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视角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
——以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示范课程为例

2021-01-0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旅行社实训考核

黄 丽

(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康定 626001)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变革,社会职业岗位发生重大变化,各行各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旅游业人才需求发生重大转变,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均提出新要求,急需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及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既有文化素养又有旅游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地方本科高校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秉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有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该专业就业方向仅限于酒店或导游,对专业认可度不高,易产生消极思想,转专业人数较多,学习积极性不高。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及时转变学生思维模式,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对应的行业岗位,采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理清学生的专业认知,解决现有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转型发展。

1 相关概念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皮亚杰提出,他指出儿童对外部世界的知识建构和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逐步进行的。禹奇才和何建勋(2006)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人,而教师对其建构提供促进和帮助;提倡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外部刺激和知识灌输转变为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人,教师则变传授和灌输知识为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并扮演好咨询者和对话者的角色。

1.2 以生为本

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探索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而生本教育管理思想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郭思乐等人提出,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生为本”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学、自律而设计的一种教育管理方式和理念,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王雷(2012)对“以生为本”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指出“以生为本”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调动积极性,让学生既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又能把个人需求和想法更好地告诉老师。

1.3 任务型教学模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任务型教学理念就被提出,早期主要运用于语言学习领域,目标是完成具体交际任务,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提倡语言自然输入。后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深入,任务型教学理念不断深化,并运用到其他学习领域。任务型教学模式提倡以具体学习任务的完成为基础,相应学习任务的完成便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要任务,任务完成的成果是判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指标[4]。任务型教学模式实施关键在于任务设计,既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契合课程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还要符合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要求。

2 “以生为本”理念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自2009年创办以来,一直秉持学校立足康巴、面向西南、建设涉藏地区、服务全国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理论和知识,具有实践、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经过多年探索,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现已成为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下建有《旅游礼仪礼节》《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五门省级或校级应用示范课程。本文以《旅行社管理》示范课程建设为例谈谈在以生为本视角下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方面的摸索和实践。

2.1 据课程对应的行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学习和实训任务

《旅行社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以应用性为主,理论性为辅。在设计本课程教学方法时,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们决定采用项目教学法,即据课程对应的旅行社计调、外联、门市、客户服务等岗位群的能力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实训项目和任务。本课程按照工作过程顺序和能力递进原则,围绕真实企业业务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五大实训任务,分别是模拟成立一家旅行社,本地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为本地大学生设计一条本地旅游线路,本地大学生旅游线路计(报)价、分销与促销,实地调查当地旅行社业发展情况。同时,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每一实训任务均以小组(5-6人一组)作业的形式进行。五大实训任务环环相扣,前一实训任务的结果是后一实训任务开展的依据,最后通过实地调研旅行社业的发展来检验和强化学生对行业的认知。通过业务模拟、实地调查、自主动手设计和参观考察等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符合旅行社业各类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

2.2 教师转变观念,明确自身角色

在任务型学模式中,学生是主角,核心思想是以生为本。因此,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转变观念,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咨询者和促进者,而非灌输者,在课堂讲授时改以往“满堂灌”的方式为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留充足时间自由思考讨论学习内容,并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在实训任务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分解项目,梳理任务完成要点和途径,并做好答疑工作;学生实训任务完成后进行课堂展示时,不做简单的评价者,而是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完成效果,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2.3 改革考核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生为本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考核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本课程改以往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三种考核分别占比10%、50%和40%。占比最大的项目考核则是对上述五大实训任务完成度进行评价。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项目考核的分数由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分两部分组成,教师评分占比60%,学生互评分(某小组的作业由其他小组评分,后取平均值)占比40%,目的是让学生更主动和更积极地参与到实训任务的完成、分析和评价中。

2.4 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外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由于教材出版存在知识更新滞后的问题,及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存在一定脱节,为更好实现应用转型建设目标,本课程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课外实践巩固课内知识。我校通过与旅行社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邀请旅行社企业人士进校举办知识讲座、选派学生参加各级旅游产品(线路)设计大赛、举办校级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大赛、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第二课堂形式巩固理论知识,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

3 实施效果与总结

课程自2016级学生开始实施前述教学模式。从实施效果来看,本课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且一届比一届明显。学生对待实训任务的态度有明显变化,从以往敷衍了事变为积极主动参与,重视度提高,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发挥较多,任务完成质量比其他非建设课程高。与学生交流了解到,采用上述教学模式后,学生对本门课程所学内容的印象更深刻。但此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需后续改进,如因学校周边属于小县城,旅行社业不发达,学生实地了解有限;教师业务水平需继续提高;实训内容可再完善些等。相信在专业教师的努力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会不断完善,与旅游管理专业更贴合,真正培养出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旅行社实训考核
内部考核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