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废城市”建设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新机遇

2021-01-06周春红

河南建材 2021年9期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

周春红

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330001)

0 前言

2019年,国务院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做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方案提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展开[1]。

“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废物产生,而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物质消耗大幅度减少,资源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废弃物近零排放。文章将结合“无废城市”建设的工作目标,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在无废城市建设政策背景下的新机遇进行分析。

1 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我国目前各类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约600~700亿t,年产生量近100亿t,且呈逐年增长态势。如此巨大的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和年产生量,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策略,实现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从而达到一种“无废城市”的建设目标。

1.1 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是将固体废物加热,利用固体废物中的微生物将污染物分解,从而得到可利用的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保障作物生长。该方法主要处理农业废弃物、食品加工废弃物、生活垃圾以及畜禽粪便等[2]。

1.2 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处理技术是通过高温将固体废物中有机成分进行氧化分解,在高温条件下可燃物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释放热量,利用焚烧技术可将最大程度的减量化,而且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再利用。

1.3 填埋处理

填埋技术是利用土地空间,将废弃物填埋于土地中,然后将其压实,最后封存,填埋于土地的垃圾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逐渐将其氧化分解,填埋时需要先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渗滤液污染土壤、地下水等[3]。

1.4 微生物处理法

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能力来降解固体废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不是所有的固体废弃物均适合利用微生物来处理。

综上目前固体废物资源化常用技术方法[4],虽然都能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弊端。堆肥技术适用范围较小,极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技术占地面积较大、耗时长、处理效率低、重复性效率低,而且在处理时需要注意有害物带来二次污染。焚烧处理技术相对堆肥技术优点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燃烧时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英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坏,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填埋技术经济投入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不高,而且操作简单,但是该技术消耗土地资源,降低了土地的使用率。在填埋期间会产生污染性很强的渗滤液,应做好水文地质方面的调查,进行专门的规划设计,尤其施工过程中防渗系统的工程质量,同时还要注意后期的运营维护。微生物处理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自然环境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安全性高,是将来垃圾处理方面潜力,对其氧化能力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相关原则

固体废物是指在人们进行开发建设、生产经营以及日常生活行动中所产生的相应的固体和半固体的废弃物,根据固体废弃物来源不同,具体可以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每年产废量累积数量巨大,如不能合理的进行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坏作用,同时还可能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扬尘,污染大气环境。同时固体废物经过雨水淋溶或者地下水的浸泡作用,相应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随着淋溶水进行渗透和迁移,进而对大气产生相应的污染。此外,淋溶水的渗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的团粒结构产生破坏作用,还有可能影响到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会对植物的生活发育产生影响。

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固体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向发展十分必要。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相应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危害作用,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经过再利用和循环使用后,能够实现相应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不仅能够减少固废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同时还能够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进行良好的融合,进而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主要方法:①生产建材;②回收或利用其中的有用成分,开发新产品,以取代某些工业原料;③筑路、筑坝与回填;④生产农肥和土壤改良。如工业固体废物中的塑料,树脂,橡胶等可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如氢气。纯碳或聚合的聚合物碳质材料,以及甲醇等燃料油;高炉渣、煤灰等固体废物可以作为建筑原材料或吸附材料等实现资源再利用;大力回收旧家用电器和电子废物,将其重新拆解利用,从源头以尽量减少废物的发生。

3 固废资源化利用发展政策机遇

3.1 法律法规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修订、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主要法律法规,旨在加大固体废物的环境污染防治,激励提高资源利用率。先后通过享受税收优惠的鼓励措施,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采用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提出“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固废污染环境防治的原则;提出“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工作要求,对于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和可重复使用的产品,提出了政府部门优先采购的决策[5]。

3.2 相关标准规范的完善及制定

目前固体废物资源化还缺乏相关标准、规范,以前相当数量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还都只停留在实验室基础理论研究阶段,无法实现从产物到产品的转化。这类项目不仅立项困难,相关的法律环境风险也非常大。通过“无废城市”建设的引导和鼓励,日后相关细分领域可以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水平,相关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尤其是一些环境风险较小的项目可以率先得到进一步发展。

由于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品种类别非常多,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需要依靠一些试点示范逐渐去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通过建立健全适合于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相关细分行业的市场会得到激活。

过去未能实现规范处理、进行简单堆放填埋的固体废物,将面临规范化处理的要求,很多存量的固体废物处理需求将被释放,相关城市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投资速度和规模都将进一步提高。

3.3 完善政策导向和经济政策

在固体废物处理领域要切实推动规范处理,既要有政策导向,如不再允许长期堆放、简单填埋;同时也要在地方实践中开展政策试点,如扩大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对工业固体废物征收环境保护税,给企业主动处理的压力和动力。“无废城市”建设进程中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需要建立可持续的资金池投入机制。在前端要进一步落实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变到“谁污染谁付费、谁负责”。

政策保障方面,鼓励和支持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建立,探索实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品的使用制度和扩大政府绿色采购循环利用产品的种类,推广新型墙材绿色建材应用等。

4 相应领域企业发展机遇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相辅相成,完善政策环境体系,打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全环节通道。通过各部门会商机制,成立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办公室,积极帮扶相关企业,推动政策顺利落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建设“无废城市”的潜力和潜在效益巨大。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固废分类资源化利用的产值规模将可达到7万亿元至8万亿元。清华大学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研究员刘丽丽对此解释,具体到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面,确实会给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发展机遇和推动力。在一些相关细分领域,“无废城市”的到来将会不断提升固废处理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水平,同时也会给行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虽然固废处理行业一直在做,但具体到生活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理,包括比较突出的外贸包装问题等都还存在很多缺口。作为后端处置企业,固废行业在这些方面都将大有作为[6]。

城市矿产、工业固废处置、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与运营,固体废物智能化的收集和处理处置系统,建筑资源化利用的设施建设等相关再生资源领域企业发展机遇将更加明显。

5 结语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对“无废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相关企业和机构要充分利用好当下优势条件、政策和机遇,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早日实现“无废城市”目标,力争实现“无废国家”,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资源化利用
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回收及深度处理技术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利用倒推破难点
退役三元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新进展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