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1-03魏建学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魏建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也是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學数学课堂教学,结合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要求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教学模式相对固化,没有充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低下,难以提升学习成效。因此,加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意义及培养措施研究,意义深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许多教师仍然保留着单一化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点,忽略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对此,在当下数学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中,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认识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运用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在进行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培养方向与发展趋势进行。教学应该从数学的本质出发,不断探寻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方法,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以数学的角度。对学生的思考水平,实践技巧等进行培养与塑造。这样通过构建开放的课堂氛围的方式,利用数学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并且组织开展数学的实践活动,组织数学小组进行探究学习等,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数学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核心素养要求相对全面,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的解决和情感的态度。上述四个方面在结合数学运算模式与空间观念后,能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较为全面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阶段下针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相比以往教师对素养教学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老师采用的教学策略较为落后,课堂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只是贯彻实施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教师核心素养内容渗透不够,不能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拓展思维进行培养尚且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素养能力的提高,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和学生的互动交互极少,甚至会忽略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扮演的应该是一个指引者的角色,需要和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教师首先设置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两者讨论交流以共同寻找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引用苏格拉底启蒙式教育法的体现。这样可以实现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升。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减法运算时,由于一年级学生年纪尚小,并且思考问题的水平仅仅停留在表层,所以在加减法运算的掌握上相对困难。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相应的情境,如分糖果时,一共有8颗糖果,但是其中有1颗不小心被弄丢了,这时可以问学生还剩下多少颗糖果。这就是将减法运算结合相应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还比如,由于粗心大意而弄丢了1颗糖果,现在教师又去购买了5颗,这时可以问学生现在一共有多少颗糖果。这就是将加法运算结合相应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还能提高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打造出轻松欢乐的课堂气氛。在可能性的大小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盒子内放不同颜色的小球,通过多次抓取小球并且记录小球颜色的实践,来猜测抓取某一种特定颜色小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二)运用启发性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数学的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数学观念是学生能够以数学的角度形成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数学观念,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认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概念,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数学内容观察推理验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小学中有一道经典的几何问题:“在长方体中,求一只蚂蚁从其中一个点爬到一个点的最短距离。”在这道题目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完善蚂蚁的爬行路线,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将原本抽象化的想象内容直观化的展示,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总结归纳,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注重开展教学情况的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建立错题集,针对不同的数学思想、原理和方法来探究多元化的解题方式和解题路径,理顺相关的学习逻辑,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将所学的单元知识进行串联。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训练题目,开展分层次训练,并加强鼓励和正面激励等,设计更多的实践锻炼项目,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数学的真谛,学会运用数学原理和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自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行,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创新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雪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幻画报,2020(09):186.

[2]唐丽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9(12):187.

[3]徐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3):67-68.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