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TEST的大学英语无纸化测试应用

2021-01-05司马亚平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摘要】无纸化测试是一种新的测试手段。我校在疫情期间首次使用iTEST进行大规模的线上期末测试,考试顺利进行,并与其他院校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根据我校的实践,目前高校进行无纸化测试主要面临学生信息化素养能力低、教师团队经验欠缺、软硬件设施故障问题。针对这三种主要问题,我校在日常应用中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根据实践进行优化,以推动无纸化测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iTEST;大学英语;无纸化测试

【作者简介】司马亚平(199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一、大学英语无纸化测试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革,同时也给教学测评提供了新的手段。无纸化测试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学生進行考核的测试手段。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逐步实现大学英语的网上考试,创建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试平台。与传统考试手段相比,无纸化测试具有很多优点,它可以跨越时空限制、扩大服务范围、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简化考务工作、及时反馈测试结果以及利用数据提供成绩分析。基于无纸化测试的优点,国内各高校都在进行无纸化测试实践与探索。目前可提供大学英语无纸化测试平台繁多,如外研社iTEST智能测试云平台、针对写作测试的iwrite,但还没有成为大学英语测试常态。以iTEST为例,疫情期间共有一百多所院校利用该平台进行期末无纸化考试,大都比较认同无纸化测试的优势,但在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后很多院校又回归传统测试形式,对无纸化测试仍然持有很大的疑虑和担心。本文试图根据笔者所在学院的实际应用过程探讨无纸化测试应用中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基于iTEST的测试实践

在疫情前,我校已购买iTEST并尝试在选修课中使用iTEST进行期末测试;疫情期间,我校首次使用iTEST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期末测试,具体应用过程分为前期平台搭建和组织考试。从前期平台搭建到组织考试持续时间约为3周,期间通过4次随堂测试和2次模拟测试,不断使师生熟悉平台,最终保证期末考试顺利进行,考试当天服务考生数量近万人,且得到了平台提供单位人员认可,受邀与本地其他院校进行交流与分享。

1.前期平台搭建。iTEST平台开发单位与校管理人员组建沟通群,不仅提供技术培训而且对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校管理人员根据本校实际搭建数据,包括师生数据的导入与认证,根据教师与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本校师生使用。继而组建考试数据,根据考试批次和考试需求,进行试题录入,构建本校题库。虽然iTEST测试平台包含一些考试试题,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测试出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期末考试,笔者所在学校选择自建题库。数据搭建完毕之后,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实际应用。

2.组织考试。由于我校之前并未大面积使用iTEST,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该平台,因此为了让学生熟悉平台和熟悉网络考试,在正式考试之前,由每位任课教师组织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能够解决大部分学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为期末考试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期末考试由校管理人员统一设置时间,统一下发试卷并结束考试。监考老师根据分管任务,对不同班级进行监考,实时解决学生考试中的突发情况,确保考试顺利进行。考试结束后,客观题利用iTEST进行机器评阅,主观题将机器评阅与教师评阅结合;最后利用平台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实时成绩分析。

三、应用中的困难

基于iTEST的无纸化测试保证了疫情期间大学英语考试秩序的正常运行,确保期末考试顺利进行,获得了师生的青睐。利用iTEST平台,教师从繁琐的考务工作中简化出来,能够集中精力根据考试数据进行分析,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但作为新的测试手段,在全校首次大面积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应用中的困难;只有了解实际应用之难,才能根据本校实际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得以加速推进无纸化测试日常化,最终真正利用无纸化平台,简化大学英语测试,提高效率。根据我校实际使用经验和与其他院校交流得知,本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无纸化测试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三点:一是学生的信息化能力较低,二是教师团队经验不够,三是缺乏与之匹配的软硬件设施。

1.学生信息化能力低。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本地区学生不了解网络考试,参加正规网络考试经历更是非常有限,学生信息化能力较低,面对在线测试普遍存在紧张心理。虽然在疫情前教师会利用不同平台进行一定的网络测试训练,如在批改网上进行写作训练,利用u校园测试功能发放随堂小测验,利用钉钉平台进行简单的日常小测验等,但是很多院校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使用平台,学生需要在不同平台上注册熟悉平台,且使用频率较低,因而学生并没有体会到网络测试的优点,对其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尽管在此次大规模正式使用前校管理人员发布极简操作手册,任课教师也反复进行随堂测试和模拟测试,但不习惯、紧张等因素都使学生在参与网络测试期间会出现较多主观问题,如忘记密码、不小心退出或提交试卷等,继而加重学生紧张心理。

2.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及团队。无纸化测试不仅对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要求,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也是一种挑战。疫情前,我校所在地区大部分教师没有过多接触过无纸化测试,对iTEST平台也知之甚少,因此在首次使用中难以解决出现的问题。以iTEST智能测试云平台为例,组织网络测试的基本步骤为:搭建师生数据平台,指导师生进行认证,录入试题资料,分管监管任务,组织考试与阅卷,成绩分析及归档。每一步都需要根据本校实际从零开始构建平台,环环相扣。由于前期探索时间成本较高,我校组建了一支校管理团队,缓解了大部分教师的压力。不过也因为经验欠缺,团队在面临师生反映过来的海量信息时,处理速度会有一定的时间差。

3.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软硬件设施。无纸化测试需要在网络中进行,对学生的设备和网络要求极高;且作为公共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受众面积广。虽然iTEST支持手机与电脑两种终端设备,但为了保证考试规范化,电脑是最理想的终端设备。学生在校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考试规范和解决部分学生缺乏电脑终端的困难,把学生集中在语音教室进行网络机考是必然选择。因此语音教室的数量、容量、网络带宽、软硬件设施等都是每次使用前需要考虑的因素。部分高校语音教室是为了日常语音课服务,对硬件和网络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不仅硬件相对比较落后,且网络链接容易断开、卡顿;加之学生日常上课使用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语音教室的电脑、键盘、耳机等软硬件无法满足考试需要。

四、解决方案

疫情期间本地区多所高校利用iTEST进行期末网络测试,在探索应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普遍问题。我校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经过我校师生共同努力基本全部解决,并保证了疫情期间期末考试地顺利进行。经过该次使用师生都体会到了无纸化测试的优点,在疫情后的使用中我校教师探索出适用于我校和本地区实际的解决方案:深入日常应用;建立核心团队;改善软硬件设施。

1.深入日常应用。鉴于信息化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原地区学生还不了解其特点、优势,因此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梳理无纸化测试的概念、特点、优势,阐述无纸化测试逐步取代传统测试的必然性。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无纸化测试,在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中纳入无纸化测试,将无纸化测试纳入教学评价中。选取适合本校的统一测试平台,通过日常应用,使学生熟悉该平台,消除紧张心理。例如,利用该平台进行阅读大赛、写作大赛等大学英语赛事,初赛利用iTEST平台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或利用iTEST进行规范化期中测试和日常班级测试等,通过日常应用让学生熟悉并了解平台,接纳网络测试,提高学生信息化能力消除紧张心理。

2.建立核心团队。相较于传统测试,组织一场在线考试所面临的考务工作虽然已经大大减少,但所面临的考试压力却丝毫不减。iTEST平台从信息导入到组织考试,环环相扣;每一次使用学生个体出现的问题都略有差异,因此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较高。面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差异,组建一支核心团队进行分工合作是最理想的形式,既可以减少任课教师的考试压力,又可以高效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例如,负责平台数据管理的管理员1-2名,通过向平台开发单位的深度学习,主要维护基本数据,设置考试数据,解答疑难问题,对每次考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把控;负责试题库的教师3-4名,学习不同题型试题录入,主要负责构建本校试题库,组建考试数据;其他任课教师仅学习日常班级信息的维护和监考功能,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分析考试数据和怎样利用无纸化测试提高教学效果。有了这样一支强有力的核心团队,才可以極大地降低边际成本,真正发挥无纸化测试的优势。

3.完善软硬件设施。除了核心团队,软硬件设施是进行在线测试的决定性条件。在线考试对电脑及相关配件和网络要求极高,完善软硬件设施是学校进行大面积无纸化测试的先决条件。首先要对网络带宽进行加宽处理,在使用前专门网络人员检测机器和网络链接状况,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速度。其次要维护和完善电脑及其配件保证电脑正常运行。例如:建立规范的日常维护制度。每次上课使用后,对故障进行登记,由专门人员进行处理,考试使用前,专门人员检测所有电脑及配件是否有故障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要组织人员对语音教室进行日常清扫与除尘,延长硬件使用寿命和改善运行情况。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更换频繁出故障的设备,以保证网络测试顺利进行。

五、结语

虽然无纸化测试还不是国内高校大学英语考试的主流测试手段,但是其具备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受到师生一致好评。想要使无纸化测试的优越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需要根据本校使用情况进行探索,发现本校使用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给其他学校的无纸化测试提供一定的经验,加快无纸化测试高等院校的推进,最终真正利用无纸化测试这种新的测试手段,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便利和实惠,推进大学英语与网络测试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意义和反拨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9(5):3-8,1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郭遂红,李方秀.大学英语网络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拨效应研究[J].外语电话教学,2012(5):72-76.

[4]金艳,吴江.大学英语四网考效度初探——影响考生评价和考试成绩的因素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0(2):3-10.

[5]李清华,孔文.基于计算机的语言测试机器效度验证[J].外语界, 2009(3):66-72,96.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中动词—ing和不定式的比较
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