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初中语文提问的艺术性研究
2021-01-04朱宝琴
朱宝琴
摘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提问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老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学会艺术地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做到“心脑并举”,即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文本。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思考从问题开始”是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对问题的观点。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提问互动来表现问题,提问可分为艺术性提问与非艺术性提问两种。作者认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紧扣文本提问,是一种艺术提问,这也应该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甚至为此"衣带渐宽终不悔"。但是现实的语文课堂上仍然有许多提问毫无艺术性,那些提问不能启发引导学生,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我们去面对、反思和解决。
一、初中语文课堂存在”提问无艺术”
(一)问题类型老套,不具有创新性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同样需要创新。教师提问老套,究其根本就是教师的创新性不够。老师用同一种教学思路去教不同的学生,这是墨守成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比如教学一篇文言文,老师会先逐字解释,再让学生串联全文进行翻译,提问也总是围绕着字词的意思进行,让学生以为文言文学习就是枯燥的字词翻译,而忘了体味其本身具有的情致和审美价值。这种老套的问题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
反观那些名师的课堂,都是时时处处有创新。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死海不死》时,用做化学实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总结出死海的特征,这样的方式比传统的提问要高明很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师面对的是充满个性的学生,创新应该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提问方式及内容不具有创新性会让整堂语文课陷入一种呆滞空洞的境地中,这是我们应该极力去弥补的一大短板。
(二)提问难易不当,教材未被深挖
在课堂中还存在着提问难易程度不当的问题。有的问题与学生积累的旧知识之间没有联系,那学生就会很难深入、系统地去思考。有些问题的深度超出了学生当前的认知程度太多,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那学生就容易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导致课堂出现“冷场”,教师与学生双方都会陷入一种不良循环。例如《海燕》这篇文章,是高尔基写于1905年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当时俄国工人运动逐渐高涨,不断动摇着沙皇统治的地位。这样的写作背景对于学生而言有很大的距离感,他们是比较难把握的,如果教师没有多加讲解和引导,直接就文本意象进行提问,学生肯定无法深入思考,也就不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的提问应做到“心脑并举”
(一)心中有学生
1.以疑导问
杜威曾说过:“思维起源于疑难。”疑难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以疑导问就是要了解学生何处有疑问,用学生的疑问来引导问题的设置。在学生提前预习过课文的情况下,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一些方法来了解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将他们的问题大致归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从这些地方设置问题,以学生所提的问题串联整节课,有的放矢地去教学。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故乡》时先让学生自行提问,但学生一开始提不出问题,他就先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最后钱老师将其归纳为七大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完成《故乡》的教学。课堂最后的对话是这样:“师:回顾一下,经过两堂课,同学们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体会?生:把难题解决了,课文也读懂了。生: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我们要学会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更是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变得爱思考、爱提问了,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助益。名师李镇西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从学生有疑惑处设问,他认为这样的提问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在这些问题中适时地找出一些契机去引导学生往更深处思考。这些名师的经验足以证明教师以疑导问,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2.连环多问
所谓“连环”,是指问题要环环相扣,当一个问题学生无法及时回应时,就要通过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来一步步引导他们。郑桂华老师在执教《安塞腰鼓》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句式的特色,她问道:“大家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些句子传递感情更强烈一些,而有些句子就不那么明显?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什么特征?她没有直接问学生句式特色是什么,而是先问学生自己在朗读时的直观感受,再引导他们从句式的特征上思考为何有的句子表达感情更强烈,这些问题互相关联,难度逐步增加,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较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文本中的句式特色,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又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而“多问”则意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将多种提问方式相结合。当学生对某一问题表现出迷茫的时候,可以改变策略,换一种提问方式,有时开门见山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讲解“年且九十”中“且”的意思,他说:“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不到?从哪里知道的?"通过这几个间接的问题,学生自己探索出了“且”的含义,就这样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提问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直接提问,在亲切的引导中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所以教师应该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学会多问。
(二)脑中有文本
1.要处着眼
“要处着眼”也就是要着眼于文本的重难点知识。教师作为教材的处理者、分析者,要将文本处理得兼具新意和深度,就必须将重难点把握到位。比如《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这一意象,一般都是教师重点分析的对象。在教学中,除了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意象来设问,还可以先从"丁香这个传统的意象入手,最后再带着丁香的传统意象回到诗歌中,看看诗人所写的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和意境。这样去解读文本、设置问题,会使学生更易理解这一意象。教学诗歌时可以从那些重要的意象入手设疑,现代文也有其重点所在。只要教师从文本的显要处着眼设置問题,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完成重难点的学习。
2.细处着手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细节”可能是某一个关键字词,也可能是某一句容易被学生忽略掉的句子。可以用来提问的细节必须具备一个特点,即通过它们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语文知识,启发其产生更深入的思考。陈日亮老师曾对《沁园春长沙》中的“竞”和"怅”等关键字做了深入的体味,认为这些字词虽然表面看起来是易解的,但是却“义近而旨远”,对它们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把握整首词的感情,足以见得细节不可忽视。这首诗歌虽然是高中的文本,但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同样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教师要善于去寻找那些画龙点睛的细节,从这些细节出发去设问,使提问变得有艺术性,让细节成为一堂精彩语文课的重要助力。
结语
“心脑并举”是艺术性提问的关键,教师提问若能坚持将以疑导问、连环多问、要处着眼、细处着手、奇处用心相结合,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有望一改如死水般沉闷的氛围,而时时荡起智慧的涟漪。相信有艺术的提问,将会给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它可以“春常在”。
参考文献:[1]王轶卿.初中语文复习课中运用“学科思维导图”的实践与思考[J].中文自修,2021(19):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