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工业的科学化转变

2021-01-05刘丹华

陶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瓷业景德镇陶瓷

芮 雪,方 涛,刘丹华,吴 琳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1)

0 引言

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国,早在东汉时期瓷器就在我国浙江地区出现,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工艺技艺水平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主要表现就在于由官方体制督造下手工生产了大量精美的陶瓷产品。然而到了晚清民国时期暴露出一个显著问题:以往的陶瓷生产基本上都是围绕封建朝廷的需求来进行,受封建社会因循守旧状态的影响,陶瓷生产缺乏根本技术上的创新,特别是核心的科学技术没有被进一步的应用于陶瓷生产当中,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引领势必会导致生产效率相对缓慢,产品的形式和种类没有根据大众市场的需求来面向社会。另一方面,传统的东方文明赋予陶瓷科技发展是有一定限度的,虽然在没有外来的威胁,在传统皇权需要和保护下传统陶瓷生产模式是能显示出适应性生命力。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特别是晚清民国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学习并掌握了中国的陶瓷生产技术,西方国家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迈进。这个时候中国的传统陶瓷工艺就慢慢落后于世界。

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大门,它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 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打开了民主和科学的大门。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东方和西方的科技文明创造了对话条件。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史上的第一次腾飞,为中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使中国陶瓷工业的发展得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生产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虽然在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生产受长期战乱的影响导致了必然的衰退。但陶瓷技艺及生产管理仍然在艰难中前行。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同时,陶瓷生产完全脱离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在生产规模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发展。根据统计,民国初年时期景德镇城区人口大约有30 万人,有近10 万人从事着陶瓷相关的产业,其中有近3 万人专门从事陶瓷制造业。可见当时景德镇陶瓷生产规模的庞大。当时除了开办有半官方性的“江西瓷业公司”之外,还包括、“江西桐华公司”、“江西义成公司”、“竹里瓷社”和“江西华珍画”等30 余家。

以“饶华丰瓷厂”为例,做为私营瓷厂的代表拥有产业工人100 多名。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熊式辉因其陶瓷质量过硬便在饶华丰瓷厂订制了10 套104 头的中餐具送给蒋介石。该餐具深得蒋介石夫妇的喜爱。1946 年和1947 年江西陶业学校校长汪璠先生两次接受国府订瓷都将部分白胎瓷生产交由该厂承制。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缺少了封建时期“官窑”属性的私营瓷厂也能承担相对要求较高的制瓷任务。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全盛时期有各类瓷号共2493户。从事陶瓷彩绘加工的红店业有1452 户。据民国十七年统计,景德镇共有烧制陶瓷白胎窑炉136 座,每座窑的产额平均为6604518 元。虽然这种程度的制瓷规模相对于现代制瓷工业显得比较小,但面对当时中国陶瓷近现代工业的面貌来说仍算的上是繁荣的。

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1 月23 日《申报》载,民国十六年(1927 年)之前,景德镇陶瓷行业总产值年平均仅仅只有一千万元。但在1927 年以后,景德镇陶瓷行业总产值平均数量逐年增加。另外根据《江西省历年主要产品输出量统计图表》中的统计,民国元年至二十年(1912 年—1932 年),景德镇陶瓷的平均年输出量为72300 余担[1]。陶瓷输出的平均指数是逐渐上升的。由此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景德镇的陶瓷生产是在迅速在恢复的。但是1937 年以后抗日战争爆发,给景德镇陶瓷业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据1940 年统计当时烧制陶瓷的窑炉由136 座锐减至33 座[2]。

2 晚清民国陶瓷品质有了显著提高

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由原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了破坏,国外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出现,来自西方的陶瓷原材料和自然科学技术传入中国,这给原本因循守旧的景德镇陶瓷生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虽然在整体上不如康雍乾盛世时期官窑产品的精致程度,但由于民国时期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陶工们生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促进了景德镇陶瓷品质的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彩绘行业,有一批艺术家致力于粉彩彩绘的研究与探索。他们所创作的陶瓷艺术品在继承了明清官窑釉上彩绘艺术风格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结合了中国人文画和陶瓷艺术两方面的精化迅速提升了彩绘瓷艺术文化品位,使这个时期的陶瓷美术彩绘业百花齐放。除了彩绘瓷方面,民国时期烧造的高温颜色釉在前期的基础上工艺也有很大的发展,恢复烧造了此前难度极大的郎红、祭红、钧红、豇豆红、冬青、洒蓝、仿钧釉、窑变花釉等。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也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这时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一批爱国实业家、有识之士和陶瓷艺术家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力图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景德镇当时的陶瓷生产和陶瓷工商业得以巨大的发展,瓷业生产和艺术创作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推进当时景德镇陶瓷品质显著提高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民国时期景德镇大量承担了政府用瓷的制作。“江西瓷业公司”就是当时一个典型的代表,它是景德镇第一家官商合办的新兴企业。公司作为陶瓷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古老的景德镇传统制瓷业吹进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不少题材新颖、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都是在江西瓷业公司生产的,不仅反映了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生产的面貌而且对后来景德镇陶瓷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江西瓷业公司生产的产品获奖无数,给景德镇制瓷业以极大的震撼。

3 陶瓷生产出现了初步现代化

进入民国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在陶瓷工业方面由于受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引进,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已经向民族资产阶级转变,具有现代工业意义的新式瓷厂和陶瓷管理机构相继设立,开始了向近代制瓷业的方向转变。

当时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已经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的西方陶瓷企业大量向中国倾销原本陶瓷产品。为了抵制日益严重的西洋瓷在中国的倾销,一些留学归来的有识之士纷纷开办民族瓷业公司,试图振兴国瓷。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成立了多家民族瓷业公司,从而开创了我国陶瓷生产的现代企业化时代。

为了发愤图强、振兴国瓷,先后成立了“萍乡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公司”、“宝华制瓷有限公司”、“美成瓷庄”、“川瓷公司”等等,从而迎来了瓷业生产的企业化时代。将封建社会时期家庭作坊形式向机械化、半机械化转变。这类现代化企业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在资金技术上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陶瓷作坊。以江西省瓷业公司为例,在原料处理使用上,虽然沿用了传统制瓷工艺尚在使用的原料,在在处理工艺上大量使用机械粉碎技术,使得原料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成型技术上所使用的模制成型技术也在手工成型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彩绘装饰方面采用流水线方式作业也掘弃了明清官窑时期的手工作坊形式使得陶瓷产品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他的包括改筑煤窑代替柴窑,以印刷彩饰代替手工绘画,以电热干燥代替炭火干燥等技术改良都大大减轻了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在陶瓷产品质量的表现上能做到胎体洁白、器型规整、釉面光量、质量精美,所生产的产品一度称为当代的“官窑”[3]。

4 陶瓷科学研究和教育得到了重视

晚清民国时期,留学归国的有识之士除了在民族陶瓷工业发展上做出了努力,还意识到要振兴民族陶瓷工业需要的是系统的陶瓷教育。

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组织形式大都是以地域为单位形成一个小集体从而形成的行帮行会形式。随着市场的扩大,行帮行会制度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行帮内工匠与学徒之间的矛盾、行帮与行帮之间的矛盾以及行帮与商人、城市贵族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为了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爱国实业改革家张謇一贯主张“实业所到即教育所到”,1910 年在兴办江西瓷业公司的同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陶瓷教育学校---中国陶业学堂,开创了中国陶瓷教育的先河。[4]

中国陶业学堂的办学经历十分艰难。中国陶业学堂由河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五省协款经清庭学部批准设立,校址在江西饶州(今鄱阳县),以“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为办学宗旨。中国陶业学堂后经校名屡易、校址屡迁,血脉相承、传统相继,1927 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47 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当时江西省五所专科高校之一;1958 年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隶属国家原轻工业部;1984 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 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6 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经历了我国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的逐步发展。自觉担当起了振兴我国陶瓷工业,弘扬中华陶瓷文化的历史使命,为全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的人才。[5]

5 小结

清末以来中国传统陶瓷生产相对缓慢,又带有明显因循守旧的性质,直到辛亥革命之后,随着先进思想的涌入,给我国的陶瓷工业带来了短暂的春天。受“工业救国”的思潮,我国爱国实业家以及留学归来的有识之士为了振兴瓷业,通过改良制瓷工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瓷业生产;另外还注意吸收国外先进制瓷经验,聘请国外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瓷业公司。同时注重陶瓷教育,兴办陶业学堂,培养陶瓷技术人才。陶瓷生产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使得民国陶瓷品质有了明显提高;这时陶瓷生产出现了现代化;陶瓷科学研究和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猜你喜欢

瓷业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基于制度和社会价值的视角分析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