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调查
2021-01-04黄若琳伍尤华刘琪王文王莹鑫曾颖
黄若琳,伍尤华,刘琪,王文,王莹鑫,曾颖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二大癌症死因[1],超过一半的病例发生在亚洲,特别是中国[2]。结直肠癌是中国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四大癌症死因[3]。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且呈逐渐年轻化趋势[4]。结直肠癌多数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死亡率高[1,5-6]。筛查可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是预防和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最有效措施,也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高危人群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重点人群,然而筛查参与率在我国很低,据报道只有15%,严重限制了筛查效果[5,7]。本研究旨在了解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肠镜筛查的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推进结直肠癌筛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9年3—8月从湖南省46所三甲医院随机抽取10所医院,将所有符合条件并同意参加本研究的结直肠癌高危患者亲属或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纳入570人。纳入标准:①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且年龄≥40岁或达到结直肠癌患者确诊前10年者;②高危患者本人有肠息肉或炎症性肠病;③年龄18~74岁;④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已确诊为结直肠癌者;②伴精神障碍或行为异常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访问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②结直肠癌筛查知识,参照美国癌症协会公认的相关知识[8],包括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预警症状、筛查方法和结直肠癌确诊方法等,共21题。多选题的每个选项均以单选题形式计分,单选题中“是”为1分,“否”和“不知道”为0分,满分为25分,得分越高表示结直肠癌及其筛查的知识水平越高。本研究以0~8分为较差,9~16分为一般,17~25分为较好。③结直肠癌筛查态度,包括结直肠癌是能够预防的、早期结直肠癌是能够治愈的、结肠镜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即使没有症状定期筛查也很重要等4道题,回答包括“不同意”、“不知道”和“同意”。④肠镜筛查行为,如是否参与过结直肠癌筛查,分析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参与肠镜筛查的影响因素等。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1,重测信度为0.845。共发放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1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8%。
1.3 质量控制
①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严格遵循问卷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设计问卷初稿;进行信效度检验,并反复修改;实施预调查,进一步修改形成问卷终稿。②调查员为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生,通过一对一进行问卷调查。③调查完毕,调查员当场对问卷进行全面审核,严格质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的双录入,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结直肠癌知识、态度、行为现状采用描述性分析;高危人群肠镜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518名结直肠癌高危对象的男女比例为1∶0.90,年龄在28~69岁,平均年龄45.45±7.30岁。38.6%的研究对象为初中学历,37.1%的研究对象月均收入为3 000元及以下,86.7%的研究对象有健康保险,54.1%的研究对象过去一年没有去看过医生,86.9%的研究对象反映医生没有谈论过结直肠癌筛查,50.6%的研究对象感知自身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为一般。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n,%
2.2 结直肠癌及其筛查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
2.2.1 知识方面结直肠癌及其筛查知识得分为13.92±4.44分,得分范围为0~25分,处于中等水平。从各条目的选择情况看,51.9%不知晓高龄为危险因素,54.1%不知晓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为危险因素,88.6%不知晓糖尿病为危险因素;仅32.0%知道疲劳或贫血为预警症状,47.7%知道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没有症状;仅7.5%听说过粪便隐血试验结合高危风险问卷,20.5%听说过粪便基因筛查;60.4%的对象知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确诊的方法。见表2。
表2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结直肠癌及其筛查知识知晓情况 n,%
2.2.2 态度方面高危人群对结直肠癌筛查持支持态度,大部分(70.1%)认为结直肠癌是能够预防的;88.4%认为早期结直肠癌是能够治愈的;89.9%认为结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但仅59.8%认为即使没有症状,定期检查也很重要。见表3。
2.2.3 行为方面在肠镜筛查参与行为方面,参与、未参与肠镜筛查的人数分别为67名(12.9%)和451名(87.1%)。
2.3 高危人群结直肠癌筛查肠镜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多因素分析以是否有结直肠癌肠镜筛查参与行为为因变量(否=0,是=1),以单因素分析中P≤0.1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9-10],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均收入、过去一年就医的次数、医生谈过筛查、感知结直肠癌的风险、肠道相关疾病是高危人群参与肠镜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2.3.2 单因素分析不同职业、月均收入、自我感知健康状态、肠道相关疾病、过去一年就医的次数、医生谈论过筛查、自我感知患结直肠癌风险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参与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3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结直肠癌及其筛查态度情况 n(%)
表4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表5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行为单因素分析 n(%)
3 讨论
3.1 高危人群对结直肠癌及其筛查知识尚有提升空间
高危人群结直肠癌及其筛查知识总分为13.92±4.44分,得分中等。研究结果显示,筛查知识部分得分最低,其中,对粪便检查结合高危风险问卷及粪便基因筛查,这两种筛查方法的关注度很低,约40%的高危对象不知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确诊的方法。分析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尚未推行大规模的癌症筛查项目及普及肠癌筛查[11],使高危人群的筛查知识欠缺。因此,政府应加强完善我国的癌症筛查体系,健全组织性筛查项目及推广先进无创筛查方法,从而提高总体筛查率。
3.2 高危人群对结直肠癌筛查态度积极,但行为执行力较为欠缺
多数高危人群对结直肠癌筛查持积极态度,但对即使无症状,定期筛查也很重要这一条目认同程度最低。一方面,高危人群没有认知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无症状,而通过规律筛查的益处;另一方面,体检未将结直肠癌筛查列为常规项目或建议筛查[12]。参与筛查行为的人数仅占12.9%,远低于韩国等其他东亚国家[10,13]。说明大多数高危人数未能按照要求进行筛查。因此,应着重促进高危人群的筛查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3 高危人群参与肠镜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入水平、过去一年就医的次数、医生谈论过结直肠癌筛查、自我感知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肠道相关疾病是影响高危人群参与肠镜筛查行为的主要因素。收入越高的人群其肠镜参与行为越好,这与Liu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肠镜筛查尚未纳入门诊医保支付范畴,需要全额自付[12]。因此,建议将防癌体检项目纳入高危人群的医保覆盖范畴或费用部分报销,鼓励高危人群参与肠癌筛查[10,15]。过去一年就医次数越多的人群,筛查行为好于未就医者,与Tran等[16]的结果相同。就医多的人群,接受的结直肠癌筛查信息相对较多,筛查行为越好[16-17]。因此,应加大医院结直肠癌知识宣传,建议医护工作者在高危人群就医时提供筛查建议[18]。本研究发现,仅有13.1%的高危人群反映医生谈论过筛查,接受过结直肠癌筛查建议的人群,筛查行为优于未接受者。医生的重视和建议有助于提高筛查的依从性[19-20]。建议加大对医护人员的结直肠癌筛查教育,使其掌握识别筛查高危人群技能,更好地指导该人群的筛查实践[21]。感知患结直肠癌风险高的人群筛查行为较好,这与Mansfield等[22]的结果一致。本研究中,仅有13.7%的高危人群感知自身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为高。自我感知风险高促使高危人群了解本病,也更加认同筛查对预防和发现结直肠癌的必要性,从而促进其筛查行为,因此应告知高危人群其患癌风险[10]。有肠道疾病者筛查行为显著高于无肠道疾病者。肠道疾病如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23],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更可能主动地采取参与行为。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中,应特别关注无肠道疾病的人群,使其意识到自身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无任何不适症状也需要规律筛查,从而重视参与筛查。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及其筛查知识尚可,态度较积极,但筛查参与率仍然很低,仅为12.9%,不容乐观。收入水平、就医的次数、医生谈论过筛查、自我感知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肠道相关疾病史是影响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参与肠镜筛查行为的关键因素。在今后的筛查工作中,应针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的改进。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结合医护人员的教育,提高高危人群的防癌意识与筛查行为;另一方面,需要推进筛查体系的健全与相关研究,从而提升高危人群参与肠镜筛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筛查参与率,促进预防和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