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活动:推动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2021-01-05袁绮蓉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数学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新路径,又给学生创造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性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判断、交流,在探索中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活动;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2A-0072-0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1]数学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新路径,又给学生创造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大量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堂中引进数学活动,不但能丰富数学的学习方式,而且更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丰富猜想活动,让思维起航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不喜欢数学,感觉数学就是做题,单调乏味,还有一些学生习惯于“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机械式学习。数学活动是以“做”为支架的参与式活动,学生能感受数学,触摸数学,看到不一样的数学,从而变被动的“机械”学习为更加主动的“趣味”学习。数学活动也是以问题为链接点的连续活动,能诱发学生猜想,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让思维在猜想中萌发、起航。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笔者在课的开始组织了“猜图形”的活动(如图1):

(1)教师手拿内有图形的信封,先露出图形的1个角(如图1-①),提问学生:“你们能够根据这个角,猜猜它是什么图形吗?”大多数学生猜是三角形,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关于三角形的知识。

(2)教师再把信封内的图形拉出来一点点,露出2个角(如图1-②),提问学生:“现在还是大家猜的三角形吗?”学生猜想:“露出了2个直角,不可能是三角形了!那会是什么图形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笔者继续提问:“那你们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直角是90°的知识经验,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直角内角和是360°。这个环节,完成了长方形、正方形这两个特殊四边形内角和的教学。

(3)教师继续提问:“信封内的图形到底是什么图形呢?让我们來揭开谜底:是一个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谁来大胆猜想一下?”

在“猜图形”活动中,笔者通过让学生猜露出1个角的图形,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抓住了本堂课的认知起点——三角形内角和=180;通过猜露出2个角的图形,得出长方形、正方形这两个特殊四边形的内角和是90×4=360°;最后通过揭开谜底展开“研究一般四边形内角和”的教学。猜想推动着知识的辐射,使学生产生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了学生要继续学习的迫切需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二、充实实验活动,让思维扬帆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往往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朦胧状态,而数学实验活动恰好能弥补这个“缺憾”。组织开展需要大胆猜想、动手操作、验证观点的实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规律,还能带领学生全面、深刻地体验学习过程和方法,使知识学习变得立体和丰富。数学实验不是盲目的,有了猜想,实验活动更有目的性,而为了验证猜想展开的研究活动,更像是一种验证性实验。有了科学研究的实验操作方式,学生的思维就不断灵活起来,越来越清晰有条理。笔者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设计了“验证直角梯形内角和”的实验,请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直角梯形的内角和是360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如图2)。

“量”的方法最容易想到,用数据来说话,把4个内角度数加起来就是内角和度数;“拼”的方法最为直观,一目了然(如图2-①),把4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周角,一周角就是360 。根据学生的实验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了另外三种分法。如图2-②,把直角梯形分成2个三角形,2个三角形内角和就是直角梯形的内角和360°,这种分法把直角梯形与三角形联系起来,实现了转化思考,充分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既然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那能否分成3个三角形呢?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3,但是比直角梯形内角和多了一个180平角度数,要减去,结果还是得到内角和是180×3-180=360°(如图2-③)。图2-④把直角梯形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4,但是比直角梯形内角和多了一个360周角度数,要减去,结果还是得到内角和是180×4-360=360°。

数学实验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动手做”的历程中挖掘思维轨迹,发现知识的本质。当“测量”“剪拼”“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这些方法依次呈现时,学生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方法得到了互补,思考得到了肯定,思维得到了碰撞。在与学生交流不同实验方法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修正、推理、想象,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实验,还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接着,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后三种分法,深入地思考、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三种分法都是把直角梯形转化成三角形来计算内角和的。分割的交点在内部(如图2-④):4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跟原直角梯形内角和一样吗?多出了哪里?内角和是多少?分割的交点在边上:假如这个交点继续往下移,移到一个稍微特殊的地方,移到边上来呢(如图2-③)?现在分成几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比原直角梯形内角和多了多少?分割的交点在顶点:这个交点继续移动,一直移动到了这个顶点上(如图2-②)。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比原直角梯形内角和是多了还是少了?”学生认识到这个点落在了直角梯形不同的位置,有的在图形内,有的在边上,有的在顶点上,但不管在哪里,都能证明其内角和是360°。这一实验结果让学生非常兴奋,他们在思维达到高峰时还将这三种方法分别取名为“中心法”“边线法”“顶点法”。

我们往往会从不同的方法中总结出不同的规律,然而,不仅这些规律之间充满了关联,研究的方法和切入点也可以互相借鉴。充实的数学实验活动,给了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研究视域,让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提升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程度。

三、深入探究活动,让思维远航

数学课堂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入课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笔者设计了“不同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究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一组四边形(如图3)各自的内角和,并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

学生先实验,再思考,然后交流不同的探究方法。有的学生用了顶点法,将四边形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360;有的学生用了边线法,将四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180=360;有的学生用了中心法,将四边形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4-360=360。在原有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再次深入实验,操作探究,发现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可以研究得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到这里探究还没有结束,笔者再抛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那么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如图4),它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呢?有了研究四边形内角和的坚实基础,学生能自己设计活动进行研究了。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不仅能发现其他多边形内角和度数的规律,还能对规律进行解释,并能掌握规律之间的联系。

从研究直角梯形的内角和发展到研究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内角和,从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发展到研究五边、六边、七边等多边形的内角和,两个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虽然在不同的探究任务下,但学生都是以发现者的身份去观察、猜想、实验、分析、推理、归纳,使数学活动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活动成果的展示不仅是结果的呈现,更是实验过程的回顾。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實现向数学学习“智慧”层面的提升。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亲身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在实验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交流,既展示自己的想法,回顾自己的探究历程,又能适时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得到结论后的欣喜,将成为学生敢于实验、乐于探究的动力,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开出智慧之花。

四、感受活动魅力,让思维走向“创新”

数学活动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在这些活动中既有可供学生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也隐含着现代数学的一些原始生长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位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做、思合一,与生活相联系。在活动探索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根据学过的知识、运用实验得出的方法和积累到的活动经验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这样的活动更具创新性、挑战性和综合性,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成功喜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样的数学学习,让学生不仅仅专注于本堂课的知识学习,还可以从本课知识出发,向更广阔的数学天地发展,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活力。“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的最后,笔者抛出问题:“多边形随着边数的增加,内角和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是有规律地变化的。那外角和呢?它又有怎样的规律呢?”然后通过播放各种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动态变化的小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多边形的外角和,激励学生利用多种数学活动进行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体现了课堂学习的拓展性。课后的天地更广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知识的再创造,从中感受数学魅力,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升归纳总结、灵活变通的能力。

学生在实操性数学活动中,通过实验探索和交流分享,思维不断向深处漫溯,不仅发现了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还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完整的了解,成为实验者、思考者、发现者。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过程,对学生当下和今后终身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收稿日期:2021-10-12

作者简介:袁绮蓉,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江苏江阴,214400),江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阴市教书育人标兵。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