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州稻草络子

2021-01-05瞿光唐

江苏地方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草屋调车木桩

◎ 瞿光唐

(江苏南通226007)

20世纪80年代之前,南通通州乡下几乎没有楼房。我老家附近的农户,十有八九世世代代住着草屋。

说是草屋,倒也名副其实。泥土夯成的土墙,或者用芦苇编织而成的帐壁。屋顶用毛竹或杂树作为支架,其上铺设芦苇毡。屋顶斜面上方,铺上厚厚的一层稻草。南通一带近海,风大。为了不让草顶飞掉,罩上稻草络子。有时候风大,压上一些石头砖块之类,草顶才得以保全。

加盖于屋顶的稻草络子其实就是一张硕大的网。编织草络子的材料,除了四周用具有足够牢度的茅草绳外,其余的经纬线全部是用稻草制成的“绳”子。编织草络子时,通常需要找到一块平整的空地。按照事先量好的尺寸,在地面四周打下木桩。把作为草络子边框的茅草绳绕在木桩外围绷紧,然后把草络子作为经纬线,间隔20厘米左右。经纬线交叉处用浸过水的稻草打结固定。草络子制作完毕之后,拔去木桩,几个人一起,从某一头开始,把这张大网卷起来。中间插入一根长长的毛竹,搬运至屋顶,然后进入草络子固定工序。

乡邻们通常把制作草络子经纬线的材料“绳”子,叫作络子。“绳”字之所以加上引号,因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绳”。有过搓绳经历的人都知道,绳子由两股合一而成,而络子只有一股。因其只有一股,质量上乘的络子,外表光滑,不易含水,也就比普通绳子耐烂,寿命自然会长一些。再说了,络子的制作,有专门的工具,效率比手工搓绳高得多。

络子是半手工制品。制作络子的专用工具叫“调车”。在“调车”上加工络子,乡邻们称之为“调络子”。因草屋每年都要重新加盖一次,有时因台风之类的天灾,还会临时翻修,络子的需求量特别大。我老家附近的几个生产队,家家户户都有“调车”。人们利用早晚或农闲,一年到头忙于“调络子”,拿到附近的集市上销售。一时间,“调络子”成为他们的一项家庭副业。

“调车”是何人何时发明,无从考证。它没有复杂的结构,也无需高档的制作材料,但却妙不可言。底座为一人字形树杈,较为厚重。树杈交会处,固定一根木质竖柱,竖柱上距离地面约1.5米处,水平安装一根直径如大拇指般粗细的钢筋,作为转轴。转轴上安装木质转桶,转桶两头有6至8个叶片,叶片长约30厘米,与转桶垂直,用来框住络子。每隔一段时间,把越来越长的络子绕到转桶上。一个圆柱形络子团完工之后,卸下转桶一头的叶片,就可以把络子团取下来。

“调络子”技术含量并不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但得有一点悟性。开头时,把三四根稻草固定在转桶外端。摇动叶片,让转桶转动起来。然后,一只手拉着络子,一前一后地来回运动,在惯性作用下,让转桶保持匀速转动。另一只手不停地抓起堆放在一旁的草料,往正在旋转的络子里“喂草”,“喂”草时心急不得,一次只能喂一两根,这样“喂”出的络子才粗细均匀,否则就会粗细不一,其貌不扬。自家用倒是无所谓,作为商品出售,就会无人问津。

我家除了朝南几间瓦屋之外,上世纪70年代初,因人多不够住,朝东新盖了两间草屋,作为厨房和杂物间。于是我就有了“调络子”的体验。

“调络子”时间长了,粗糙的稻草会伤手。为了使稻草富有柔性,不伤手,事先要“醒”草,就是将稻草用木榔头反复捶打。“调络子”前,一般还要将“醒”过的稻草用水浸湿,这样调出的络子才细腻光滑。

小学同学标,是我“调络子”的启蒙师傅,也是当年生产队“调络子”高手。每到附近集镇逢期(赶集),他就摸黑起床,挑着七八十斤的草络子担子,大步流星地步行六七里甚至十多里前往集市。他的草络子质量好,很少有当天卖不掉的。农村联产到户后不久,农家草屋渐渐地变成了瓦房楼房,草络子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他父子三人加入了通州建筑铁军,也早就住进了小洋楼,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某日闲聊,我与标说到了“调络子”的话题。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想当年,一年到头调络子,还不是被草络子罩住,成天窝在草屋里,日子过得并不舒心。”继而,他脸上多云转晴:“如今住上了楼房,再也不用起早摸黑调络子,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啊!”

猜你喜欢

草屋调车木桩
一种基于铁路调车防护系统的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自动开车对标的方法
加强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的分析与对策
“方宅十余亩”到底豪不豪?
移动木桩
山村夜色
拜谒杜甫草堂
海草屋:老黄岛的故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运用事故致因理论 预防调车作业事故
熊和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