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趣味性教学

2021-01-03姚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现状策略

姚远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随之发生变化与创新,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动力。本文笔者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趣味性教学相关措施,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的指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现状;策略

前言:从过去到现在来看,语文学科都在小学的学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对于考试需掌握的知识,还是学生将学习的语文知识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来说,语文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随着时代的改变,在“双减”政策有效落地推进以后,学校和家庭教育观念都有所改变,学校教师也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趣味性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课堂采用教师全程授课模式,让学生盲目“吃下”语文知识,良好的教学氛围自然不能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2.学习的负担并未真正减轻,压力过大

在新时期下,很多教师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教育发展步伐,仍然采用老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育并没有真正做到“双减”政策所推行的“减负”教育。学生在学习中仍然面临着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压力,进而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厌倦学习。

3.教学理念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身为教育者,教师不应盲目、片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以自身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身为小学教师,很少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知识水平。只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遥不可及,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有效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必须加强其环节在课堂上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导入阶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与课堂相關的图片、录像,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注于课堂。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教学方式,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能够充分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通过多种图像、影像进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基础知识和作者背景的了解,还能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力。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思维,提高语言知识接受的效率和质量。这种课堂教学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来学习,在课堂中传授语言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

举例来说,当老师讲授《观潮》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体验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这是震撼人心的。这样的课堂介绍充满了乐趣,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观看了与钱塘江大潮相关的场景之后,同学们对钱塘江大潮的景象产生了好奇与渴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重视语言艺术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有趣味性教学形式,就必须注重自己课堂语言艺术。俗话说得好,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一点。利用语言艺术,教师可以建立各种悬念,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乐趣,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语文课程而言,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教材的深入学习,认真备课,优化课堂用语,强化教学语言趣味性。以趣味性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贴近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与教师沟通,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和教学进度,从而有利于学生迅速、全面地理解汉语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与生活有机联系,提高学习乐趣

所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均以课本为依据,教科书的内容由名篇组成。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要把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密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并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这种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在不束缚学生的前提下,有机地拓展了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在日常实践中掌握语言技能的能力,减少了语言教学的枯燥。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语言技能的环境和气氛更加自由。

比如,《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老师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本上,运用信息技术,向同学们展示一场来自大自然的欢乐盛宴,风声、雨声、动物声等等。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对这三种声音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亲自体会一下各种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沉浸在视听盛宴中,徜徉在语文的快乐学习中。老师通过整理各种课程资源,展示我们身边的大自然,并让学生可以课后录制一个他所发现的大自然的声音,增添学生的新鲜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4.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开展各种趣味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语文阅读角的活动,在教室角落开辟一片阅读空间,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放在这里,让学生共同阅读。再举行读书分享会,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阅读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后的感受,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更多的相关书籍,与同学或老师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互相交流思想,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

将趣味性教学纳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给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动力,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构建了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祁生辉.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20(36):119-120

[2]谢小玉.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12):56-57

[3]张树林.试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01):70

[4]黄雪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08):131

[5]王远英.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探究[J].新智慧,2018(31):105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现状策略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