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参辨治慢性胆囊炎经验探析
2021-01-05周洋谢晶日
周洋 谢晶日
胆囊炎系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胆囊结石、高脂饮食等引起胆囊壁的炎症性病变[1],其基础症状多为右上腹部疼痛,甚则向右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厌油腻等。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升高、饮食高脂化、活动量减少,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亦继之提升。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相较单一西医疗法能够切实提高整体疗效,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2]。临床实践证明,有疏肝理气、通下利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对急、慢性胆囊炎均有治疗作用,尤其对慢性胆囊炎,中医药更具疗效和特色[3]。“胆胀”是慢性胆囊炎的中医病名[4],对于胆胀病的治疗,中医具有辨治论治、因人制宜一大特色,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不同而选方用药,疗效显著。
虚实辨证可以准确把握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病机转化,指导临床辨证、治法、遣方用药的应用[5]。胆胀病以郁滞湿热为主,久病者则以虚为主,临证多见虚实夹杂。应在权衡正虚与邪实主次多少的前提下分别进行调治[6]。
1 虚实反映了胆囊炎的病因病机
“百病之生,皆有虚实”“邪气盛则实”以及“虚实者,有余不足也”,都明确揭示虚实的本质,即“实”主要是指邪气盛实,“虚”主要是指正气不足。现代中医认为胆囊炎属实的病理因素有“湿、热、毒、滞”,其中慢性胆囊炎以“湿、热”为主,属虚的病理因素多见“脾虚、阴虚[4]。临证发现此病实者,以气郁、湿热多见[7],症见口苦、胁肋胀痛、不思饮食、烦躁易怒等。审其诱因,无外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感受外邪、虫石阻滞等。究其根本,过怒伤肝,忧思伤脾,过喜善悲耗伤心气,使气机失调,肝气郁滞;嗜食酒肉肥甘,饥饱失常,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内生湿热或木乘土虚,肝胆疏泄失司;外感湿热邪毒,内蕴中焦或寒邪侵入少阳,寒性凝滞,经脉拘紧或虫石阻滞,枢机不利,胆腑郁闭,通降失常,不通则痛,胆腑通降受阻,胆液郁积,发为胆胀。此病虚者以脾胃虚弱、肝血亏虚者多见。盖因患者先天不足或久病,肝木克于脾土,中焦不健,气血乏源,胆络失养,筋脉拘急,不通不荣而发病。可见胁肋隐隐作痛,脾气虚弱,食少神倦,面色萎黄,两目干涩,大便不实等。此病总也离不开“气机郁滞”之象,以调畅气机为根本治则,利胆勿忘疏肝,清利湿热兼顾气血阴阳,从而使利而不伤,补而不滞,刚柔并用,补其不足,泻其有通畅而病自愈。
2 虚实反映胆囊炎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
实证和虚证分别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和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概括[8]。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疾病的虚实特点也不同。疾病初期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证居多,后期以脾气亏虚或肝阴不足为主[9],但发病时往往相兼存在,如肝郁脾虚、气虚血瘀证,临证需辨证精准,不可以偏概全。久病正气亏损,推动无力,气滞血瘀,郁而化热,热与脾湿蕴结而成肝胆湿热,湿热煎熬成石,阻于胆道,形成胆气“不通则痛”的实证;实证邪实积聚日久,热积不散则耗伤营阴,出现肝阴不足,经血亏虚“不荣则痛”的虚证。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虚实夹杂。胆胀日久不愈,反复发作,邪伤正气,正气日虚而邪恋不去。反之,湿热郁滞又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正气亦虚,形成正虚邪实之侯。治疗中需辨清虚实、标本兼顾,对于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的病症,不要犯“虚虚实实”之戒。另外,临证发现致病病因大同小异,发病情况往往却不同,考虑可能与体质有关。有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及研究,发现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是本病的常见体质类型[10]。善于分析体质,对判断虚实转化倾向,治疗和预防疾病,有指导性意义。
3 虚实可以指导治疗胆囊炎的治法用药
胆囊炎初发时多见邪实之象,如肝郁气滞、肝胆湿热等证,此时应以疏肝行气利胆、清热利湿通腑为基本治则。病程迁延日久,往往或虚或瘀,治疗应予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之法。但或因年龄、体质或地域等影响,临床上发病往往多见虚实相兼之证,如表现为肝郁脾虚或气虚血瘀等,此时则需标本兼治,顾护正气。故在临证时需要精准辨清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方能收效。具体治法方药如下:
3.1 疏肝利胆,行气解郁
《灵枢·五邪》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肝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胆相邻,互为表里,发病过程中常肝病及胆,胆病及肝,或肝胆同病。临床上患者多压力过大,情绪不畅,郁郁寡欢,气郁成瘀,发为本病。症见胁肋窜痛,左右不定,嗳气频发,胸闷气短,发病每与情志改变相关。故提倡疏肝利胆,行气解郁为治疗大法。使肝气得舒,气机调畅,胆腑通降。常采用柴胡疏肝散配以香橼、砂仁等疏肝行气之品。气郁化火而痛甚者,可用川楝子、夏枯草配炒九香虫、五灵脂、蒲黄,清泄肝火并止痛。其中川楝子虽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镇痛作用,但有小毒,大量服用会对胃肠道有刺激[11],运用时需注意用量和炮制方法。临证与白芍常相配,有研究证明白芍能减轻川楝子所致肝肾毒性[12]。另理气药多辛散之品,易伤津液,配以白芍、党参,既辅以止痛,又可顾护阴血。
3.2 清热利湿,通腑导滞
湿热之邪粘滞重着,缠绵难除,郁于中焦,脾运不健,湿无所化,郁久化热,湿热愈重,成恶性循环,胆胀易发。另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存和排泄胆汁,和食物的消化过程密切相关,患者饮食不节,食积于中焦,既能损伤脾胃,又能郁而化热,助湿热之邪为病,胆为其扰,诸症可现。临床上此类胆系病以胃脘部胀满不适、呕恶、胸闷纳呆、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为多。清利湿热同时通腑导热下行,使湿热从二便而出,配合消食导滞以减轻负担,增进食欲,改善症状为治疗原则最佳,常用金钱草、茵陈、茯苓清热利湿,金钱草,善清肝胆之火,除下焦湿热,亦能利尿通淋,排石解毒,配以柴胡疏肝利胆,导火热下行,从小便出;热甚者可加黄芩、栀子、蒲公英清泻火热;湿甚者可加苍术、藿香、佩兰芳香燥湿;常用木香、大黄、火麻仁等通腑利胆,木香理三焦之气,尤擅行大肠之气,使湿热浊气排出体外,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生大黄、焦槟榔泄热通腑,使湿热从大便消散,临床上应酌情使用;神曲、炒麦芽、焦山楂、炒莱菔子与上述诸药合用,消食除胀,健脾和胃,作用虽缓和,但亦只适用于实证,以免攻伐伤正;积食较重者可加厚朴、鸡内金、枳壳,行滞消胀,理气止痛。清热利湿基础上配合通腑导滞,使郁滞肝胆之邪有路而出,且不易复发。
3.3 顾护脾胃,标本兼治
胆胀病缠绵难愈,病程日久,易致正气赢弱,且本病多由气郁湿热痰瘀导致,临床上多用苦寒通利之品治疗,往往伤及中阳,脾胃受损。患者可出现中脘、腹部、两胁胀痛,畏寒肢冷,乏力倦怠,大便稀溏等症。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健则湿无所生,湿无所生则热无以合,湿热难成则胆胀亦难发。治疗胆病要兼顾脾胃,以防伤及正气,加重病情。脾胃为一身之枢纽,脾胃和,则气机畅,气血盛。脾胃肝胆相邻,经脉相通,在生理结构、功能、致病转归及药物疗效上均关系密切,谓“木得土以培之,土得木之助而达之”[13]。故遣方时常配白术、黄芪、茯苓、党参健脾益气养血,薏米、茯苓健脾燥湿,又兼安养心神;寒症较甚时可加干姜、乌药、白豆蔻、草豆蔻等温中理气止痛,以求祛邪不伤正,药效得发。
3.4 活血化瘀,佐以益气养血
久病成瘀,即患者因拖延病情,邪壅肝胆经脉,胆腑舒缩异常,胆汁淤积或寻异路而行,或瘀或虚,更易形成胆结石、胆息肉、胆肿瘤等“瘀”病。在治病过程中重视理气活血化瘀之法,常采用川芎、丹参、姜黄、郁金等药。若瘀血较重者,酌加三棱、莪术,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以防肿瘤内生和侵袭[14];有热者酌加栀子、黄芩、夏枯草;有湿者酌加泽泻、猪苓、车前子;伴结石者,酌加海金沙、鸡内金、郁金化坚止痛;痛甚者,酌加五灵脂、乳没。久病之体或虚或虚实夹杂,故在化瘀的同时,还应佐以益气养血之品,以免攻伐太过。黄芪甲苷可调节免疫[15],助机体恢复正气;当归多糖抗炎、抗凝血[16],活血补血,两者配伍使用,补中有行,去瘀不伤正,缓和药力,促进胆囊功能尽快恢复。
4 验案举隅
周某,男,55岁。2016年7月12日初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胁胀痛反复发作,厌油腻,遇进食稍多、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自服疏肝利胆片后稍有缓解。就诊时,右胁胀痛,嗳气,胸闷,纳呆,大便粘滞,舌质暗红,苔略黄,脉弦滑略数。查体:右上腹压痛(++),墨菲征(+),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胆胀病(肝胆郁热证)。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予以方药:柴胡10 g,金钱草15 g,茯苓15 g,黄芩15 g,栀子10 g,夏枯草10 g,枳壳15 g,炒白术15 g,厚朴10 g,鸡内金15 g,焦槟榔10 g。7剂,常法煎服。服后自觉右胁疼痛明显减轻,偶见刺痛,余症明显减轻。后上方酌加当归15 g、川芎20 g、威灵仙15 g,续用7剂后诸症基本消失,正常饮食,追访至今未复发。
按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根据症、舌、脉表现,此病例当属肝胆郁热之证。盖因忧思伤肝,肝胆疏泄失常,胆汁通降不畅,久郁蕴热而致。治疗以清热利胆通腑,健脾疏肝解郁为法。方中金钱草配以柴胡,既疏肝利胆,又引火热下行从小便而出;枳壳、焦槟榔,泄热通腑,使湿热从大便消散;鸡内金、厚朴,健脾消食导滞,使郁滞肝胆之邪有路可出;另加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兼顾脾胃;黄芩、栀子、夏枯草以增清泻肝胆郁热之力。病情拖延,成瘀入络,故予以当归、川芎、威灵仙,既可活血化瘀,又能通络止痛,配以白术又可益气养血,以防攻伐太过,药症相符而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