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21-01-03李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4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李莉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学科当中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们扩充语文知识以及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所以每个学生都有必要持续参与相关学习实践活动,而在此过程中,各个学生显然都需要良好阅读习惯加以支撑,否则极可能难以获得预期阅读学习效果。据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探究总结系列科学措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多元良好阅读习惯,为学生高效阅读提供有益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从一直以来的现实情况看,很多小学生虽然在语文阅读学习实践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最终却没有促使自身阅读能力明显提升,而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遵循良好阅读习惯,阅读实践练习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此,当前实际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每个教师都需要加强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从而据此持续探究如何更有效地促使学生逐步顺利养成多元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实践行为优化,最终通过优质锻炼大幅增强语文阅读能力,达到预期学习发展目标。

一、设置课前任务,培养学生预习阅读习惯

从以往经验可知,学生如果不提前做准备就直接进入课堂配合阅读教学,则极可能无法顺利达到预期学习发展目标,即难以促使自身阅读能力提升到理想水平。据此,小学语文教师平时就需要加强课前任务设置工作,有效培养学生预习阅读习惯,助力学生优质阅读学习实践,益于学生高效学习增强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平时组织学生们阅读学习《故宫博物院》《草原》《少年闰土》等课文的过程中,每次课前我都会为学生们布置一定预习任务,即在课前阶段,每个学生都需要自行诵读课文,并借助字典等工具解决生词等障碍,在此基础上,他们还需要努力进行一定深入阅读思考活动,以尝试自主解答我所设计的文章相关问题,为之后顺利完成既定阅读学习任务奠定良好基础。久而久之,班里每个学生都逐步养成了预习阅读习惯,换言之,即使没有我的强调,学生们也会主动提前阅读探究课文内容,为高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做准备。借此良好习惯助力,学生们很顺利地就通过有效锻炼大幅度增强了自身语文阅读能力,最终达到了既定学习发展目标。

二、强调协作理念,培养学生阅读讨论习惯

一般而言,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以及阅读思维能力等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如果一味坚持独立阅读学习实践,则很可能难以取得显著效果。由此,平时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需时时向学生们强调协作理念,并据此采取一定针对性措施,从而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讨论习惯,益于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切实理解掌握具体语篇内涵等,有效拓展自身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平时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们阅读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在各个环节都积极向学生们强调了协作理念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并为了促使学生切实践行此理念而采取了系列有效引导方式。具体如:在课前预习阶段,我就要求学生们在独立搜集资料以及阅读探究基础上与同学交流感悟与心得,以便在同学观点启发下拓展阅读思维,更加深入地提前感知课文主旨与感情思想;在课堂上完成基础讲解指导任务之后,我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同时将学生们划分到了一个个不同的小组当中,要求各小组学生进行更深入一步阅读讨论活动,鼓励他们一起高效解答系列题目等等。通过上述强调协作理念的阅读教学指导活动,我不仅促使学生高效完成了当下的阅读学习实践任务,同时还为学生养成阅读讨论习惯增添了助益,有益于学生之后积极借鉴他人意见和看法,迅速增强语文阅读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

阅读是一种能力,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式方法的传授和指导。只有在正确的阅读方式下,学生的阅读效率才会提高,才会更加热爱阅读。小学生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都处于萌芽时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用复杂的语言和教学形式来呈现,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简单明了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对课文进行提前准备,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段落进行标注,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从而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去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文,也能对课文深入地阅读和理解。如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解释,而且要结合课文内容对生词的使用进行上下贯通,跟学生开展互动式的交流,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心意思。学生只有在理解生词意思的基础上,才能对课文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四、依托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发育的萌发时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全面和粗浅。在课堂中,学生对课堂的情感投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若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投入更多的兴趣,从而对学习有更加强烈的求知欲。语文课文中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情感共同性也会更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让课堂教学情境更具有趣味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不同于数理化的严谨式教学,它注重的是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而人文情怀是促进思维能力全面化的不可或缺因素。在散文教学中,学生能感受到不同的优美;在小说教学中,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感知人生百态;在诗歌教学中,学生追随着诗人的情感体味更多的情愫,等。人文教学的魅力就在于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维能力变得更加丰满,思考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多元,思维发散变得有更多的延伸和触角。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不自禁地进入到情境中,在求知欲望的驱动下,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总之,当前阶段实际针对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每个教师都需要重点就如何科学培养学生诸多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大量科学研究活动,以为优化学生实际阅读实践行为增添助益,最終顺利推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迅速达到理想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张敦乐.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学周刊,2013(15):130-131.

[2]毛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3):75.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