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与生活分不开

2021-01-04姜晓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3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德育教育策略

姜晓黎

摘要: 作为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基础,德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在学习中,我们要做到,让学生打开眼睛观察世界,打开耳朵取聆听世界,开动脑筋来思考世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打开心灵取感受世界。引导学生“全身总动员”,从学生的“品德”和“生活”入手,让学生在感性的活动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课程的感性活动主要有竞赛、扮演、各种游戏等等。通过参与这类的感性活动,学生们的各种心理因素都会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关键词:德育教育  日常生活   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一、模拟生活情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参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自主思考,独立研究,胆大心细。让学生感觉到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他们所关心的事情、所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本中他们从未了解过的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的研究新方式,利用网络与多媒体实时更新课件,让课件变得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产生体验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推动力,只有当学生真正的对一件事感兴趣,想要去学习的时候,才会激发自己内心原始对于知识渴望的冲动。

二、学生切实体验活动,全身心感知。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水平发展的初期阶段,思维的发展水平层次正在从简单的具体形象思维向复杂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记忆主要是以机械记忆为主的;这个发展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同时注意力受兴趣的影响较为显著。学生们只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亲自参与学习,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仅仅依赖于课本的机械灌输,体验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所以,要给学生们研究出一种灵活、直管、开放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有机会自主参与、自主思考、遇到问题独立解决, 只有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才能在学校、老师组织的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中获得收获,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长足的发展。让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手拉着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从感性活动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

对于尚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可能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中。因此帮助学生们养成细心观察生活好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对于细节的把握不会像成年人那般精准,教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们主义到细节,立足在某些重要的细节上,培养学生们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不仅仅是观察生活,还要从困难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思考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困难的发生。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时,让同学们自己尝试去种植一颗植物,研究他们的生长特点,为什么会枯萎?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思考,是否是从土壤中、阳光中摄取养分。让同学们把课本中的抽象问题同现实生活中的具象问题联系起来。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设计更能让学生们感兴趣的课程。在思想品德这门课的教学实施上,教师通过实际问题情景的设置,采用小组交流讨论学习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和潜力,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向老师提问,在活动中深化明理,提高学生对于道德地评判能力和行为能力。

教学《我的家乡》时,我设置情境:“山城小学旅游节开始了,请来自几个省的导游来介绍自己的省份,”三个组的同学在小组长“导游”的安排下纷纷展开练习,为了完成教师布置地任务,教室里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激烈,在最终的汇报中,班级里的小导游们用各种新奇有趣的方式向其余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家乡,同学们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有效地结合了课堂上抽象地学习和生活中具象的实际,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更是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家长也是生活学习的一部分

德育这门学科书面的家庭作业是不多的,但并不等于这门学科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去思考。这门课程更多的是需要亲自的探究与实践。比如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做一个垃圾分类的小调查,参加一次社区服务等等。从这些活动的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这些有意义的实践探究活动对于学生社会和做人能力的提升,是不输于传统的家庭作业的。

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他的所有知识来源都源自家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自出生起就开始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當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要做什么的时候,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做到了,自己是否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例如家长要求孩子认真读书,而自己却在客厅看电视,这样的行为怎么能对孩子起到表率作用,自然孩子不会主动去拿起书本。

孩子并不是“孩子”,也是生活中的“家长”。作为一个小学生,学生是需要懂得如何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的,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消费。所以课后教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记录一周的生活花费。让学生从记账者的角度记录家庭收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家长赚钱的不易,思考家庭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消费。

家长作为一年级学生的第一人老师,他们已经在孩子心灵的白纸上涂鸦了一些东西了怎样才能在这张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交换互相对孩子的感受,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正如一句俗语说“好的习惯让人一生受益”,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对于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孩子处于认知的早期发展水平可能对于坏习惯的认知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及时纠正,当发现孩子有坏习惯的行为出现时,及时阻止,认真教导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讲明原委。而不只是简单地修改作业和一味的溺爱。

总之,让课堂走向生活是转换学习方式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云建. 小学德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策略[J].  2020.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德育教育策略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