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位自然复位法联合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

2021-01-04杨忠吉克阿木王斌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螺钉股骨髋关节

杨忠 吉克阿木 王斌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西昌 615000)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一般多指发生在股骨转子下5cm 内的骨折[1]。股骨转子下骨折发生率约为股骨近端骨折的5%~10%[2]。股骨转子下骨折的解剖结构复杂。是以骨折复位较为困难,难以利用手术内固定治疗[3]。近来,临床提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俯卧位自然复位法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该种方法主要利用可透视手术床、利用重力进行自然复位的治疗方法[4]。已有研究证实其疗效确切,然而相关研究证实仅采用内固定的方式无法固定外侧壁,是以本研究利用俯卧自然复位法与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探究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股骨转子下骨折;(2)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多发性骨折;(2)合并颅脑损伤、胸部或腹部脏器损伤者;(3)伴有重度内科疾病对内固定术存在影响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5)合并恶性肿瘤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 例,平均年龄(55.38±5.40)岁,男性27 例,女性13 例,体质量指数(23.38±2.90)kg/m2,骨折类型Ⅱa 型7 例、Ⅱb 型14 例、Ⅲa 型8 例、Ⅲb 型6 例、Ⅴ型5 例,骨折部位左侧24 例、右侧16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31±1.63)h。观察组40 例,平均年龄(56.05±5.62)岁,男性25 例,女性15 例,体质量指数(23.42±2.91)kg/m2,骨折类型Ⅱa 型8 例、Ⅱb 型15 例、Ⅲa 型7 例、Ⅲb 型5 例、Ⅴ型5 例,骨折部位左侧21 例、右侧29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48±1.68)h。两组年龄(t=0.544,P=0.588)、性别(χ2=0.220,P=0.639)、体质量指数(t=0.062,P=0.951)、骨折类型(χ2=0.259,P=0.992)、骨折部位(χ2=0.457,P=0.499)、受伤至手术时间(t=0.459,P=0.647),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俯卧位自然复位法。具体为:麻醉后,将患者置于可单独调节的可透视床,平移手术台面,满足术中C 臂X 线机的移动要求,在患者胸部及骨盆铺软垫,注意保护患者眼睛、臂丛神经、生殖器。消毒整个下肢,操作时移动远端下肢,适应屈曲、外旋、外展的骨折近端,重获骨折的对位及对线。放下伤侧支腿板。增加髋关节屈曲、对抗髂腰肌作用,恢复患者矢状位对位。中立位轻度外展,抵抗臀肌和短外旋肌群的作用,恢复冠状位对位。通过屈膝动作,以患者小腿作为角度指示,控制患肢长轴的旋转。健侧肢体平放于手术台面,健侧支腿板处于初始位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具体为:利用瞄准装置锁入远端锁钉,在股骨大转子外侧壁置入1 枚空心钉导针,确定导针位置后,置入合适的空心加压螺钉。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髋关节功能功能、肢体功能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股骨转子下骨折愈合时间。疗效评价:患者CT 检查显示骨折复位,肿胀及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患者CT 检查骨折复位,肿胀及疼痛明显好转为显效;CT 检查复位,肿胀及疼痛有所改善为有效;骨折处存在出血,骨折部位种种及疼痛无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20.0 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n(%)]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功能、肢体功能评分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肢体活动功能评分及肢体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肢体活动功能评分升高,肢体疼痛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功能、肢体功能评分(±s,分)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功能、肢体功能评分(±s,分)

组别n髋关节功能评分肢体活动功能评分肢体疼痛评分前后前后前后观察组4045.92±5.2384.82±6.4056.13±4.3786.24±11.056.23±1.202.16±0.42对照组4045.81±5.1775.20±5.1756.71±4.2372.09±8.376.18±1.235.10±1.05 t-0.0947.3950.6036.4560.18422.482 P-0.925<0.0010.548<0.0010.855<0.001

2.3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股骨转子下骨折愈合时间

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股骨转子下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股骨转子下骨折愈合时间(±s,d)

表3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股骨转子下骨折愈合时间(±s,d)

组别n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股骨转子下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4015.09±2.1414.49±1.50对照组4020.16±3.2616.68±1.94 t-8.2235.648 P-<0.001<0.001

3.讨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下肢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髋部骨折的25%[5]。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股骨近端附着大量肌肉及软组织,因此骨折末端会被肌肉及软组织牵拉、覆盖,复因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降低,合并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导致临床治疗较为困难[6,7]。既往临床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方式为平卧位应用牵引床、平卧位应用可透视手术床及侧卧位使用可透视手术床,其中平卧位应用牵引床最为常见,然而该种术式对于肥胖患者存在缺陷,同时在手术时需切开近端骨折块复位[8,9]。平卧位可透视床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治疗期间需手动维持牵拉及复位,此外平卧位难以获得较好的透视影响。

俯卧位自然复位是通过牵拉、调节支腿板等方法,移动远端进行复位,依靠重力维持复位,减轻助手的工作量,并且可借助小腿指示下旋转复位[10]。本研究结果显示,合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患者疗效较好,并且该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肢体活动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可减轻患者肢体疼痛,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股骨转子下骨折愈合,其原因可能为合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可提升读者短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恢复,并且合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的抗旋转、剪切力较强,可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俯卧位自然复位法与合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疗效较好,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且骨折愈合时间较快。

猜你喜欢

螺钉股骨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