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性变革及其当代意义

2021-01-06周丽霞

探求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践性马克思哲学

□周丽霞

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开创性的思想理论贡献。意识形态理论已经成为现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研究视角。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其诞生之日起,历经了不断变革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均作为一个重要特征贯穿始终。这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改造世界”的哲学与之前所有哲学的不同,即其特有的历史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本文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性变革进行回顾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其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首先表现为科学的实践观的提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宣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19),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科学的实践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最大不同,他将科学的实践观作为哲学基础,将其贯穿于哲学的各个环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既是人的“类本质”力量的外化,也是现实的感性的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辩证统一,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被赋予了本体论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同时表现为对人类发展实践的现实关注

在历史唯物论看来,人类实践的最基本形态是生产劳动;劳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P131)。正是在劳动中,人类能动地实现自我的创造,实现生存、发展、幸福和自由。“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3](P467)为了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必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并从此获得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新的起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还表现为与实践同步的理论的自我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过程起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不断自我批判、自我扬弃、自我完善的。马克思本人就经历了对自己思想的多次“清算”,包括:宗教神学观、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等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而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毫不掩饰地表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4](P249)。恩格斯也曾经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本身绝不是供人顶礼膜拜的教义和教条:“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P742-74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一脉相承的实践性的伟大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这一重要特征,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变革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马克思将“意识形态”概念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批判的理论实践,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也加以运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理论家、革命家领导开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原本运用于哲学、社会经济理论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从政治革命、经济建设的实践领域中吸取营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发展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诞生于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实践

“意识形态”这一词语,是1797年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安东尼·德斯图·德·特拉西首次提出的。他延续了16世纪以来欧洲大陆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对人类认识论进行研究,并把这一关于观念的科学称为“意识形态”。马克思最早使用了“意识形态”的德语名词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但马克思在自己的全部著作中,并没有专门对意识形态概念予以明确而清晰的论述。除此之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于1932年才首次出版。后世的理论研究者们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上,站在不同的理论立场给出了不尽相同的理解和阐释。总体而言,对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尊重理解马克思思想原貌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在以下两点上形成了基本的共识。第一,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指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歪曲地反映社会矛盾的观念体系。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把本阶级的特殊利益描述成为全社会和全民的根本利益,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伪装成为唯一合理的“普世价值”。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无法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动力产生正确的认识,都受制于社会实践领域的局限性,因此也无法正确地反映社会矛盾。这样的观念体系倒因为果,把产生观念体系的不公的社会现实加以掩盖,还把它描述成最符合理想价值的最为合理的社会现实。被统治阶级单凭自身的力量,无法摆脱这种观念体系的先入为主的控制。第二,马克思是在批判的意义上使用否定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从哲学上清算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并且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这一理论批判的过程中,将“意识形态”概念用于表达一种歪曲的观念体系,和特拉西相反,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它;并且更多地是和哲学联系在一起,这时他还没有具体地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开始转向社会经济活动领域的考察,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主要意识形态形式,“事实上是颠倒的和相反的”[6](P233);人的独立和自由是一个幻象,人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对于权力的服从,被人对于市场交换的依赖性所代替了。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领域鼓吹自由、平等、人权,在经济领导崇尚自由贸易、等价交换。看起来,人的平等和自由似乎在商品和劳动的自愿等价交换中得到了全面的实现;而实际上,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事实,以及工人因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事实,被再巧妙不过地掩盖掉了。可以看到,马克思创造性地将意识形态的概念的否定性,运用在了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斗争中。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深化发展

自恩格斯以后,普列汉诺夫、伯恩斯坦等人逐渐出现了把“意识形态”中性化的倾向,并理解为“上层建筑”、思想体系。而只是到了列宁那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肯定性概念得到了坚决的强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第二国际时期,改良主义思潮一度大行其道。以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认为,马克思曾经提出过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的预测,但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却并非如此,这一预测并没有实现。他们还认为,既然如此,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在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斗争实现,而不是通过发动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实现,而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经济派一味鼓吹工人运动的自发性、鼓吹经济斗争,反对建立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反对革命。列宁针对当时工人运动的发展态势,撰写了《怎么办?》一书。他在书中深刻论述了建立统一工人阶级政党的重要意义,对经济派的改良主义思想做了坚决的批判,提出了工人阶级政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做出重大理论贡献。他指出,因为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强大影响和支配,如果完全依靠工人的自发性,工人运动无法产生或者主动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在这一点上,他完全继承了马克思关于被统治阶级无法摆脱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影响的观点。“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7](P29)。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哲学思潮进行了批判,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这一部哲学著作里,列宁非常明确地表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列宁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他的意识形态概念,已经成为中性化的、肯定的概念;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是代表某一阶级利益的观念体系。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的阐述,随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极大地影响了之后的理论发展。

毛泽东第一次写下“意识形态”这一词语,是在《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中。1937年5月,李达所著的《社会学大纲》第2版在上海出版。李达经过对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学习,在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社会学大纲》一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尽管在本书中,李达使用了意识形态或社会意识、有时也用社会心理的不尽一致的表述。但实际上,在经过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的论述,李达的意识形态概念已经完全沿用了列宁的说法,即意识形态是代表某一阶级的观念体系;如果不加仔细分辨的话,它常以社会意识这一笼统的形式表现出来。毛泽东对《社会学大纲》十分赞赏,认为它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的哲学教科书,自己一读再读,还向延安哲学会议和抗日军政大学推荐此书。1938年初,毛泽东在阅读《社会学大纲》时作出批注:“社会意识形态是理论上再造出现实社会。”[8](P210)1939年,艾思奇从当时的若干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选取了部分章节,编辑了《哲学选辑》。这些著作包括西洛可夫、爱森堡合著的《辩证唯物论教程》,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李达的《社会学大纲》、米丁等著的《新哲学大纲》、博古翻译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中,写下“哲学是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8](P310)。这些可以表明,毛泽东准确地理解了正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明显受到列宁思想的影响。对意识形态理论,毛泽东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有了进一步详细的阐释。他在文章中指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且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加以反作用;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进步的思想体系。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著名的文章中,毛泽东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的若干重要问题,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我国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具有优胜的条件”[9](P231),辨别香花和毒草的“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9](P233-234)。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工作中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思想混乱的现象,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流毒仍然存在,有极少数人不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新政策,认为违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有极少数人怀疑社会主义、怀疑无产阶级领导、怀疑党的领导、怀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散布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甚至采取了各种违法行动。为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高屋建瓴地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0](P16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写入了决议;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载入了宪法;在党的十三大上写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载入党章;在党的十七大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党章里被表述为“是我们的立国之本”。1992年1—2月,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其时,国际风云变幻:苏东剧变发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八九”政治风波发生后,我国的国际交往面临暂时困境。国内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左倾思潮回头、姓“资”姓“社”之争、改革开放决心有所动摇的状况。邓小平同志到广东考察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心。为了扫清改革开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障碍,他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11](P375)这些重要论断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并特别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2](P21),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高度,阐述了做好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并且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财产。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仅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而且还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方式、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全新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已经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人类社会。2015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12](P2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十九大报告还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3](P32)。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响应传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实践性变革研究的当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深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性变革,有以下三大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有助于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理论就是人类“对象化”活动中的思想抽象,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入梳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理论在开始的时候,仅仅只是否定性的、批判性的概念;在马克思将意识形态概念初次运用于理论批判的时候,它还带着理论的普适性以及刚刚诞生时的模糊性;而一旦马克思主义普遍的理论和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它成为了肯定的、能动性的。理论有力地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有力地充实理论,抽象的理论概念变为了具体的历史实践。这颗理论之树上结出的丰硕成果,终于成为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忠实的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这一重要特征得到了再一次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忠实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传统——基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勇敢而智慧地进行理论创新。在新时代旗帜鲜明地提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将意识形态放在“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重新判断和认知,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现实生活为出发点”的社会实践规律的把握,是对马克思关于“现实生活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现实生活”的时代性发展。面对20世纪苏联解体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制造“意识形态终结论”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的舆论假象,其目的就是否定当今依然存在的世界观的对立,并进一步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非意识形态化,是对共产主义革命采取的一种釜底抽薪式地消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实现党领导人民的伟大社会革命,必然需要旗帜鲜明地将“意识形态”重新回归人民的实践生活中,通过把握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动员人民形成“已创建和实现新社会制度为追求的社会变革”。

第二,有助于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源自于对资本主义的深刻、猛烈而彻底的批判。相应地,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运动也面临着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猛烈进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相对成熟,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上仍处于优势地位,这些使得其价值观念更加占有传播的优势。具体表现如:资产阶级把对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意识的需要,打扮成人类“普世价值观”,经过几个世纪的理论自我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从而具有更加强烈的欺骗性;在国际空间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垄断了国际话语权,社会主义国家被妖魔化,发出不了自己的声音,呈现“西强我弱”的态势;发达资本主义的成熟的文化工业,大批量地制造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商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倾销”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完美地配合着资本主义市场全球化、经济剥削合理化隐形化的冷酷现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行业发达,从业人员经验丰富,宣传策略更具迷惑性,等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当看到,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加大渗透和西化力度,境内一些组织和个人不断变换手法,制造思想混乱,与我争夺人心。”[14](P111)“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12](P37)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将长期持续下去,并且将深深地渗透交织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领域的竞争甚至对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放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度上来认知,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道路、关乎旗帜、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问题,其本质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主义。旗帜鲜明地提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做到“两个巩固”,构建起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夯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信仰追求、维护国家制度和国家政权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三,有助于坚定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实践创新的自信。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它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实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仍然一以贯之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与此同时,也仍然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扬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批判性,保持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创新和思想理论创新的勇气,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把我国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在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要坚信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正义的事业,中国道路的成功,既造福了中国人民,也做出了世界贡献;要增强文化自信,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凝聚力;要积极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方式,加强创新,不断提高传播能力,在国际空间上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要积极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中国人民的真情实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实践性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像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学导行”实践性德育路径探幽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小包哲学
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