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自然资源,孕润课程底色

2021-01-04陆娇孙丹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动态生成幼儿园

陆娇 孙丹

摘  要:怎么引发资源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呢?如果只是基于原有经验的建立在个体经历上建构的经验,很难引发互动,于是我们从当下幼儿年段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寻求个体生长最大可能的突破。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动态生成

一、“三个一”资源中探路径

我们抓住“三个一课程”这个资源,每周一次整理课程(利用幼儿一日生活),每半月一次种、养殖课程(班级自然角、种植园地、饲养区),每月一次社区实践(依托社区资源),形成游戏化一系列课程。

(一)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基点的动态生成开发

以小班“整理課程”为例:一是源于幼儿的需要:小班幼儿携带自己的生活物品,独立入园困难,需要老师审视小班孩子的需要,为孩子提供怎样的帮助;二是基于当下能力与需求:老师重新审视幼儿的能力,在一日活动观察中去解读幼儿,把机会还给幼儿;三是适时抓取资源引发互动:下雨天,雨具的乱放中发现问题。

(二)围绕主题教育活动为主体的多方支持开发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有能力者参与课程建构并从中获得发展。以大班课程“柿子”课程为例:围绕资源的价值判断——老师本身对于资源是否充分的认识,对接《指南》,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从幼儿的生活经验、情感、技能等方面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是预设课程与幼儿产生的互动——课程的实施建立于幼儿的兴趣,活动前期进行幼儿原由经验及兴趣的调查,然后预设“柿子”可以挖掘的点,初定一个脉络以及关键点,确定课程的主要目标;最后是诱发幼儿课程的建构——引发幼儿对柿子树原有的认识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去探索,了解柿子树,从果子的成熟引发摘果子、做甜柿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自己借助同伴、老师、家长的帮助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又如小班课程“鸡缘巧合”:小班孩子对亲身感知有强烈的表达欲,我们听见孩子的声音,留白体验,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与饲养区的小鸡进行互动,观察、喂养,多倾听孩子们的对话,及时捕捉资源。第二步,是观察儿童,看见孩子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当下需求,才能有效判断什么课程是有价值的,才能清楚课程该如何开展下去。第三步,问题引发思考,‘鸡是哪里来的引出“如何孵小鸡”,自主了解孵小鸡的方法以及所需工具,及时调整节奏,开放思维。 最后,读懂孩子的行为,支持幼儿行为,在区域中创设相关区域,孩子们用自己最直观的表征方式记录他们对小鸡的所思所想。

(三)以社区人文资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

以中班“拆房子”为例:首先,随幼儿关注点,捕捉资源。兴趣来自与生活,当孩子看到“瓦匠”能够站在屋顶行走,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引发幼儿自主去寻找答案。其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如何引发孩子跟这个资源产生有效的互动,孩子们从自己家人到亲戚,从职业这个资源去了解他们在干什么,借助老师知道这个场地拆完是用来建“新的幼儿园”。最后,想建怎样的新幼儿园,把自主权、话语权还给幼儿。

二、运动课程资源中寻方法

我们在盘点幼儿园周边资源时发现,我园周边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结合现在幼儿活动中自然环境缺失的现象,我们把目光对准了我们的自然资源:宽阔的农田、纵横的垄沟田堙、种类繁多的树林、丰盛的果林甚至是春耕秋收,无一不是孩子们最自然的运动场。不光园外的自然资源吸引着孩子,园内的小山坡、柿子树等都是孩子们的心头好。

(一)情境加持,野趣加倍

“野”是指有挑战性,“趣”是指趣味性。“野趣”是一种去除人为限制而获得的一种自然状态,是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符合自己意愿的、力所能及的活动。课程中,我们用红军长征这一情境主题,结合生态园的树、桥、石块、高坡等自然资源,带领孩子们创设富有野趣的运动情境环境。在情景性运动活动中,材料体现自然性、过程体现挑战性、方式体现开放性,使活动空间有效地扩展,活动时间充足,幼儿的运动兴趣也得以激发。

(二)技能傍身,多元发展

我园的小山坡,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运动场地之一,小班组的孩子们就围绕小山坡开展了一系列的运动课程。在利用这一资源前,我们先对资源进行了前期分析和价值判断:小山坡属于园内自然资源,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免去了长距离的徒步,把更多的体能留在与山坡的互动中。园内的小山坡有两个较高的土坡,还有一些较矮和平缓的草地,适合大多数小班孩子在上面运动游戏,同时还能打造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满足不同能力的孩子去运动。对于入园一个半月的小班孩子,我们观察发现,他们对幼儿园的各类大型游戏场域非常感兴趣,尤其对小山坡的兴趣极其浓厚,经常看到他们在山坡上奔跑的身影,但也有孩子想玩又不敢去玩的现象。基于上述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小班组抓住园内小山坡这一自然资源,围绕小班幼儿“爬、滚、平衡”等运动技能,组织老师去讨论、反思活动中的得与失,让课程更为丰满、科学。

(三)运动赋能,乐享收获

随着天气的转凉,我们的运动课程《南瓜大作战》拉开了帷幕。除了分年龄段活动,我们还开展了三个年龄段混合运动,特定场地、特定内容,孩子们自由打卡运动,在不知不觉中身体各项体育技能得到了锻炼。。以南瓜开展的运动课程,给了我们新的启发: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能成为课程资源,只要老师去留心、去思考,总会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体验。

三、文化课程资源中求经验

我们迎合传统节日基调,结合孩子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由儿童的视角层层展现不同活动中对于核心意蕴的理解和资源建设的经验。例如:在小班开展《赏味中秋》的活动中,让幼儿参观大班亲子活动制作月亮饼的现场。在中班开展《玩味中秋》这一活动,主要通过“月饼”这一载体,以观察、谈话、分类、品尝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月饼有多种形状、多种味道,了解吃月饼的由来等中秋节的习俗。通过对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也渐渐梳理出了一些草根经验,让孩子在适度的挑战中获得发展,经验和能力也得到质的生长。

参考文献:

[1] 罗会,朱宗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本土自然资源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01)

[2] 黄凤华.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J].教育.2019(52)

[3] 滕会霞.乡村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其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9(06)

[4] 张莹.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J].新课程(综合版).2018(03)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幼儿园,江苏  常州   213002)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开发动态生成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研究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