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云岩区免疫接种儿童父母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调查*
2021-01-05王雯余鸿禹李秀玲汪俊华潘春柳
王雯,余鸿禹,李秀玲,汪俊华,潘春柳
(1.云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2.龙广镇中心卫生院,贵州 黔西南州 562400; 3.贵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 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4.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1],全球大约有20亿人口既往或正在感染乙肝[2]。我国的乙肝发病率较高[3],约90%肝硬化患者为乙肝所致[4],是中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5]。乙肝综合防治及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措施[6],家长对乙肝知识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7]。知信行理论认为知识可决定态度,态度可影响行为[8]。为了解贵阳市云岩区免疫接种儿童家长对乙肝知识、行为、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乙肝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11月—2019年1月对云岩区免疫接种儿童父母开展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纳入在云岩区居住半年以上、且调查期间在云岩区进行预防接种儿童的父母、排除免疫接种儿童的非父母家属、存在沟通障碍的接种儿童,父母以及拒绝参与调查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贵阳市云岩区辖区内51家预防接种点按3个地理位置(城中心、城乡结合部、农村)进行分层,从各层中随机抽取4个预防接种门诊,共12个预防接种门诊,对所抽到预防接种门诊内免疫接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乙肝防控调查问卷》,调查前通过预调查完善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组织,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员在现场进行答疑解惑,检查答卷的完整性,发现缺失即当场补充,确保完整后回收。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防控知识获取途径5个部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6。
1.3 观察指标
查询同类研究[5]方法对KAP总体水平进行分类:被调查人每回答对一道乙肝防治KAP题目则记为1分,共48题,总分48分。经正态性检验KAP得分不满足正态分布,862个目标人群KAP得分中位数为30(24.75,36.00)分,则判断云岩区免疫接种儿童父母KAP总体水平以30分为及格线。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由专业人员经Epidata 3.1进行双人双录入,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进行统计描述,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趋势χ2用于分析有序分类变量的变化趋势,KAP评分的影响因素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62份,有效回收率95.78%。其中城中心283人(32.8%),城乡结合部291人(33.8%),农村288人(33.4%);男性249人(28.9%),女性613人(71.1%);汉族672人(78.0%),少数民族190人(22.0%)。
2.2 乙肝防治KAP现状
在乙肝防治知识中,“您听说过乙肝吗?”的知晓率最高(825人,占95.7%),“和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可以传播乙肝吗?”的知晓率最低(308人,占35.7%) 。在乙肝防治的正确态度中,“您愿意让家里的小孩接种乙肝疫苗吗?”的检出率最高(852人,占98.8%),“您愿意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一起工作和学习吗?”的检出率最低(235人,占27.3%)。乙肝防治的正确行为中,“洗牙时,你会关注器械用品的消毒情况吗?”的检出率最高(803人,占93.1%),“您接种过乙肝疫苗吗?”的检出率最低(399人,占46.3%)。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情况
乙肝防治知识在不同地理位置(χ2=267.104)、受教育程度(χ2=988.908)、职业(χ2=770.978)、家庭月总收入(χ2=446.115)、获取乙肝知识情况(χ2=713.084)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防治的态度在地理位置(χ2=52.553)、胎次(χ2=4.816)、性别(χ2=13.179)、受教育程度(χ2=137.375)、职业(χ2=107.991)、家庭月总收入(χ2=47.398)、乙肝知识教育情况(χ2=44.137)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防治的行为在地理位置(χ2=23.063)、性别(χ2=89.243)、受教育程度(χ2=89.243)、职业(χ2=65.356)、家庭月总收入(χ2=44.468)、乙肝知识教育情况(χ2=60.963)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趋势χ2检验,调查对象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正确题数的比例均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月总收入度的增高而增高。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乙肝防治KAP调查情况比较[n(%)]Tab.1 Comparison of categorical variables about KAP of HBV among the survey respondents[n(%)]
2.4 乙肝防治KAP总体水平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单因素χ2分析,乙肝防治KAP总体水平在地理位置(χ2=32.948)、受教育程度(χ2=119.991)、职业(χ2=78.68)、家庭月总收入(χ2=55.467)、乙肝知识教育情况(χ2=77.32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以乙肝防治KAP得分及格情况为因变量(不及格=0,及格=1),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赋值见表3),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stic分析,调查对象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总收入及乙肝知识获取情况是KAP得分及格的影响因素;KAP低评分与公务、事业单位人员(OR=0.082)、工人(OR=0.057)、个体(OR=0.051)、公司职员(OR=0.061)、全职妈妈(OR=0.055)以及其他职业(OR=0.055)成正相关(P<0.05),与中专/技校、高中(OR=1.888,95%)、大专及以上(OR=4.162)、月收入2 000以上(OR=3.102,95%)以及获得乙肝知识教育(OR=2.917)成负相关(P<0.05)。见表4。
表2 贵阳市云岩区不同特征免疫接种儿童父母乙肝防治KAP总体情况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ategorical variables about KAP scores of HBV among the survey respondents in Yunyan district
表3 贵阳市云岩区预防接种儿童父母KAP总分得分变量的赋值Tab.3 Assignment of research variables of KAP among the survey respondents in Yunyan district
表4 贵阳市云岩区预防接种儿童父母KAP总分及格情况多因素Logstic分析Tab.4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among the survey respondents in Yunyan district
3 讨论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听说过乙肝”的报告率为95.7%,“愿意让小孩接种乙肝”的报告率为98.8%,近似陆小红[9]调查的乙肝接种率98.7%,正是因计划免疫的推行使得我国儿童乙肝的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10]。家长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报告率仅46.3%,虽高于黄丽芳等[11]调查的28.29%,但防控乙肝行为的正确率仍偏,说明知识转化为行为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更加深刻的健康重视才能促进乙肝防控行为的改善[12]。
本次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正确的态度、正确的行为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的检出率均低于城乡结合部、城中心,与杨少婷[13]认为户籍是儿童家长参与乙肝防治的影响因素一致,这与农村地区健康资源短缺、农村人群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以及缺少获取知识内动力等有关。男生正确的态度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行为正确检出率高于男生,这与男性因工作及社交需求[14]等有关。初中以下的检出率低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这与学历高低决定知识储备量以及知识获取的主动性有关。职业为医务人员的检出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与范珂等[15]研究结果相符;高收入检出率大于低收入人群,与同类研究结果相符[16-17],可能与该部分人群学历较高、生活在城区、经常参加体检以及更容易获取乙肝相关信息有关,且与高收入家庭更关注身体健康及疾病的预防有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AP总体低评分与公务员、工人、个体、公司职员、全职妈妈及其他职业人群呈正相关,与中专及以上学历人群成负相关,与家庭月收入2 000及以上成负相关,与获取过乙肝教育人群负相关, 这与与钱琼华、刘汝刚等[18-19]研究结果相符。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健康意识更强[20],更倾向于主动了解相关健康知识,更有能力和条件获取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教知识,更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1],且受教育后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深[22]。
云岩区乙肝防治要以低学历、低收入、未接受过乙肝防治知识教育等人群为主要对象,以乙肝的危害、传播途径、对乙肝感染者的态度为主要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3]。同时,要结合信息共享的时代特征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有研究表明,“妈妈课堂”可有效提高免疫接种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从而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