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钧瓷器型创新实践与文化创意理论研究

2021-01-06李海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钧瓷器型器物

李海峰

许昌市金堂钧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 461002

一、钧瓷器型创新实践

为什么要做钧瓷器型创新?基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眼界关乎心境,人欲活泼其心,先宜活泼其眼。”这是明末清初的文人设计师李渔在其《闲情偶记》中说的观点。一件钧瓷作品的器型对人视觉的影响有多大,就对其心灵刺激的程度有多深。

再者,器物本身能让人感受到温度和情感,感受到其背后人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手工艺品相比于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优势。虽然钧釉的研发过程也是个复杂反复的试验过程,但钧瓷又讲究自然窑变,给人的错觉好像跟人没有多大关系,故此重担就落在了器型创新的肩上了。

销售要突破,必须要创新。这种无先例可循的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创新经历了一个张扬矫情、返本尚朴、净雅折衷的修正过程。

2000年-2004年,我们把精力放在了钧瓷釉色的研发和工艺提升方面,对器物形制鲜有创新,大多复制古代的传统器型和红色钧官窑时期、国营集体瓷厂生产的器型,形成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2004年-2005年,我们把古代青铜器和玉器等国宝上的纹饰、耳饰生搬硬套在钧瓷器型上,结果形成了文过于质、阴阳不调的弊端。虽然从形式上耳目一新,但从审美的角度仔细端详,过于矫作和浮夸。

2005年-2006年,我们把古代的纹饰和耳饰进行符合时代审美的再创作,充分考虑器型的比例、虚实、刚柔、势韵等关系,并与器物的实用结合起来,创作了一批让人称赞的作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赢得了好的口碑。

2007年以后的器型创作,就着重引入了文化的概念,尽管在以前创新器型中也赋予了文化,但未免有些差强人意,或者说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这个时期会针对器物为谁而做?做什么?怎么做?进行精准的、有目的的开发设计,并赋予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一定是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撬动人们心灵的支点,与人产生情感共鸣,与大美时代共频。

这段时期出现了一批上乘之品,譬如国礼《和樽》《坤德尊》《世博簋》《龙马精神》等等,在取得不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官方的认可,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和创作团队走出了自己的象牙塔,深入到兄弟瓷区,学习人家是怎么做的。

河南的瓷区跑遍了,又去了江西景德镇、龙泉、湖南醴陵、福建德化等全国知名的艺术陶瓷的瓷区,发现这些瓷类技法创新较多,但是没有器型创新。

比方说,景德镇瓷在元代有了青花,明清一直到现在依然是从工艺上、从技法上创新,没有器型创新,还是以前的老的器型,瓶瓶罐罐,但是他们的创新是着眼材料研发,表现为绘画技法与工艺上的创新,从青花到粉彩、斗彩等等,也可能是他们瓷种的属性决定了他们只能在技法上进行创新,而忽视了器型的创新。这就应了那句话:上帝为你开了一扇门,一定要给你关上一扇窗。

窑变是钧瓷的魂,釉色浑然天成,具有返璞归真的自然美,这和景德镇瓷器把绘画、雕塑等技法运用到陶瓷上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具有本质的区别。

器型创新无成例可循,我们就去了全国的博物馆。先从河南开始,河南省博物院、安阳博物馆,后来又去了陕西的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国家博物馆等,包括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等等。在博物馆中,有很多的陶器、青铜器、玉器等,我们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也找到了灵感。后来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去到国内外的任何地方,先问问当地有没有博物馆。

二、钧瓷文化创意理论

在不断的灵感碰撞和器型创新实践中,慢慢就形成了一套钧瓷文化创意理论: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自觉地让文化提炼成有形符号或无形气韵,对造物设计进行整体谋划,用钧瓷这种特殊的媒介去传输传递,去表达作者的思想,反映中国的盛世。

简而言之,器型因世宜,文化赋魂根。

为什么要基于文化呢?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文化内涵的瓷器,和一个只有容积、重量、硬度等物理指标的冷冰冰的容器有甚区别!

首先,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从未断续,其在人文、哲学、科技等众多领域都创造了世界之最或世界之先,这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其次,我国在全球已是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也不意外。国人往往因为近百年来的被动挨打,而遗忘了我国曾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在长达千年的欧洲中世纪,唯独东方独占鳌头,本世纪返回世界第一也不必大惊小怪。究其原因,这其中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中国文化之强大,习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既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的确立和国际影响力的发挥,更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经济的繁荣必将促使文化的回归与繁荣,这在世界发展史上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这也是一个规律。比如像美国和日本,当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都自觉在寻找、挖掘、恢复属于本国的特有文化。

再次,中国有基于日常的“闲情”传统。两人看似对弈,其实在做心与心的对话,是想一时避开闹市的喧嚣;弹琴其实是在与天对话,与知己交心;吟诗作词是在表达诗词之外的隐喻,还有品茗、书画等等,都是通过“闲情”来怡情悦性,所以当代的造物要满足这种日常生活的美学传统,要寄物于文化,让物去传情达意。

在实践中,我把文化创意理论具化为“一根四宜”法则。

“一根”,以文化为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诸如:陶瓷、青铜、玉器、书画、古典家具、纺织手工艺品等物质文化,而且还有儒释道的深邃思想、诗词歌赋的情感内涵等非物质文化。在造物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载入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内涵,让静态的器物灵动起来,赋予其灵魂和真、善、美的文化价值。

“四宜”,就是与人相宜、与景相宜、与时相宜、与用相宜。

与人相宜,即与不同消费者的艺术审美情趣、生活体验相适应。首先要明确为谁创作,任何一件钧瓷作品,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只能被一定人群的一部分人认可。譬如:因为官方、商务精英、社会中产阶层等等消费者身份的不同,对文化元素、外观形式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也就是要根据不同阶层的审美趣味做到不同阶层的专属定制。

与景相宜,即与消费者的使用场景相协调。创作前要考虑此器物的陈设场景,是置于案头、茶几、厅堂、博古架的陈设,还是墙面镶嵌;是传统艺术,还是当代艺术;是实用器型,还是壁挂装饰,并且要考虑器物的大小比例是否与使用场景相协调。

与时相宜,即与当下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件、时令节气相吻合。一件好的器物,一定是时代的缩影,映射着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譬如创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作品,建国、建军、建党周年作品,中秋节、春节时令作品。同时还要考虑型和釉协调的问题,譬如国家大型节庆的作品,红釉首选;春夏秋冬四季作品,天青、月白、富贵紫、帝王绿等釉搭配为佳。

与用相宜,即与消费者的实际功用相匹配。通俗地讲,就是消费者是作为礼品赠予他人,还是自己日常实用,也就是说您的客户最终是不是您的用户,两者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包括包装设计和文案创作,是不一样的。再譬如日用茶器,要考虑其使用场合,是茶台休闲,还是商务办公,不同的茶空间,茶壶与杯子的大小形制是不一样的,整套茶具的件数多少也是不一样的。这些思想来自哪里呢?无不来自喝茶体验,来自生活。

猜你喜欢

钧瓷器型器物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洛阳伊洛路初唐墓C7M4597出土器物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