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策略
2021-01-04许晓童
许晓童
(香港教育大学 香港 999077)
1 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1.1 幼儿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同伴关系与情绪认知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通过感受情感、控制情感、发泄情感来学习如何调控情绪,情绪认知能力强的幼儿往往更能与他人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同伴关系发展。
与高兴和害怕的情绪相比,生气的情绪对同伴关系的影响更加强烈。在交往中,幼儿更加倾向于避开易生气的幼儿,更加喜爱与伤心型的幼儿做同伴。由于生气的情绪和以自我中心性格联系紧密,容易生气的幼儿往往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个性导致同伴交往时经常出现矛盾,情绪理解能力较差的幼儿无法理解对方,用生气表达不满致使同伴疏远。伤心型的幼儿更加善于理解情绪,移情能力强。在同伴交往中,他们往往迎合别人,以他人情绪为主,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
攻击性强的幼儿常伴随注意力分散的特点,情绪容易受到波动,突然情绪爆发而受到同伴的排斥[1]。良好的注意力不仅与幼儿记忆力、思维的发展息息相关,还影响了幼儿的同伴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研究结果显示[2],注意力不集中与社交行为之间有很强关联性。注意力不集中使得幼儿在玩耍、交谈和学习时经常分心,无法进行原本的任务。在交往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不能专心与他人交流和游戏,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态度。并且,在谈话时他们经常因为注意力分散而忘记回应对方,影响正常的交往,导致同伴不满。
除此之外,注意力不集中和攻击性行为有很强的相关性。进入幼儿园,周围环境尤其影响了注意力分散的幼儿的判断能力。当发生冲突时,他们被外界环境分散注意力,出现错误判断和错误归因,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概率大幅增加。从而导致经常性的破坏规则和攻击性行为,引起同伴的不满。负面行为可能引起教育者的不满,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导致幼儿自卑、愤怒。而来自教育者的负面评价影响了同伴对他的态度,因此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可能遭受到同伴的疏远和人际关系霸凌。
认知能力作为幼儿健康发展的重点能力,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智力发展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Bellanti的测试结果[2],幼儿认知能力和注意力都有助于预测幼儿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幼儿的低认知能力能预测亲社会技能缺陷,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预测亲社会技能缺陷和攻击性行为问题。因此,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可能有助于幼儿发展同伴关系。
1.2 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幼儿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子女家庭,幼儿有兄弟姐妹作为同伴。相比和长辈的交往,同胞交往的方式更加接近于入园后的同伴交往。因此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的幼儿能更好适应入园后的环境,同伴交往能力也发展的更好。而在独生子女家庭,幼儿与父母接触更多,缺少同龄人的陪伴容易出现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但无论处于怎样的家庭结构,幼儿发展都离不开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类型分为专制型、权威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不同的教育观念导致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行为都不相同,也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专制型父母过分干涉和保护幼儿的交往活动,导致幼儿的社交主动性、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以及亲社会行为发展较差。惩罚、严厉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同伴交往出现攻击行为。溺爱型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幼儿养成自我中心的性格,在同伴交往中缺乏同理心。根据之前的研究,父母教养方式还可以预测未来幼儿可能出现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亲子依恋关系是支持幼儿探索世界的后盾。依恋程度越高的幼儿表现出越低的攻击性,而低攻击性的幼儿能够更好的处理同伴关系。父母亲之间存在成人依恋关系[3],这种关系同样影响了幼儿的发展和家庭和谐程度。根据研究,父母的依恋水平与教养观念的关联很强,家长依恋回避与焦虑水平越高,教育观念越消极。
1.3 幼儿个人因素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有规律的。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的特征,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不可抗拒的受到年龄制约。从出生开始,幼儿的社交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从一开始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阶段,过渡成为能够转变思维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问题的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智力等能力都随年龄逐渐增长。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发生认识论学说,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极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因此,作为不可直接跨越的一个成长阶段,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也出现自我为中心的特征。
除此之外,幼儿的气质和个性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气质作为不可改变的先天性个人特质,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产生影响。许多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气质和同伴交往类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关系。并且,在面对玩具争夺和场地争夺两种冲突情境下,不同气质的儿童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
性格内向的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较为被动,倾向于等待他人靠近自己,在交往中显得“冷漠”。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幼儿遇到内向型的同伴,他们会感到被冷落,从而不愿与其交往。同时,面对消极的交流反馈,主动的幼儿感到挫败,自信心缺失影响交往能力发展。
2 教育策略
2.1 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区角游戏,增加幼儿社交机会
幼儿的社交能力需要在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培养。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两个环境。在幼儿园,幼儿接触的都是同年龄段的朋友,他们通过与同伴玩耍来学习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因此,幼儿园的教师要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共同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时期常玩的游戏之一,他们通过语言、眼神和动作与同伴交流。通过游戏,幼儿不仅发挥了想象力、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提高了社交能力。因此,幼儿园可以设置角色游戏的区角,提供扮演的道具和场地,鼓励幼儿参与游戏。
2.2 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家园合作共育
幼儿的发展是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的,这些不可改变的因素导致幼儿在交往时出现问题。教育者首先要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对待幼儿有足够的耐心。
教师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上下学和家长接触的时间提供教育建议,解决家长的教育困难。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公众号等方式提供给家长育儿知识,帮助家长理解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教给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2.3 通过亲子游戏增强依恋,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法增强亲子关系并且提高幼儿认知能力,观察幼儿心态上存在的优缺点。例如幼儿不能接受失败,游戏胜利了很开心,一旦失败就表现得极其愤怒,还有的幼儿因为失败产生自卑感。这些情绪都反映了幼儿不正确的成败观念,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家长要在游戏中教会幼儿正确对待成败和正确归因,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培养良好品质。
除此之外,亲子交流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带给父母和幼儿轻松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幼儿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
2.4 家长以身作则,教会幼儿正确表达和理解情绪
交谈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家长作为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品行,作幼儿的榜样。家长要先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用语言等非暴力形式表达情绪。许多矛盾产生的原因是语言不当或者沟通不及时,因此父母可以学习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来增强夫妻感情,减少家庭矛盾。
当幼儿出现极端情绪,家长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情绪。例如悲伤和愤怒,家长首先描述情绪“你因为…,所以你现在感觉很生气对吗?”然后引导幼儿描述情绪和原因,帮助幼儿进行疏导以防出现心理问题堆积。
2.5 培养幼儿注意力,对有攻击行为的幼儿重点关注并引导
注意力对幼儿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和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同时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年龄规律。通过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在任务中融入幼儿的兴趣,并结合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培养幼儿注意力。并且,培养幼儿注意力还能够有效降低攻击行为,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提高注意力引起的连锁反应来增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