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2021-01-03王熙梅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教学案例

王熙梅

摘  要: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是提高年轻教师教学能力途径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展开如何备好一堂课及课后反思。

关键词:教学案例;南水北调

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是所有年轻老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经过一年多教学实践,个人觉得无非就是要做好三点:一是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二是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三是提高课后反思的有效性。本文将以人教版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为案例,阐述如何落实“三效”提高教学水平。

一、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2021年11月初,本人申请了面对全校性的研究课,课题是必修三最后一节内容《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这节内容具有很大的挑战,一是课本对这块内容是以课后活动形式呈现,内容很少,主要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但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条件,这个全班性活动很难实现;二是需要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后,以小见大,懂得掌握区域跨资源调配的方法。通过研读课标、考纲,以及做练习,苦思冥想之后,最终确定了以问题探究的模式展开教学,之后是搜集新鲜的素材,编写教学设计,把整体的思路整理出来,再做导学案和课件。

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授方法和规划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说过:“用一辈子备一堂课”,备一堂课,需要动用自己的知识“积蓄”,而“积蓄”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需要长期不断积累的。

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021年11月10日,正式面向全校上这堂研究课,课堂开始先让学生说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有哪些?从而引出今天的主角“南水北调”,接着抛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以及观看《南水北调工程纪录片》,纪录片是央视为庆祝改革开放40年拍摄,内容贯穿后面的学习,也起到视觉的震撼,引起学生民族自豪感,接着三个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和导学案的材料分别讨论“为什么调”、“怎么调”、“调的意义”三个问题。在讨论环节,学生激烈地开展,互相评价对方的得失,展示环节,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一个接着一个补充前面说不到,这也是意想不到的结果。接着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点评,并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也就是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在“怎么调”的讲解中,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三条路线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总结“东、中、西”三线的优缺点,目的是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最后“调的意义”,帮助学生总结他们讨论的答案,升级为模板,以及通过一道变式训练来巩固。在课堂的最后,提了一个疑问:“面对天来之水,要如何保护呢?”问题抛出,马上引来学生的天马星空地回答,这道题是开放性题目,目的是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思考,提出解决措施,从课本出发,超越课本。

本节课的效果比预期还要好,从听课老师的点评中主要体现在:

这是一堂基于课本教材,又不受教材限制的课,因为教师重新开发素材,又不脱离核心,更体现了教师具有专研的科学精神;

落实新课改核心素养的理念,课堂多次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锻炼学生的能力,刺激学生思维的发散;

重难点突出,用问题探究教学突破难点,教学模式创新,素材新颖,环环相扣,自然而然,重视培养学生审题;

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郁,教师课堂把控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亲和力。

当然,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比如有:1、素材文字过多,教师可以适当删减与问题的内容,达到简单明了;2、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板书要点,方便后面的点评;3、增加练习量,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等。

三、提高反思有效性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研究终于落幕,有优也有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几点建议:

注重备课,优化教学设计。要想上出一堂精彩的课,有的人用一生去备课,一生去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构思是老师这堂的灵魂,教学设计先于制作课件,而在地理教学上,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将课本枯燥的文字动起来,可以带领学生徜徉在山水自然环境中,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但教学设计不能华而不实,不能脱离课标与考纲,所以设计前,必须研读课标、考纲和教材。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要慎重考虑,必须是能实现的具体目标,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而教学的过程紧紧围绕这核心展开。教学环节设计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嘴、动手,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设计环节,寻求更多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就需要教师用地理的眼光看待世界,敏锐的思维分析出现的现象,特有的细心留意周围的事物,储存教学所需要的素材,以广阔的视野,将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不断丰富地理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年轻教师,要深知自己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专业术语的表达上和解题思路上。只有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才能居高临下,从多角度分析与处理教材。如何提高专业知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做题,既能增加知识面,亦能把握考向趋势。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多阅读,多联系相关学科。

时时把握调度课堂及课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同时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从而启迪学生思维,进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一堂课假如问题设计的好,即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落实好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其次,让学生参与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简单有实践意义的课题,让他们形成调查小组去社会等实践。

教学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年轻教师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多与师傅、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區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详析[J]. 付治尧,徐桂.  地理教育. 2012(09)

[2]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区域地理[J]. 何建伟.  地理教育. 2019(S2)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教学案例
南水北调:曾有三个问题争执不下
南水北调:曾三个问题争执不下
南水北调
用好南水北调征地移民资金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难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