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价值维度与实现路径

2021-01-06□邓

探求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国梦法治

□邓 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所构建的政治理念中,“中国梦”是在历史、现实和全球的大格局中符合中华民族实际的政治话语创新。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必须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中国梦”追求国家富强与民族独立,具有科学的内涵与深远的意义,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宏伟愿景。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延续与发展,其所体现出的科学内涵,蕴涵了中国精神与价值观。“中国梦”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向世界重新诠释特有的文化自信与中国梦想。

(一)“中国梦”的语义

从表层语义分析“中国梦”,可以分为“中国”和“梦”两个部分。“中国”指的是这一理论主要针对中国语境、分析并解决中国问题。这里强调“中国梦”不同于“欧洲梦”“美国梦”。2006年,美国杰里米·里夫金教授撰写了《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通过和“美国梦”对比,里夫金教授结合时代特征阐释了“欧洲梦”,并且指出“欧洲梦”将取代曾经辉煌的“美国梦”,因为“它敢于提出一种崭新的历史观,其所注重的是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1]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实践经验也显示了“欧洲梦”并不足以成为“世界梦”,它终将被时代所淘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的欧债危机、争议不断的难民问题等,无不暴露出“欧洲梦”的内在脆弱性。时代和现实都在呼唤一种包容性更强、内在逻辑更加紧密的理论出现,“中国梦”应运而生,它立足于中国语境,适用于世界发展。

“梦”不是指空想、触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远大志向,有其具体目标和实践方向,是民心所系、国魂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可见,“中国梦”的实现有明确的方向指引,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是一个操作性、现实性强的理论。

(二)“中国梦”的组成结构

作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中国梦”的话语结构是丰富多元的,“中国梦”的结构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相衔接的纵向结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横向结构,由此构建了由‘强盛’中国梦、‘法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梦、‘美丽’中国梦与‘幸福’中国梦组成的立体结构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1.“强盛”中国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市场化水平

从近代走来的中华民族,依靠着勤劳和智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两弹一星”梦、航天梦、世博梦、潜航梦、航母梦等不断实现。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模式向网络化、生态化转变。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据“2019年创新指数”显示,中国连续四年保持上升势头,排在第14位,是排名最高的新兴经济体。这都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在践行“强盛中国梦”的道路上“马力十足”。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我国于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产业领域,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更为精准地推动两种创新,一是在5G、人工智能等未来全新领域的摸索创造,二是对能源、矿产等现有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国之重器的跨越式发展,也正逐步惠及民生,推动致富梦、小康梦的实现。

然而,目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需要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仍是头等大事,发展仍是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4]因此,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努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2.“法治”中国梦:以民主法治为保障,加快法治化进程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的维度看,夏朝世袭制的家天下取代了三皇五帝的禅让制,西周诸侯分封制下的礼崩乐坏导致战国时期群雄崛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延续整个帝制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使“民主”“法治”观念得到落地生根。

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民主和法治思想。古代中国民贵君轻、为政以德、依法治国、以刑去刑等主张体现了传统中国的礼治和法治精神。中国现代民主法治之路与富民强国的“中国梦”紧密相连,民主与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正所谓“明法者强,慢法者弱”[5](P37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5](P1201),“法治”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尼斯认为,法治是这样一种‘良好的状态’:法律规则是面向未来的而非追溯的;可能服从的;公开的;清晰的;与其他规则是一致的;充分稳定的;裁决和命令的制作是由其公布的、清晰的、稳定的和相对一般的规则指导的;制定、执行和适用规则者有责任遵守与其活动相关的规则,并且实际上是前后一致的依法执法的。”[6]

在“中国梦”话语体系中,全面依法治国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7]

3.“文明”中国梦:以文化强国为引领,增强国家软实力

“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的文明之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绚烂文明史开启的新篇章,体现了国家软实力的力量。约瑟夫·奈在《软权力与硬权力》一书中指出,“如果该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则其他国家更愿意追随其左右。如果它能建立与其社会一致的国际规范,它更少可能不得不有所改变……简言之,一个国家文化的普世性及其建立的有利的规则或制度、控制国际行为领域的能力是关键的权力之源。在当今世界政治中,这些软性权力之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8]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关键。为了提高中国人民的精神凝聚力和对他国的文化说服力,我们要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来说的,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土资源、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现实物质力量及其对外强制他国的能力;文化软实力则是指该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9]反观当下,从国内环境看,仍旧存在漠视道德规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妨害生态文明等不良现象。从国际环境看,我国文化软实力仍有待提高。由于高低语境的差别,国外民众很难对中国话语进行正确性解读,因此造成了“文化折扣”现象。除此之外,在国际矛盾日趋尖锐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种能被各国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弥合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沟壑。中国“和而不同”的思想更能够发挥独特的协调、平衡和包容的作用。

4.“和谐”中国梦:以交往理性为基础,提升民生和谐度

“和谐”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追求,有其悠久的历史源头以及思想萌芽。“和谐社会”理念的形成也是一个内涵不断完善与丰富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10]。“和谐社会”本质上指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相互协调、有序配合的状态,最终归结于对良善社会民生的落实,直至整个社会的融洽发展。

和谐社会的建构在于理性的法则,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充分交流,也在于社会制度的合理安排与有力执行。从微观层面上看,“和谐”更现实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哈贝马斯在1984年出版的《交往行为理论》一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交往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概念并将其增列为公共领域中的辩论原则。他指出,交往理性是一种“朝着达成和维持共识的交往过程,而这种共识是依赖主体之间所认为可得批判的有效宣称”[11]。由此观之,“和谐”的基础在于交往理性,强调个体间在相互理解的范式中进行自我言说。这是对主体间性的关照,“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12]落实到行为层面,则需要个人层面的行为自律以及社会层面制度约束,合力助推和谐民生。

5.“美丽”中国梦: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优化生态和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由此拓展为“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中国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也更趋完美。

“美丽”中国梦的源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入近代,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科技革命带来经济的繁荣发展,然而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气候恶化等问题。因此,“生态文明”的理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

工业文明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这一哲学基础上,强调人对生态环境的“控制”“掠夺”与“征服”。生态文明则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回到古时的“天人合一”状态。从纵切面上看,这是一个“正反合”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大力培育生态文明的生长点,使之发展壮大。这要求我们要在社会宏观层面把握好生态、经济、技术的平衡,以技术为支撑点撬动经济,同时以新技术、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微观上做到个体的资源多循环利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6.“幸福”中国梦: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共同筑梦和圆梦

“中国梦”作为一个社会理想,最终可以归结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核心和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一人本价值观,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进行内容阐述和理论创新。人的发展是“中国梦”的筑梦目标,也是“中国梦”实现的检验标准。我国推行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从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到关注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从清理“大棚房”整改农业生产到提高医疗服务等,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持续推进“幸福”中国梦的实现。

一方面,当前我国发展步入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人们更期盼有满意的教育、更稳定的收入、更优越的居住环境等。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空间的开放透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功利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对人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亟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从社会环境塑造、基础设施完善与思想素质教育入手,促进个体梦的落实,共筑集体梦的实现。

二、“中国梦”的价值维度

“中国梦”话语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国家富强与民族独立,其提出既有深刻的历史规律性,也有迫切的现实必然性,体现了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三重价值维度。

(一)国家梦:国家富强是应有之义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梦”的提出是有特定地理环境的,在“中国”的相对稳定语境下,“中国梦”的第一重价值维度就是对国家利益的实现。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国家富强有不同的历史含义和实现路径,但不容否认的是,富强始终是国家层面的“中国梦”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全面而科学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富强梦,即“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梦”全方位布局的整体性奋斗目标,也是这一理论内涵实践的应有之义。

(二)民族梦:民族振兴是共同追求

民族振兴集中表现为民族强盛繁荣,它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和关键。从历史源流出发,民族梦是“中国梦”的第二重价值维度。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帝国主义列梦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策划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13]因此,“中国梦”理应包含民族振兴的理念,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共识性内容。

(三)个人梦:人民幸福是价值旨归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愿景、民族追求,还是中国人民单个具体梦的集合。在充分尊重个体化自由选择和个性化梦想追求的基础上,实现梦想的合力作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价值旨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梦”的人民群众属性时所言:“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4]“‘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凝聚共识、艰苦奋斗,在脚踏实地的扎实工作中通过不断实现若干细微的‘中国梦’,以期最终趋向最路径伟大的‘中国梦’。”[15]

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中国梦”是集体梦和个人梦的综合交融。实现“中国梦”,不能仅仅靠国家宏观制度的把控,更重要的是每个个体都加入构建“中国梦”的潮流当中,凝聚个体的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一方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合力作用;另一方面,集体梦的充分实现为个体梦的实现提供了根本性保障。因此,“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凝聚集体力量,结合无数个“个体梦”,保持人民属性,共同构筑坚实的“国家梦”“民族梦”。

(一)必须坚持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是坚持中国道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6]坚持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具体要把握三点。一是增强理论自信。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二是增强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三是增强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二)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将其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加快工业化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这一过程“既包括工业生产的信息化,也包括支撑工业生产的农业和服务业信息化”[17],但工业生产信息化是核心,也是目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点。“两化”融合的提出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性继承,我们要牢牢地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转变经济发展这条主线,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实现个体梦与集体梦的有效整合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决定了“中国梦”具有深刻的人民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的强国梦、是人民的民族振兴梦、是人民的幸福梦,需要13亿多中华儿女聚精凝神、贡才献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8]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朝着建设美好生活的目标前进,就是在“中国梦”的版图上增添一块拼图。“中国梦”不是无根之木、不是无源之水,其根源在于每个个体脚踏实地的实践。从集体的角度看,“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夯实了共同的社会思想基础。各民族、各界人士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力量,齐心协力干事创业,共同实现“中国梦”。

猜你喜欢

中国梦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