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竞赛组织与实施机制建设思考

2021-01-03李多慧王伟夏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机制建设

李多慧 王伟 夏伟

摘要:科技竞赛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支撑。合理完善的竞赛体系需要长期建设,本文着眼于竞赛组织实施机制的构建,在选拔机制、培训机制、交流机制和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制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竞赛组织与实施

引言

科技竞赛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支撑[1][2],是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开展科技竞赛对大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學生通过参加各级大学生各种科技竞赛,能够很好地运用、吸收、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5][6]。因而,积极开展科技竞赛活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有效促进知识转化、加深大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

3)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4)培训大学生在面对难题时不懈努力的科学探索精神;

5)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同时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6)科技竞赛活动的成绩也是国家学科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科技竞赛活动的积极开展可有力支撑本学科的积极发展。

南京医科大学近年来对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我校唯一的工科专业,在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发面发挥了先天优势。我系自创系以来组织大学生参加的主要科技竞赛活动有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生物医学电子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

在往年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本专业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达50项以上(本专业教师为指导教师),学生参与度达到50%以上。从全校层面来看,在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获奖方面,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的师生几乎占了一半。而在学院层面,在学院获得的科技竞赛奖励中,本专业也占了一半左右。可见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大学生科技竞赛开展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机制的构建

科技竞赛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载体,分层次、多元化的竞赛体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与研究水平[7],在竞赛中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增强学生求知与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促使学生在问题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解决问题[8]。合理完善的竞赛体系需要长期建设,后续建设我们将重点围绕下述几点进行:

1)公平的选拔机制

通过“活动-选拔-培训-淘汰-补充”的五步流程选拔优秀参赛队员。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前期竞赛团体活动,以开放实验、兴趣小组的方式广泛在各年级开展;然后通过公平考核选拔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入竞赛集训阶段,集训期间实行淘汰制,集训成员实行滚动进出。并且同时适当补充其他专业的同学参加本专业竞赛活动,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2)科学的培训机制

通过举办各类竞赛、讲座、论坛、俱乐部、学术刊物、模拟实践等方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体系结构训练各项基础技能,分别组织参与各级别的科技竞赛活动,完善“三段递进式”培训模式,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置入竞赛氛围中。达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3)积极的交流机制

与兄弟院校保持长期顺畅的沟通,交流竞赛组织实施经验也是提升自身培训、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专业长期与东大、南大、南信大等高校竞赛活动负责人保持积极的交流沟通,并对本专业的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续本专业将继续扩大学习交流的范围与内容。

4)规范的管理机制

依托本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实现对科技竞赛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与管理,规范有序地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竞赛的组织与培训等工作。同时可以将教师科研中的一些小问题作为学系层面竞赛题目或者大学生科研立项,并对此类竞赛和科创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在选题的时候要注意符合专业特色,做到“以临床需求为驱动,以案例教学促思考,以科技竞赛辅课堂”。

2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的贡献

大学生科技竞赛的选拔、培训、参赛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大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熔铸、升华的过程,经历了大赛的洗礼,这些优秀的学生会更加出类拔萃。同时科技竞赛的积极参与对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而进一步完善本专业科技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体系,还将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做出如下几方面的贡献:

1)有利于本学科大学生科创活动的良性延续与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体系将有效的发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使低年级同学明确学习目标,并逐步参与各级竞赛。将一些成功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逐步形成竞赛组织实施的良性循环模式。

2)有利于扩大学生受益面

在稳固本专业竞赛组织实施体系的同时,可以将受益面进一步扩大,逐步吸纳其它专业的同学,如生信、临床、影技等,不仅可以发挥各专业的特长,而且还能加深不同专业的交流,同学之间可以碰擦出更多科创灵感的火花,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3)有利于教师奉献精神的优良传承

目前学系组织参加的竞赛有很多是没有进入国家学科竞赛白皮书的,但是很多竞赛确是本专业的高规格竞赛,在本专业有着顶级的影响力。对于这部分比赛,同学们参加积极性高,老师也愿意带教,但是学校的配套奖励措施远远不如其它竞赛,这样严重影响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因此总结成功的带教和管理经验,在年终考评时学系层面认可这部分竞赛带教工作量,有利于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使学生最终受益。

4)有利于总结优秀组织实施经验并在全校交流推广

本专业成立十余年来,一致致力于学科竞赛的组织与参与,并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论是大学生竞赛获奖,还是大学生科创成果(论文、专利、大创项目),还是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見都体现了学科竞赛活动对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因此,将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可以为学院、学校科技竞赛活动提供借鉴,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3总结

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第一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在国家积极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大环境下,阶段性的总结竞赛活动开展的经验教训,并依托学院大学生科创平台,进一步建设并完善学科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体系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4.

[2]唐立国.论以学科竞赛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29):2.

[3]陈伟,张伟,孙国梓.高校多层次学科竞赛机制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6):3.

[4]罗静.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2):2.

[5]曹立军,李承明.高校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北京高校分子模型组装大赛”[J].教育教学论坛,2018(29):2.

[6]刘嘉,吴疆.搭建高校学科竞赛平台,促进师生综合素质提高[J].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技术教育,2018(7):96-99.

[7]朱琦.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以J大学S学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8,30(1):4.

[8]陆国栋,陈临强,何钦铭,等.高校学科竞赛评估:思路,方法和探索[J].2021(2018-2):63-68.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2021年度校级教育研究课题(2021ZC022),南京医科大学2021年度校级教育研究课题(2021ZD009)。

作者简介:李多慧(1993-),女,安徽淮南人,硕士,实习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教学与科研办公室,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通信作者:夏伟(1975-),女,河南固始人,硕士,实验师,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教学与科研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生物医学工程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人民银行党建工作量化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探究
青海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PBL教学法在医用传感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课程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