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指导策略
2021-01-03陆佳怡
陆佳怡
摘 要:通过现状分析、结合实际的观察所得和问卷发放,了解中班幼儿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于是提出了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指导策略,建议做到科学的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培育社会性交往能力、发挥家园共育作用。
关键词: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社会性交往能力;家园共育
中班幼儿的思维成熟水平和个体意识水平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成长,这也意味着中班幼儿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会呈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在日常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不外乎对个体需求的维护以及对个人资源的独占,甚至可以说恰恰是由于中班幼儿目前更多的以自我意志为转移,在家庭环境下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自私意识,所以才导致他们呈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中班幼儿在攻击性行为上的表现相对较多,除了肢体上的攻击以外,例如打、踢、咬、推搡、撞击等等,还包括了语言上的,比如大喊大叫、哭闹不止、叫嚷名字。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要得到有效的纠正,不仅在于幼儿园方面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予以纠正,同样也在于家庭教育方面要与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关注幼儿的这种攻击性行为。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展开了此次论文的探讨,最终提出了建议策略。
一、科学的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意识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虽然是他们成长之路上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表现,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的出现是正常的,相反的是幼儿如果在中班阶段呈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的话,实际上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社会性认知水平和亲社会能力相对较弱,为此幼儿教师需要予以重点关注,根据本班级内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攻击行为及其内在诱因,做出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予以科学的指导纠正,使得幼儿能够削弱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动因,尽可能提高自身的社会性认知水平和亲社会能力。
其次,中班幼儿在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时候,幼儿教师不能够感到烦躁和不耐心,而是应当意识到每一次中班幼儿所产生的攻击性行为都是一次教育的重要机会,抓住这一机会面对幼儿进行具体化的教学活动,这才可以从根本上削弱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频率。例如当幼儿间发生了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让双方都冷静下来,然后让孩子们理清前因后果,也可以借助其他观看者的帮助,将整件攻击性行为的起因过程全部梳理出来,然后让攻击对象的双方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同时还可以通过移情训练,让攻击行为的双方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自己作为被攻击的一方,去考虑自己在接受攻击行为时的内心情感波动和受伤害的感觉,从而使孩子养成正确的同理心态,知道自己在发出攻击性行为以后,别人会遭到怎样的伤害、心里会多么难过,从而削弱他们再次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动因。
二、培育社会性交往能力
一方面,幼儿教师在培育中班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的时候,应当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方针,根据不同幼儿的先天生理特性和后天学习水平制定更加具有个性化的社會性交往能力培育策略,更多的去考虑到幼儿具有的个体性差异,为他们制定相应的纠正策略和提升办法。例如有部分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经常因为个人观点没有受到重视,或者说材料不足而发生抢夺类型的攻击性行为的话,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移情训练的方式,在这个孩子每次拿到自己心仪玩具的时候,教师立即把这个玩具抢走,又或者是当孩子在这个区域内玩的好好的时候,教师马上把他抱走到另外一个区域中去。通过这要1~2次的移情训练,孩子一开始可能会大哭大闹,但教师绝对不能够心软,而是需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伤害和影响,而每一次的移情训练结束以后,教师都需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教师对他采取这种攻击性行为的真正诱因所在,使他能够了解自身攻击性行为的错误性。
另一方面,需要开辟全新的教学模式。面向中班幼儿,很多幼儿教师希望能够使他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一关键时期,并且在这一时期的幼儿教学活动当中适当投放小学教学内容,在行为规范和课程要求中也体现出更多的小学化倾向,其本意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提前适应小学生活,但是过度的利用小学教学模式,形成教师讲课、幼儿听课的课堂规则,会产生拔苗助长的负面效应。因此,在当前的中班幼儿教学环节当中,仍然需要以合作游戏的形式广泛的开展,令孩子们能够在合作的过程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的去聆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协商的方式完成对他人观点的采摘与融合。
三、发挥家园共育作用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削弱和纠正不仅仅依赖于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同样也需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甚至可以说家庭教育在幼儿社会上认知水平和亲社会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远超于幼儿园的作用。幼儿园方面除了需要引导幼儿家长进入到校园内观察幼儿的一日活动以外,还需要走出校门,进入到幼儿的家庭环境当中去进行小规模的家访,针对实际的观察结果了解到幼儿在家庭环境内所受的教育是怎样的,并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环境营造提供相应的修正策略。
除此之外,每一名幼儿家长也需要做好典范作用,在家庭环境内成为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好榜样,避免在幼儿面前产生家庭冲突,更多的以一种交流和协商的方式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并更多的带领幼儿与邻居家的小朋友或社区内的小朋友进行玩耍,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使幼儿获得与他人进行交流协商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何云春. 读懂孩子的心:为家庭教育支招[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王维, 王维娅, 孙岩.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周国韬. 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探索[M]. 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8.
(作者单位: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幼儿园,江苏 苏州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