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双减"形势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探索

2021-01-03王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双减教学效率

王艳

摘要: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发布。“减”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校外辅导机构负担和家长教育支出的负担。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家长与学生的负担减轻,教师的责任则随之加重,很多人对此政策抱有不满和偏见,忽视了双减正常背后的“加”。“加”指的是加强了素质教育的深化普及,加大对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双减”形势下,初中教育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模式也随之改变,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本篇文章从双减形势角度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双减形势;双减政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2006年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自此之后国家各地的教育行业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出现了众多教育问题。其中最基本的矛盾在于学生与所学知识的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家长与教师的矛盾。因此在今年教育部出台的双减政策,优化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对一下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解决,对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新的要求。在初中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长久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减少考试次数和变相改变考试方式。然而,这样的教育政策收受到了很多家长甚至社会群众的质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压力增大,教师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考试、作业负担,还需要在教学进度不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教学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丰富和扩展学科知识。

一 以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未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虽然素质教育的政策已经实施十五年,但仍然有教育领域未能真正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不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些是导致初中生语文课堂效率低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一个引导,同时,教师未能意识到创新对语文的帮助,单纯的把书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没有精炼地总结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以及课后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后的复习时,只是死记硬背,对于知识的理解没有达到一个精深的地步,这样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未能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

受初中生自身心理状态以及身体素质的影响,大多初中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没有系统性的想法与看法。然而教师由于忽视与学生沟通交楼的重要性,未能发现学生因学习压力大或者其他事情导致的心情低落情形。长此已久,初中生会在初中阶段形成内向消极的性格,不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长久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同时,这也体现出另一个方面,教师与初中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不够充分的,教师与学生缺乏足够的交流,教师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不强,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未能充分发挥自身劳动的创新性特点。

二 “双减”形式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表现

(一)语文教师教学模式发生改变

在“双减”政策未出台之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安排作业内容时,更多偏向教师意志,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进度和希望学生完成和达到的程度来安排课后作业。据调查采访了解,大部分初中生对教师布置的作業表示不满和反抗。由于各科教师都有自身的教学任务,每个科目都需要布置作业,由此导致总和的作业繁杂偏难,学生面对作业的态度消极、不重视,出现为完成作业而写作业的学习态度。“双减”政策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对国家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辅导学习的负担。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科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增减,重视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例如,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师在讲完古代诗歌五首时,在要求学生背诵五首诗的基础上,减少布置无用功、低效率的作业。语文教师需要对作业布置进行设计,多样化作业布置形式相互进行,通过在课后引导学生发现五首诗的共同点,培养学生思维聚合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兴趣是提高初中语文与创新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之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离不开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在“双减”形势下,教师在语文课程准备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创造出学习的氛围和情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教师可以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的组织活动。比如课前朗诵、课前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角色扮演等,最深层次地挖掘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专注教师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语文,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汲取语文知识。例如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的寓言四则中的《塞翁失马》这篇文章,很多学生都已经理解塞翁失马的意思,这个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换个教学思路去教授这篇文章,比如可以从学生自我阐述身边有关塞翁失马的例子,发散学生的思维,结合生活实例理解课文。

(三)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语文学习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写作、理解综合、能说会道的能力,其最基本的核心素养是阅读。语文这门学科需要学生长久大量的阅读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灵活调用大脑中的语文知识文化,辅助和推动自身的语文学习。但由于初中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所以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学习时间紧张。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缩减。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初中生的作业量与以往相比相对减少,有更多的空余放松时间进行语文阅读。语文教师会在节假日期间安排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并写出读后感,读写能力共同提升。举个例子,初中语文人教版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教师在结束教学之后,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书籍,譬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从其他角度人事鲁迅先生的写作特点。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世界经典等书籍,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效率有明显的提高。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切实落实新教育理念,达到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文波. “双减”视角下初中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视界,2021(25):54-57.

[2]陈健. 在“双减”形势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之门径[J]. 教育探索,2021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双减教学效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