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英语课程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21-01-06史丹丹

天中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文学阅读教学

史丹丹

基础英语课程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史丹丹

(黄淮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基础英语课程采用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语言综合素质、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但可能出现耗时过长、讨论欠缺深度等问题。为提高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阅读资源的开发和选择,加强讨论过程的监督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及评价能力。

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基础英语;批判性思维

一、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概述

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小学英语课堂,它以小组分工合作式阅读活动为基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先指导学生在指定范围内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然后将选择相同作品的学生组成4~8人的文学圈阅读小组,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在小组内承担的角色和任务。文学圈阅读活动中的角色应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常见的有讨论主导者、词汇侦查员、名句和优秀段落鉴赏者、人物剖析者、总结者等。讨论主导者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其他小组成员对作品的整体理解,从全局出发提出若干问题,带领全组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剖析探讨。词汇侦查员的主要职责是阐释作品中重点生词的含义,并给出例句。名句和优秀段落鉴赏者的主要职责是找出文章的亮点和重难点,并与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解读其深层含义。人物剖析者的主要职责是概括人物特征,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尤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或时代背景挖掘人物描写的内涵。总结者作为小组成果汇报人,不仅要做好观察记录,还要总结讨论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重点知识,在班级分享本组发现的问题和创新见解[1]。在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中,丰富多样的角色设计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升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开放民主的讨论过程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基础英语课程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设计

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尝试将文学圈阅读作为大学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常规性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文学圈阅读能力分阶段实施。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通过材料讲解、示范观摩、案例分析、模仿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形成基本认知,让学生熟悉文学圈阅读的内涵、运作方式和评价手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角色训练:先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和能力的角色并填写发言提纲,然后组织选择同一角色的学生交流互鉴、查漏补缺,并按照角色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和反思总结。在整个学期的文学圈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随时记录学生的角色选择,督促学生全面体验各种角色。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在学生熟练掌握文学圈阅读角色的前提下,正式形成文学圈阅读讨论小组,其阅读材料以教材上的课文为主。在这个阶段要重点体现文学圈讨论过程的完整性和互动性,所以讨论方式应以分组展示为主。展示小组不仅要向全班师生完整再现讨论过程,还要与其余观摩小组积极互动,这就要求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要撰写所有角色的发言提纲以保证互动质量。展示结束后小组成员还要及时完成自评和互评,并撰写反思日志。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通过监督、引导和点评,进一步规范文学圈阅读教学的秩序,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沟通合作技巧,为后期小组内部讨论打好基础。对于大学二年级学生,可以先让所有小组同时进行内部讨论(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动态),然后各小组依次在课堂上展示讨论成果,并抛出重点问题和创新性见解以便师生共同探究。在这一阶段的文学圈阅读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讨论的延伸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习惯、批判性思维和总结评价能力。

三、基础英语课程开展文学圈阅读教学活动的意义

笔者通过近三年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发现采用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相对于传统教学,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自主讨论的学习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驱动力,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沟通能力。教师将这一教学模式引进课堂,使学生通过训练逐渐提高角色把握能力和讨论技巧,最终能够主导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合作探讨和解决问题。“文学圈里的学生是一个主动的意义建构者、读者、作者、负责的学习者及分享者”[2],而教师主要起辅助、支持、示范作用。第二,文学圈阅读教学是以讨论为核心的课堂阅读活动,自由、民主、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也有助于形成轻松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在小组内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主动权,积极发表个人观点,让不同思想交流碰撞,进一步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第三,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文学圈阅读教学的总体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4]。文学圈阅读活动涉及“听、说、读、写、译”,需要学生全方位准备、全面性参与,而认真聆听每位成员的发言,用英语交流,实事求是地自评互评,认真撰写发言提纲、自评互评意见、讨论后的反思日志,等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虽然基础英语课程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优势,但在改革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耗时过长。在笔者收集的学生关于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的改进意见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耗时过长”。学生对第一阶段文学圈阅读教学的反映尤为激烈,他们认为分组展示虽然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内容,但是一个完整的讨论过程往往持续三五十分钟,再加上与其他小组的互动交流和随后的自评互评,占用的课堂时间太多。由于受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刚进入大学时仍然保留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难以摆脱教师主导学习、精讲课文内容的思维定式,对突然交到自己手里的自主权往往无从适应。不少学生认为课堂的宝贵时间应该用在他们认为更有意义的教学上,即依旧由教师深度解析课文的篇章结构、遣词造句、语义语法等基础性语言知识,而自主性文学圈阅读使他们感到任务重、压力大。对此,教师应耐心向学生说明英语专业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并指出阅读本身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成效。第二,受教材、教师、教室的限制较多。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无法跳出教材、教辅的禁锢,意识不到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认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拿到证书,凡与等级考试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都没有学习的必要,最多只能作为课外拓展部分。这种功利性观点极易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也给教师选择文学圈阅读作品带来了困难。为提高文学圈阅读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必须真正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合理选取符合学生学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优秀文学作品,还要悉心备课,做好指导学生文学圈讨论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无法深度参与每个小组的内部讨论,这可能导致学生讨论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而出现跑题、不自觉地用汉语交流、在个别问题上停滞不前等问题。另外,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对教室布局有很高要求,即课桌必须能够灵活移动成圆圈式结构,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在教室中布置阅读区、资料区、讨论区,但多数教室的桌椅都是固定的。可见,要推广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必须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讨论缺乏深度。在独立阅读过程中提炼出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是培育批判性思维的沃土,而高级思维能力还包括概括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的挑战性不仅体现在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高要求,更体现在需要有高级思维能力做支撑,而自主学习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虽然在讨论过程中不乏一些创新性观点,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深度,有限的课堂时间也无法让学生进一步延伸问题。可见,提高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学生的勤奋练习。

[1] 黄玲.“文学圈”模式在英语文学阅读中的应用初探[J].英语教师,2016(24):121–124.

[2] 姚家锐.文学圈教学法初探[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

[3] 杨艳.“文学圈”模式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阅读教学设计[J].林区教学,2019(9):66–67.

[4] 丁丽华.文学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12):54.

H319.3

A

1006–5261(2021)06–0154–03

2021-05-01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SJGLX424);2021年度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21XJGLX01)

史丹丹(1993―),女,河南驻马店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张继金〕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文学阅读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