂壶完成了完美的锐变,脱去了一身的泥腥味,展露出了与生俱来的高贵与典雅。
当代紫砂壶的特点是充分运用线条在拉制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后期通过修饰和重塑,使得线形成块面,块面组成轮廓和格局,既可以有圆的圆满与包容,也可以有方的阳刚与锐利。花器的复杂与多样性同样可以通过在框架上增加一些雕塑、贴花等装饰而达到目的。作为一种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茶壶,紫砂壶已经不再侧重造型的塑造与设计了,更多的是想要在造型之外表达思想与情感,使得作品能更加体现其文化性与艺术性。现在的紫砂壶艺,圆器饱满大气,线条柔和;方器挺括有力,界限清晰;筋纹器科学严谨,凹凸分明;塑器的形状相当有趣,反映了美学规律。特别是在装饰中,展示了多面书法的诗歌、花鸟、山水,融合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和壶形艺术。它为外界增添了一种魅力,让人们在喝茶时,会产生美感。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喝茶已经是忙碌的人们在闲暇时的一种放松方式,不需要多名贵的茶包,也不需要准备繁琐的礼节,仅仅是喝茶这一件事情,就能让人卸下一身的疲惫。茶树,集天地之精华;茶叶,更是茶树的精华果实,也充满了自然之灵气,茶树的树枝和树叶有耀眼的绿色,在热水中沉浮,茶叶舒展开来,人们也在这一过程中独立于世界,享受内心的从容安定。
3、总结
在制作紫砂壶《梵语·莲说》之前,我常常思考茶壶的造型要如何才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直到《梵语·莲说》完工,我方才明白,制壶也如做人,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需要去特意追求个性,反而能够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气质与风格。现在我用《梵语·莲说》浓缩了紫砂的特征,象征着中国文化,也是将自己的个性和艺术见解融入到壶中,从而使得作品如莲花般花开花谢,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