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准老年人PERMA五要素需求的幸福养老框架构建

2021-01-06孙思萌孙梦婷王高玲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

孙思萌,孙梦婷,王高玲(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在发达国家,幸福是成功老龄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人民需求发生转变,我国的养老政策重点也渐渐从托底扶贫向提高养老相关服务水平、实现健康养老、幸福享老上转移。马丁·塞林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提出了PERMA理论,该理论认为,达成幸福的要素包括以下五点: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有意义的行为(meaning)以及成就感(accomplishment)。人们可以通过实现PERMA理论幸福元素的一项或几项获得幸福感,但当人们满足所有的元素时,他们会走向蓬勃[1]。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老龄化比例从1982年的4%上升到2015年的8.8%,预计2020年将达到14%[2]。由于人口基数大,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已达世界第一,随之浮现的养老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养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老年人群减压,获得持续的幸福,PERMA理论从构建人类幸福模型角度出发,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又决定了未来养老事业改善的方向[3],因此,本文将老龄化的服务人群从关注高龄老人前移到关注“准老年人”,从积极心理学PERMA理论模型的视角探讨准老年人养老心理需求,分析实现该模式所需的政府部门的支持,促进我国健康享老、幸福养老目标的实现。我国现行的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金等养老政策都表明我国有意将老龄化的服务人群重点前移,至此,如何提高准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满意度逐渐成为国家立法的焦点。自古以来,我国对年龄界定有“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的记载。现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根据历史文化和当地实情,规定对老年人称呼的标准为45~59岁是老年前期(中老年人),60~89岁是老年期(老年人)。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测定推测并公布了新的年龄划分标准,规定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本文综合参照WHO标准,同时考虑到我国实情和本文的研究目的,将研究对象“准老年人”界定为45~59 岁,目前基本在婚,有养老金、有子女,但子女数量多为1个的人群[4]。

1 基于PERMA理论五要素的准老年人养老需求分析

本文以PERMA理论五要素为依据,结合养老政策及准老年人特征分析其养老需求,搭建从需求动机到行为以及如何满足准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理论框架(图1)。

图1 基于PERMA理论的准老年人养老需求框架图

1.1 化恐老情绪为积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是 PERMA 理论中的主观因素,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激发主观幸福感,此处积极情绪的具体阐述为:快乐、感恩、平静、希望、自尊、乐趣、鼓舞人心、敬畏和爱[5]。准老年人的积极情绪可描述为:悦纳自己、平和地面对人生阶段和角色的转变、自我成就评价良好、受人尊敬、有所牵挂。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幸福水平并不随年龄变化,而受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和社会参与感影响。生理年龄增长并非准老年人忧虑的原因,被社会赋予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转变和意义才是其负面情绪的根源。准老年人需通过主动寻找其他可替代行为来充实生活,也以此减少生活方式突变的落差感。社会各界及政府都应重视并承担起促进准老年人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这有利于减轻老龄化对社会医疗资源的消耗,也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1.2 培养兴趣爱好

投入(engagement)指个体在当前所从事的活动中直接获得的全神贯注的感觉,我国准老年人群普遍对子女存有高度的关心和依赖心理,导致其面临孩子长大成人以及退休后出现大量空余时间的情况,难免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我国准老年人需摆脱对子女过度关心的传统思想,发掘并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机构的主流分类包括老年大学教育、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其中老年大学是普及度最高、发展程度最成熟的形式。我国于2010年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是我国跻身于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保障。我国应以老年大学教育为主,社区老年活动社团为辅,创造更加成熟、有组织的兴趣老年教育和兴趣交流环境。

1.3 社交与亲人关爱

PERMA理论指出,长期与伴侣、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同事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有助于构建内心的安全感。Fowler 和 Christakis[7]研究了快乐如何扩散到社会网络,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情绪受其接触的人影响,而与其最亲密的人对快乐程度有重要影响,最快乐的人往往处于他们社交网络的中心。

2010年我国独生子女总量约1.45亿人,2015年约为1.76亿人[8]。独生子女人数总量逐年上升的现象揭露出更加尖锐的现实问题[9]。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迈入而立之年,父母年龄至少在50岁以上,进入准老年阶段。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还未成熟,独生子女该如何独立担负起全家养老,同时兼顾生活、工作、育儿的重任,成为了当今社会前无古人,也无其他国家范例参照的难题。在家庭养老模式仍占据主流的今天,如果社会大众拒绝接受养老院、社区养老等多样化养老模式,那么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10]。子女所能提供的陪伴远远不及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缺乏有效、长期的社交体验,还会渐渐造成老年人幸福感下降,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生活满意度,甚至走向抑郁[9]。因此,社会各方力量应引导准老年人提前弱化传统家庭养老的观念,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中心和养老院的社交环境。

1.4 再就业创造社会价值

意义(meaning)是PERMA理论中的高层次要素,当一个人明确自己的价值和努力的方向,便会对自己的生活抱有较高评价,拥有较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和更加乐观、高自尊的心态。

“人口红利”是指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则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产生人口红利,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趋势渐渐消退。准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精神面貌普遍比中高龄老年人更好,相比年轻人又有更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人才市场需要的优质劳动力。国光虎的研究[11]表明,年龄较低的老年人离开工作时间短,重返工作舞台的意愿高。参考其他老龄化亚洲国家,日本有超过半数的65岁以上人群愿意再就业,韩国和日本65~69岁老年人就业率达41%[12]。日本老龄化问题教授秋山裕子提出,许多老年人重返岗位并非为了薪酬,而是因为退休后无法排解空余时光,易产生被社会边缘化的消极想法,比起颐养天年,许多有能力的老年人更愿意重返工作岗位,以寻求社会认同感。鼓励再就业正好与准老年人的内在需求相契合,因此,我国准老年人在有需求且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再就业充实自我,重新获得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

1.5 正确评价自己的一生

成就(accomplishment)是环境对个体的反馈,给人带来对生活和自我的控制感,实现成就的过程往往比成果本身更能激发主体幸福感。成就的影响是双面的,过度渴望成功容易造成幸福的背离,因为人们的期望会随着所得而提升。

准老年人对权利、成功的渴望渐渐减退,现阶段其对成就的思考主要是指对终身事业的自我评价,因此准老年人需要将自己现有的成就与生活的意义相结合,对自己已获得的成就有一个正向、积极的评价,社会可进行一定力度的引导和心理教育,使老年人达到知足、满足的平和心态。

2 构建幸福养老框架

本文以准老年人的需求为基础,分析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该如何实现幸福养老的美好夙愿,具体框架如图2。

图2 准老年人幸福养老模式框架图

2.1 保障准老年人养老质量,托底医疗保障质量

为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民政部于2018年底正式设立养老服务司,承担起老年人福利工作和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重任,并为准老年人设立和落实切实保障未来养老利益的法规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13]”这一体系倡导老人从居家养老到社区养老再到机构养老,或从机构养老返回到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往返养老形式。当养老的每一个进程都有了安排托底,准老年人的顾虑便会慢慢减少,在保障养老质量的背景下达到积极的心态。因此,应加大公共卫生政策力度,增加老年人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水平,从根源消减受众人群的顾虑。

2.2 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社区医院、养老机构双线支持

中国居民首次健康素养调查[14]结果显示,健康素养达标人群中55~64岁年龄组比重小,为4.69%。胡亚飞等[15]在对上海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中得出,来自农村和5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是低健康素养的危险因素,准老年人具有养生愿望高、健康素养低的特点。

社区医院和养老院可构建合作模式,为准老年人提供对接卫生服务,社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人员,养老院提供生活服务人员,分流满足准老年人在生活和医疗层次上的卫生服务需求。由于我国传统的“孝道”提倡家庭养老形式,加之我国养老事业发展还未成熟,子女把父母送入养老院可能会受到舆论的负面评价,这种现象给准老年人和子女都造成了不必要的犹豫和顾虑,也恶性循环成为了养老院的发展与普及进程缓慢的原因。国家、社会及政府应致力于破除这一障碍,引导宣传积极的社会氛围,尽快建立行业标准并加强管制,提升养老院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性养老院的健康运行,塑造良好口碑。

2.3 提前规范老年教育,体现老有所为的社会价值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重视老年教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教育部和立法部门对老年教育的高度重视对老年教育的规范与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老年教育机构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和立法部门,通过调查按照不同层次、爱好差异设置课程,动员老年活动骨干带领群众组织老年活动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精神文化服务,提高老年人自我服务水平,在老年人群中创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氛围。

2.4 构建老年社交平台,优化支持家庭、社区双社交

我国传统养老方式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交流以面对面形式为主,机构养老则需依赖视频、电话、短信等非面对面交流。研究表明,当前家庭互动方式是否面对面,对主体孤独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老人对亲人的交流需求着重于有无家庭互动,而非必须见面才能满足[16]。Petersena等[17]对26名老年人电话使用情况与孤独关系的研究显示,经常使用电话联系的老年人孤独感较低,这可能与经常使用电话的老年人更善于表达需求有关。子女可利用通信社交工具更为高效、频繁地关心长辈,促进社会联结和心理健康。准老年人对电子设备的接受度明显高于老年人,这意味着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与子女和亲友社交对我国准老年人具有可行性,市场应抓住重点,精准定位于专注准老年人及老年人社交的交互设备及软件开发。

2.5 尊重老人的社会化需求,形成社会劳动力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鲁全提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大势所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1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9.25亿,2012年比2011年减少345万,且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7年出现双降,合计减少了2 600余万人。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预测,到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会以平均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会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面对严峻的趋势,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7年确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并预计于2022年全面实施,人社部部长明确表明我国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柔性政策导向,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主动权交给老年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疏通老年人再就业渠道,破除社会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偏见与舆论,防止老年人被社会边缘化,形成社会各年龄层劳动力的良性循环,结合多方力量,以准老年人需求为指向,共同踏入创造养老新模式的道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养老政策研究的侧重点并非只针对老年人进行,养老相关政策的优化与完善可以将研究对象前移,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对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充分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准老年人的需求进行深入剖析,针对其真实需求提出建议。同时,脱离现实的建议毫无意义,本文旨在脚踏实地分析并探析准老年人的需求所在、满足需求的必要条件以及相关条件所涉及的实现主体,从而构建出一个相对完善的、有可行性的幸福养老框架,同时为人民与管理部门提供启示与参考。在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我们必须运用发散性的思维着眼社会,从根源分析问题,用行动减轻负担,促进社会进步,为人民谋求幸福。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瑞士人“搭伙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