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1-01-04赵利平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脾脏外周血栓塞

赵利平

(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一区 山西 大同 037008)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近年来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常见疾病的一种,脾脏不同程度的肿大并同时伴随一种或多种血细胞的减少,导致出现贫血、出血、反复感染等症状是该病患者在发病后的主要特征[1]。脾动脉栓塞术可以对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表现进行很好的控制,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程度较轻,术后恢复速度快,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低,现阶段在临床上应用广泛[2]。本次研究中,以对比研究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和脾切除术两种方式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的临床效果为目的,展开了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90 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5 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对照组45 例患者中男性32 例,女性13 例;肝硬化病史1 ~14 个月,平均(5.1±0.6)个月;年龄41 ~75 岁,平均(56.3±4.9)岁;脾功能亢进发病时间(1 ~8)天,平均(2.5±0.4)天;治疗组45 例患者中包括有男性35 例,女性10 例;患者肝硬化病史在1 ~17 个月之间,平均(5.3±0.5)个月;患者年龄在41 ~76 岁之间,平均(56.5±4.7)岁;脾功能亢进发病时间1 ~8 天,平均(2.6±0.7)天。对照组、治疗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脾切除术治疗,常规麻醉,同时对位于脾脏周边组织的韧带进行分离,结扎脾动脉之后将整个脾脏完全切除。治疗组:采用脾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在数字减影X 光机的辅助引导下,实施Seldinger 穿刺术操作,将规格为5F 的导管伸入到需要穿刺治疗的右股动脉当中,经过患者的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干,直至脾动脉的位置,实施全面的造影检查。对需要的影像资料进行完整截取,确定脾动脉及其分支的实际走向,随后将导管置入到患者的脾下极动脉,从导管位置将明胶海绵颗粒混悬剂注入,从而实现脾下极动脉栓塞。根据患者脾脏的实际肿大情况及脾亢程度,最终决定需要进行栓塞处理的面积,通常情况下建议控制在40%~60%之间。待造影操作结束后,可将导管拔除,对创口进行全面消毒后,在加压的条件下进行止血包扎处理。术后3 日常规应该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有发热、头晕呕吐、疼痛等栓塞病理性反应产生,则需要对症给予进一步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2)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水平、体液免疫指标浓度、生活质量评分。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显效:贫血、出血、反复感染等脾功能亢进症状在治疗后基本消失,机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检测结果复常,未出现其他任何并发症;有效:贫血、出血、反复感染等脾功能亢进症状在治疗后减轻,机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检测结果改善幅度大于在50%以上,没有其他任何并发症;无效:贫血、出血、反复感染等脾功能亢进症状没有减轻,各项评价指标改善幅度不及50%,或病情加重,或以其他方法进行治疗[3]。

生活质量:采用SF-36 量表进行评价,共分为8 个方面,36 个问题,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理想[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 检验,P <0.05 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2.2 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水平、体液免疫指标浓度、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体液免疫CD4+、CD8+、SF-36 量表评分均高于手术后,组内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水平、体液免疫指标浓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水平、体液免疫指标浓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t、P 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t1、P1 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2、P2 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组别n时间白细胞计数(×109/L)红细胞计数(×1012/L) 血小板计数(×109/L) CD4+(mm3)CD8+(mm3)SF-36(分)治疗组45治疗前2.79±0.353.81±0.5246.01±4.3545.12±3.9520.98±2.8661.37±4.50治疗后7.33±1.506.95±1.2497.30±5.2648.55±3.1924.08±1.4289.16±5.07 t16.7544.26427.9464.8164.88215.007 P1<0.05<0.05<0.05<0.05<0.05<0.05对照组45治疗前2.83±0.423.65±0.4745.62±3.4545.29±4.1721.60±3.0662.23±6.84治疗后5.94±1.254.68±0.7277.96±6.3546.51±3.2822.17±2.4575.28±6.34 t24.5193.43521.7533.8353.16212.263 P2<0.05<0.05<0.05<0.05<0.05<0.05 t 3.0243.42713.6593.5643.01310.973 P<0.05<0.05<0.05<0.05<0.05<0.05

3.讨论

传统脾切除手术,是以往临床对经过内科保守方案干预后无效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贫血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的纠正,且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血小板计数水平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但导致门静脉血栓病变形成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脾切除手术后大多数患者会伴随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使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加大[5]。而且脾脏是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能够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脾切除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通常会出现紊乱,甚至会导致恶性肿瘤及严重感染情况的发生。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CD4+、CD8+T 细胞亚群在维持人体免疫细胞功能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肝硬化患者CD4+阳性和CD4 阳性细胞的表达,通常与其总生存期呈现正相关性[6]。因此找到一种既能够使血细胞得以恢复,又能够使免疫功能得以保留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7]。近年来脾动脉栓塞术在该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有了新的有效的方法。脾动脉栓塞术主要通过脾动脉插管,经导管注射一定剂量的栓塞剂,使脾脏当中异常增多的血管被堵塞,使相应区域处于缺血、坏死、废用性萎缩状态,从而有效削弱吞噬、破坏血细胞的能力,使外周血象得到根本性改善[8]。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以充分说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实施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大幅度改善,调节外周血细胞水平,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有效缩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脾脏外周血栓塞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