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功能带的建设思索与实践

2021-01-04刘应科吴春军朱庆文任昕昕王秋莉白万红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外治治疗法全院

刘应科,吴春军,朱庆文,任昕昕,杨 晔,王秋莉,白万红,张 辰

(1.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 10001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5)

外治法滥觞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战国,发展于汉唐,大成于明清,创新于当代[1],是使用药物或非药物,如手法、器械、光、电、磁、水等介质,作用于机体表面、腔道或创面等,药物吸收不同于传统口服药物的消化道吸收,而是通过作用部位的缓慢持续吸收,用来治疗疾病或预防保健,达到健康甚则延年益寿作用的一种特色疗法。外治疗法是相对内治疗法而言的,其作用对象、目的跟内治疗法是一样的,但在途经、手段等方面与内治疗法迥异[2]。外治疗法仍然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特点。诚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在现代科学的助推下,外治疗法的理论日渐清晰,治疗范围亦日益扩大。

外治疗法安全有效,富有特色,使用简便,容易掌握,疗效可靠,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古人云:“良医不废外治”。笔者团队亦一直强调“学不分南北,医不分中西,治不分内外”,只要是对患者有益的治疗方法,都是我们应该实践及鼓励的。外治疗法尤其在儿科、妇科、皮肤科、疮疡外科、周围血管科、肛肠科等[3~6]有确切的疗效,独到的特色。然而,外治疗法在实践、推广、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困惑。

1 外治疗法的实践与发展的困惑

由于外治疗法的优越性及特色性,越来越受到各个医院、科室、医务人员的重视,更多的科室和医院将建设外治治疗室,甚至是外治中心。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有的困难不只是技术上的,更多的是来自硬件设施、政策管控等方面的困惑[7]。如穴位贴敷疗法拟在医院的各个科室推广,那么各个科室就要拿出独立的区域建设该技法,需配专门的医务人员,还需要建立处方、配置、加工、调节、储存、操作、观察不良反应等规范;尤其在储存方面,更有特殊的要求,如需要配备冷柜,及时检测温度及湿度。穴位贴敷疗法的开展还需要受到院感、医政、医保、医疗监督所等的管理,时刻要准备接受检查。如此,规范建设该技法,要求就非常高了,成本自然就上去了。贴敷疗法收费本来不算高,若规范地完成,从绩效角度而言,可能会亏损,操作人员奖金亦得不到回报,就会影响该技法开展的积极性。其余技法亦存在类似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技法尚无收费项目,如小儿刺四缝疗法,这更可能在政策层面阻碍外治疗法的建设与发展。且外治疗法的临床应用,必须重视局部状态的系统评估,往往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将不同的外治疗法联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疗效[8],这也对外治疗法的集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集中建设外治中心,将所有的外治疗法统一到某一个区域,集中管理,集中治疗,是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但是,会受到场地和人员等限制。单独的外治中心,必须要相配套的房屋措施等相关的硬件设备,亦需要充足的外治专业人员,如医生、护士、技师等,短期内可能难以配套齐全。

如此看来,外治疗法的实施和发展,将遇到较大的瓶颈。笔者自开展外治疗法以来,不断思索这个问题,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项目,并且能够规范化、规模化、可持续性的开展下去,而且不能有亏损,挫伤外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外治中心下的外治功能带建设。

2 外治功能带的理解

外治中心下的外治功能带建设,首先要承认并建设外治中心,这就要求上升到一个高度,上升到全院的层级。院领导对外治疗法的疗效、特色、收费应该了解,应该全力支持。建议在主管业务的院领导的统筹下,联合医务部、护理部、经济管理部、各临床科室负责人成立外治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联合、统筹、可持续地实践并发展外治中心。

外治功能带,是各种外治疗法的分区,就是将各种外治疗法优化整合到各个外治单元中,也是将外治中心功能中的各个外治疗法合理地拆分到各个区域(科室),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方法,类似于游击战,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成熟一个做一个,适合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性医院开展。

外治功能带是一个全院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对接全院的所有临床科室,就像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一样,一定要有整体服务意识,如此才能形成势头,形成规模,对本区域的一些外治疗法也是一种良性促进作用。

外治中心负责人,应该带领好团队,清楚外治疗法,尤其是各个外治疗法的规范性,应该加强跟各个临床科室沟通,讲解外治疗法的好处。初期可以遴选专病、特色病开展外治疗法,未必开始就全面开花,而是采取初步试点的方法。让临床合作科室、患者体会到外治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特色性、良好的经济结构等优点以后,逐步扩大实践与发展。

3 建设外治功能带的好处

建设外治中心下的外治功能带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总体包含三个方面。

3.1 促进外治建设

外治功能带的机动与灵活,可以增加外治实践的可行性。外治功能带无须集中的或独栋的楼宇,初期无须独立的、较大的建设面积,一小块零散的面积均可以经过精心的设计,打造专门的外治区域。外治功能带还能够增加外治建设的机动性,建设单位可成熟一个疗法即做一个,不需要受时间、人员、空间等的局限。尤其外治疗法也是服务患者的,务必做到安全、规范,尚不成熟的技法,不能贸然开展。

3.2 节约外治资源

外治功能带的建设能够节约专业人员,可以避免每个科室都开设一个外治室,防止外治室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人员的绩效等相关开支。外治功能带还可以节约宝贵场地,能够避免每个科室建设外治室,占用宝贵门诊房屋资源。外治功能带还可以促进临床资源的节约化,同样的外治疗法的要求,资源集中做一次就行,不需要处处都有。如穴位贴敷的粉碎、加工、储存、登记等都是需要符合卫生监督所、医政、医保、药剂的要求,时刻需要备查,集中建设并规范一个穴位贴敷外治功能带就可解决所有问题,不需要在每一个科室都重复相应的配套设施及规章制度。

3.3 提升外治水平

外治功能带的建设能够提升外治疗法的规范化,能够集中力量规范本区域的外治疗法。使得外治疗法的设备、耗材、准备、流程、场地、操作套路、服务等更加规范与合理。还可以提升外治疗法的规模化,能够集中全院力量齐心协力地开展外治疗法,更好的形成体量,形成规模,而不只是一个科室的“单打独斗”[9]。还可以提升外治疗法的专业化,能够更加集中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更好地形成经验,形成规范,提升熟练度,深入实践,深入思考,提升高度。

4 建设外治功能带的关键

4.1 高度重视,统一机制

外治功能带不仅只是技术、硬件的配备,更需要行政干预。院领导班子应该高度重视外治疗法的建设、管理与发展。虽然可以没有高大的、独栋的外治大楼,但是一定得有政策高度。应该成立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的外治建设领导小组。外治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医务部、护理部、经管部等职能负责人以及临床开展的外治疗法的科主任和科室骨干为组员,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定期开会,商讨并决议相关事宜,统一商讨,统一决策,统一机制。医院在绩效方案方面应该对外治功能带的建设予以鼓励和倾斜,尤其在初期应该大力扶持。

4.2 高度协同,统一意识

外治领导小组的组员应该高度协同,临床部门应该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获取相应的支持及相关的政策,加速外治功能带的建设与发展。医院班子、职能科室、临床部门要形成外治疗法有效与特色的共识,坚定外治疗法能够治疗疾病,增强服务,优化医疗经济结构,形成特色与品牌的信心。齐心协力建设、实践、发展、弘扬外治疗法,加速外治功能带的建设。

4.3 高度理解,统一调度

外治功能带的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管理部门及一线操作者应该增进理解,相互体谅,在外治中心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工作部署。外治功能带涉及医师、技师、康复师、护士,应该充分沟通,合理分布,以达到节约人力、财力资源等目的。外治功能带的建设,应该集中资源,统一调度。临床科室可以根据本科室的疾病种类开展相应的外治疗法,可以与外治中心共同制定量身定做的外治服务,外治中心应该全力做好相关技术支持及外治服务。

4.4 高度集约,统一规范

外治功能带一定是集约的,是全院的,不只是一个或几个科室的外治功能带,而是全院的各个临床科室的外治功能带,就如同检验科、放射科,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平台。各个临床科室,应该解放思想,增进合作,全力开展外治疗法,使外治疗法在相应功能带规模化、规范化地发展,更好地优化流程,提升熟练度,深入思考,深入研究,总结经验,申报课题,甚至参与撰写行业规范指南,更好地提升外治疗法。

5 展 望

外治疗法由于其效果显著、相对安全、方便廉价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许多患者的青睐,尤其在儿科领域,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人员也开始重视这一特色疗法。然而想要更好地推广和发展这一疗法,仅凭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热情与技术是不够的,它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目前直接建立外治中心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不妨先建立外治中心下的外治功能带,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集中全院力量,使外治更加专业与高效。笔者相信,有医院领导层的政策支持和全院医务人员的相互理解与合作,结合外治疗法的特色与优势,外治功能带的前景良好,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患者,还能提高外治疗法的规模,进而为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外治中心的建立做好基础。

猜你喜欢

外治治疗法全院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失眠的物理因子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征订启事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归藤止痒洗剂外用治疗慢性手湿疹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覆盖全院科室的医院财产物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中医外治药物(贴剂)疗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宠物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