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食复”理论谈外感热病初愈饮食调理
2021-01-05张旭佟丽袁怿栗琼洋马艳新
张旭 佟丽 袁怿 栗琼洋 马艳新
中医外感热病是指感受外邪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1],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为急性传染病,包括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各类疾病。近年来,甲型流感、非典型肺炎以及目前正在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影响着全人类的健康生活,而这类疾病往往都具有“外感”以及“发热”两个共有特征,中医将其归类为外感热病,在治疗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2-4]。
中医认为,外感热病向愈是邪去正衰的结果,此时邪气未尽、余热尚存,而人体正气耗伤、脾胃气弱,是康复与再病的重要转归时期,若饮食不节则可导致导致热病反复或迁延不愈。中医的食复理论强调了饮食调护在外感热病康复初期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中医食疗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 “食复”理论
1.1 古代文献溯源
《素问·热论篇》是《黄帝内经》探讨外感热病的专篇,其中首次提出了“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的食复理论,并论述了其病机在于“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强调热病初愈之时邪气未尽、人体虚弱,骤进谷食将导致食滞内停、郁而化热,余邪得食热的资助而复炽,导致热病迁延。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进一步丰富了食复理论。《伤寒论》中记载:“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瘦,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进一步指出大病初愈脾胃功能尚且虚弱,强食过食则可以导致烦热内生,提出了“损谷则愈”的消导疗法。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夫病新瘥,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即食肥肉鱼脍,饼饵枣栗之属,则未能消化,停积在于肠胃,使胀满结实,因更发热,复为病者,名曰食复也。”强调了病愈后应避免立即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更是详细列举了热病愈后所禁食物:“凡热病新瘥,食猪及羊血、肥鱼、油腻等必大下利……若食饼饵、粱黍、怡脯、枣栗及坚实难消之物,胃气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饮酒及韭菜,病更发……食一切肉面者,病发必困。”明代吴又可《瘟疫论》记载:“若因饮食所伤者,或吞酸作嗳,或心腹满闷而加热,此名食复。”可见,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热病初愈,随着胃气来复,患者饥饿索食,此时若盲目进补或饮食腥膻,便会导致余热得助、旧疴复燃。
1.2 现代临床运用
食复理论在现代临床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刘宇等[5]认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不恰当地给予“肥甘厚味”的营养制剂治疗会引起病程延长和疾病反复,而运用食复理念可以使临床医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策略有更清晰的把握,避免滥用营养制剂,并且有助于制定饮食调养计划,对于缩短患者发热病程以及防止疾病反复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现代临床中亦将食复理论运用于内科杂病以及儿科疾病的饮食调护中,进一步延伸和丰富了食复理论。张慧琪等[6]认为哮病初愈时饮食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麻痹大意导致哮病复发,主张“辨证进食,预防食复”。蔡明阳等[7]在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阶梯饮食护理方案中主张以食复理论为基础,急性期避免进食油腻、发物、难消化等食物;紫癜稳定后可按顺序逐渐增加食物种类以减少饮食不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复发。
2 外感热病初愈饮食调理
2.1 外感热病初愈机体特点
外感热病,是指外邪侵入人体,出现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其发热病程中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以及诊治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者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病愈初期往往会出现乏力、心烦、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认为,外感热病是人体正气与温热病邪激烈相争的过程,邪能伤正势必会造成人体脏腑功能、气血津液不同程度的耗损,外感热病向愈阶段必然存在人体正气亏虚,以气耗津伤、脾胃虚弱较为多见,而此时余邪并未完全清除,如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病》中云“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唯恐饮食不节,导致食热积滞,两热相搏而致残热复燃,因此外感热病初愈这一阶段饮食调护显得尤为重要。
2.2 饮食调理原则
2.2.1 食有所忌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云:“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素问·宣明五气篇》根据五味所入的原理,提出:“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提示饮食得当与否对疾病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当根据疾病性质做到食有所忌。
肉类食物性多温热,而热病之邪亦属热,邪气未尽之时恣意食之,势必会造成肉热盗助邪热,两热相搏,邪势竟长,病情复发或加重之势显而易见,故曰“食肉则复”。《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大热,热病及天行病,疟疾后,食之必发热致危。”丹溪云“诸鱼属火”“诸鱼在水,无息之停,能动风动火”。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及“鹅,动风发疮”“鸡,多食生热、动风”。此外,胡椒、花椒、辣椒、韭菜、芥菜、香菜、生姜等亦属于温热食材,在古代医籍中也多有记载,如《本草经疏》指出“胡椒,其味辛,气大温,性虽无毒,然辛温太甚,过服未免有害,气味俱厚,阳中之阳也”“胃气虚而有热者勿服韭(菜)”。《药性考》述:“辣椒,多食眩旋,动火故也。”《本草纲目》提及芥菜“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可见,诸如此类温热香燥之品食后最易发风动疾、助热生火,热病初愈皆当忌食。
现代研究发现鱼、虾、蟹类食物本身所含的组胺等成分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液渗出导致炎症加重[8]。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升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9];辛温刺激之品如青椒可以上调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7表达,继而促进炎性反应[10]。
另有学者[11]从肠道微生态角度阐发了“食肉则复”的机制,指出热病恢复期肠道正常菌群尚未获得繁殖优势,丰度不完备、定植力下降,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尤其通过胃肠腔道的食物。此时患者食欲增加,肠道菌群作为膳食靶点影响患者的进食行为,致病菌会使宿主反射性选择高脂饮食,致病菌的繁殖最终引发内毒素血证,这是“食肉则复”的微生态机制。通过适当限制食量、控制肉类摄取可抑制致病菌的繁殖、扶植益生菌的生长,促进热病的康复。
2.2.2 节制饮食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主司运化水谷、升清降浊以奉养周身。热病初愈,病人“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脾胃本虚,倘若暴饮暴食容易导致中满,反倒自伤,“多食则遗”。因此后世医家多推崇“节制饮食,顾护脾胃”作为预防“食复”的首要原则,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强调热病初愈既要注意增进饮食营养以补益正气,但又不可恣意进食,当视疾病过程中,脾胃功能恢复情况选择相宜之品。
如《千金要方》中指出“宁少食令饥,慎勿饱”,《景岳全书·伤寒饮食宜忌》云“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纵食则食复”,皆强调了病后初愈不能恣意进食,饮食量应从少到多;宋代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提出:“热病瘦后,先进清粥汤,次进糜粥,亦须少与之,切勿过食也;至于酒肉,尤当禁忌,若有不慎,便复发热。”提及到了饮食的质地应从流食到半流食逐渐过渡。明代温病学家吴又可《瘟疫论》中描述:“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与米饮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粥,不可尽意,饥则再与。如忽加吞酸,反觉无味,乃胃气伤也,当停谷一日,胃气复,复思食也,仍如渐进法……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以人参一钱煎汤与之,少唤胃气,忽觉思食,余勿服”;“烦渴思饮,酌量与之……思饮冰水及冷饮,无论四时,皆可量与……能饮一升,止与半升,宁使少顷再饮。至于梨汁、藕汁、西瓜皆可以备不时之需”。更是进一步指出热病初愈应当清淡饮食、渐进为度,同时应当以消化道反应作为进食的标准,此外,可酌情食用一些补气养阴之品,如梨汁、藕汁、西瓜,可谓论述精当。《温病条辨》中也提及“阳明温病,下后热退,不可即食,食必复,周十二时后,缓缓与食先取清者,勿令饱,饱者必复,复必重也。”对进食时间的把握,王三尊[12]认为亦可结合舌苔变化、痞满之有无,在《医权初编》中提出:“时疫从内发,当察其果无痞满与舌厚白苔而能易食易饥者,方可以稀粥与之。”
现代医学发现早期肠内营养具有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以及防止细菌易位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肠道局部缺血风险,尤其是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更是如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多主张延迟喂养,视消化道情况决定喂养时机,从而缩短感染性发热的病程和预防热病复发[5]。
2.2.3 贵得所宜 热病初愈时正气耗伤,或者津液亏虚,使得机体急剧虚损,但“残留余热”仍在,若不扶正何以驱逐余邪,若强食进补又恐盗助邪实,平衡补益虚损和防止食复显得尤为重要,否则邪不除而人体愈损。如《医学源流论》述“欲攻邪则碍正,欲扶正则助邪,即使邪渐去,而正气已不支矣”,吴又可于《温疫论》中说:“时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食,但不宜过食耳……强与之即为食复”,林之翰在《瘟疫萃言》中述:“如胃中有一毫未清,而进食早一刻,则热邪必复。若胃已清,热已定,不与饮食,使几微元气一脱,从何处续命耶?”而《景岳全书》中提出“凡病后脾胃气虚,未能消化饮食,故于肉食之类皆当从缓。若犯食复,为害非浅。其有夹虚内馁者,又不可过于禁制,所以贵得宜也”,提出了“贵得宜也”的预防原则,强调对热病遗复的禁忌需辨证对待,不可拘泥,进一步完善了食复的调治原则,指出不可过禁,贵在于“宜”。
在临床治疗中常会发现,发热性疾病患者初愈时,倘若主张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亦或是给予充足的营养制剂支持,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腹胀腹泻、胃储留等胃肠不耐受现象或是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其实质与中医理论中所述的热病将愈、胃气未复,骤然进食只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余热复燃是一致的。因此,中医食复理论提倡热病初愈进食“贵得宜也”,不能不食,也不能妄食,应当根据人体恢复以及胃肠道改善情况做到循序渐进,食物质地宜从稀到稠,食量宜从少到多,初期当以半饱为度,少食多餐,等待脾胃之气渐复,方可进食软米饭、面食、蔬果、以及豆腐、瘦肉等清淡、富含营养之品,切不可暴饮暴食。
当代学者李可建等[13]认为细菌感染所致发热的复发与其L型菌的返祖有关。饮食失当,体内摄入过多的赖氨酸利于L型菌的返祖,故指出热病初愈应尽量控制赖氨酸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量,应适当限制摄入肉蛋等赖氨酸含量高的食物,面食及瓜果蔬菜等赖氨酸含量低的食物也要适量食用,以抑制L型菌的返祖,从而减少复发。
2.2.4 辨证施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内经》推崇药食同源,认为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亦可用于养生疗疾,“以食之偏疗人之偏”,主张选择膳食时将食物性味同病证之性结合起来,“辨证施食”“随证选味”,这也是中医食疗学的特色部分,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
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过程,热病初愈饮食调理上亦可根据人体阴阳偏颇、脾胃恢复情况“辨证施食”。诸如病后津液损伤、口渴引饮,可进食梨汁、西瓜、鲜芦根汁以清热生津;正气亏虚、体倦乏力,可食用白粥、小麦面以养胃益气;阳明腑实、大便不通,可选用萝卜汤、陈干菜汤以疏导胃肠;脾胃虚弱、食少痞满,可食用山楂膏、麦芽粥以醒脾开胃;久病阳气不足、体倦畏寒,可进食山药、饴糖以补虚益气。合理的饮食调理既补充了人体所需的营养,另一方面也调节了人体的气血阴阳,使机体正气旺盛、气血充实,能够更好地抵御邪气的侵入,有效地避免了复病的发生。
3 小结
预防食复是外感热病康复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此时由于人体正气耗伤、脾胃气弱,而邪热残存、易于复炽,是康复与再病的重要转归时期。
中医食复理论提出的“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提示了热病后要注意忌食腥膻肥甘、切莫骤然盲进,近些年的一些循证医学发现对严重感染患者进行延迟喂养、允许性低热卡喂养,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喂养”(喂养时机或喂养量),从而减少感染性并发症以及降低病死率[14-17],从本质上与中医食复理论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贵得所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食复的调治原则,强调对热病遗复的禁忌不可拘泥对待,食物质地宜从稀到稠、食量宜从少到多,待胃气渐复,可适量食用清淡、富含营养之品,切不可暴饮暴食。基于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在热病初愈饮食调理中可以根据人体阴阳偏颇、脾胃恢复情况进行“辨证施食”,进一步丰富了饮食调理内容,对外感热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中医食复理论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医疗实践中积累下的宝贵经验,其正确性和科学性对当今急性传染病的康复和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值得很好地继承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