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20年,网络时代纪录片的十年生存

2021-01-03贾子媛

今传媒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视频网站互联网

贾子媛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顺势而生的新型服务深刻改变了时下的社会生活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一种新媒体传播形态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显露锋芒。当纪录片进入这样一种崭新的生存环境,其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发展的繁荣成为我国纪录片研究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视频网站;IP运营;生存特征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2-0104-04

一、纵向维度:纪录片网络化生存的时间脉络

(一)起步:视频网站设置纪录片频道(2009~2010年)

2005年是我国视频网站的诞生元年,在短短1年之后,其便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累计200多家视频网站齐上阵,这股新生力量瞬时扭转了市场风向。基于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认知,我国影视艺术作品纷纷登录网络平台,试图创新发展路径。纪录片作为影视类型中的“大户人家”,自然也不会缺席。

2009年8月,国内知名的视频网站——搜狐,率先开辟全国首家正版高清纪录片频道。2009年12月,原中央电视台网站转变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并利用中央电视台资源开辟了纪录片频道。2010年4月,奇艺网(2011年更名为爱奇艺)正式上线,并同步开设了纪录片频道。除去提供基本的视频服务之外,奇艺网更加具有远见卓识,于同年12月举办了“改变视界——2011纪录片发展论坛”,探讨新媒体给中国纪录片传播带来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腾讯、优酷、网易等多家视频网站都在2011年相继开设了纪录片频道。

引进和购买是此时视频网站纪录片主要的来源方式。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开设纪录片频道,各家平台对于纪录片资源的获得逐渐形成了“狼多肉少”的竞争局面。这背后实际上是对纪录片用户的争夺,以在同行业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张同道教授在《2010年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传播研究报告》中指出,纪录片与新媒体网站的合作,为网站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契机,同时为纪录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的确,这些网站之间的竞争,也势必会对整个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起到创新推动作用,促使其在新世纪焕发新的生机。

(二)发展:网络自制纪录片萌芽(2011~2014年)

1.视频网站投入纪录片自制

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经历了引进和购买纪录片资源的阶段后,开始转变自身定位,在作为传播平台的同时,逐步向纪录片的制作领域渗透。究其原因,需涉及两方面的考量。

(1)市场

若想在众多的视频网站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而自制纪录片是必然的选择。相比于过去单调的资源购买模式,自制纪录片能够为平台持续注入新鲜活力,挖掘潜在的纪录片用户。与此同时,平台特色将逐步明朗,有助于对市场定位进行准确把握。

(2)成本

面对有限的片源,视频网站之间的版权争夺导致纪录片价格上涨。基于成本管控的出发点,多家视频网站自行组建纪录片创作团队,吸纳传统媒体人才,用相对保守的成本打造优质的作品。

作为国内首家纪录片频道,搜狐纪录片在节目推广、项目运营以及品牌打造上都格外发力。2011年8月,搜狐纪录片频道推出了业内最早的网络自制纪录片类节目——《搜狐大视野》,凭借着过人的胆识率先在市场中树立了品牌优势。以《搜狐大视野》作为起点,而后各大视频网站相继推出其自制纪录片,2013年爱奇艺推出轻科普纪录片栏目《热纪录》,2014年优酷接连推出两档自制纪录片栏目,分别是双周播的《影像录》和季播的《行动志》,同年腾讯视频上线自制纪录片栏目《焦点人物》。自制纪录片已然成为了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发展的常态。

2.网站用户加入纪录片自制

此时,除了视频网站自制纪录片的规模逐渐庞大之外,曾经作为被动接受者的受众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纪录片的生产主体之一。这无疑得益于新媒体的自身特性。新媒体语境下便利的交互性让受众角色发生了转变,活跃了受众的参与心理。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用户可以上传分享原创图文、视频,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已逐渐变得模糊。除此之外,数字DV摄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都为用户的拍摄提供了科技便利。

(三)成熟:进一步挖掘纪录片潜力(2015~2018年)

1.现象级作品登场

2015年是新媒体纪录片的井喷之年,庞大的网络市场孕育着无限的机遇,各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都已在竞争中明确了适合自身生存的创收方式。但仅在行业市场中站稳脚跟并不足以实现它们所构建的宏伟蓝图,巧借互联网内部如今更加澎湃的新浪潮,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为上策。为此,腾讯、优酷等视频网站继续加大力度进行纪录片创作。在天时地利人和(天:互联网、地:视频网站、人:用户)的基础上,多部播放量破亿的“爆款”纪录片诞生。腾讯视频与英国BBC联合制作的《地球脉动》(第二季)在2016年在线纪录片视频点击量排行中荣登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优酷自制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而哔哩哔哩推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更是掀起了一阵“故宫热”。

2.纪录片的IP开发

2015年,多元化跨媒体营销策略已依托互联网技术逐渐形成气候。在这样的环境下,打造纪录片的IP显得尤为重要,这关乎我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能否在该时期顺利进入上升阶段。在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干超看来,“发展纪录片产业,就需要持续不断地推出精品佳作。持续不断则意味着要成功打造出纪录片IP”[2]。

基于上述认识,短短几年,我国纪录片产业已形成了多姿态的IP结构。

(1)作品IP

由中央廣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影响力早已成功踏出国门,引发世界范围内对中华美食文化的关注。与此同时,“舌尖”系列又与电商合作,利用已有的IP影响力在网络平台售卖片中美食,打通了线上线下的边界,进一步发挥了“舌尖”的IP价值。

(2)概念IP

国产纪录片中最热门的概念IP是“传统文化”,近年来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要求和引导下,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成为影视节目的主要价值导向,纪录片作为记录真实的载体更能够承托弘扬文化的使命,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结合之下,一系列文化类纪录片迅速走红,除了有“爆款”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外,《如果国宝会说话》《本草中华》《记住乡愁》《寻找手艺》等纪录片同样获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

(3)IP矩阵

2018年,腾讯视频在“纪录生活的美”发布会上,推出了风味IP,共包含纪录片《风味人间》、谈话类节目《风味实验室》、微纪录片《风味原产地》,除了线上节目之外,《风味人间》也在积极布局线下衍生品。其联合家乐福、万达广场、胡姬花、东风雪铁龙、康师傅、雪花匠心营造六大品牌,共同组建“风味美食联盟”[3],进一步挖掘纪录片的商业潜力。

3.纪实短视频

2016年,纪录片与互联网进一步融合,与此同时,短视频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期。在三者的合力作用下,一种新型业态已然出现——纪实短视频。纪实短视频,主要指以真实为原则,从自然和社会中取材,表现作者对事物认识的简短非虚构活动影像[4]。通过上传互联网平台,获得更多的关注,甚至是完成商业变现。凭借着过人的判断力和速度感,一些纪实短视频新媒体平台及时上线,例如,“一条”“二更”。除此之外,老牌视频网站以及社交媒体也都是纪实短视频“大展宏图”的舞台。数量逐年倍增的纪实短视频呈现着PGC与UGC共存的创作模式,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专业度与技术水平不再能够限制有表达欲望的创作者。还有一些UGC个人作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团队化、专业化,成为时下热门的视频品牌,例如,“李子柒”“日食记”等。

(四)繁荣:以抗疫纪录片为例(2019~2020年)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冲锋在前,大量作品不断涌现,如滚滚洪流般向疫情发起冲击。这显然是网络时代一次规模空前的纪录影像创作,从平台到个人,从专业到业余,从单打独斗到强强联合,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观察,也都有自己记录世界和讲述故事的角度与方式。当媒介技术不再成为纪录的局限,人们作为亲历者的同时,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重要的是,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始之际,网络时代的特质再次将我国纪录片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点,让我们对未来的纪录片形态更加充满期待。

1.全民出击

武汉市民成为了抗疫纪录片的第一波创作者。“林晨同学”自2020年1月22日开始,陆续发布主题为“武汉up实拍”的系列短视频。1月24日发布的《武汉up实拍,封城后的24小时》引起广泛刷屏,在互联网各个平台点击量均位列日榜前三。微博博主“蜘蛛猴面包”也从1月23日开始,对武汉的公共空间、医院、宠物救助、酒店援助、雷神山医院、志愿者、社区服务6个主题进行记录和探访,并以《武汉日记》的形式上传至互联网的视频平台。

自媒体与视频网站还鼓励全民参与到抗疫纪实的拍摄中来。人民网发起“人民战‘疫’短视频征集”活动;SMG策划全网征集抗疫短视频《我的战疫心声》;优酷推出“战疫Vlog”,用“疫情居家生活”和“挑战14天不出屋”两个版块展现疫情之下普通家庭每天的日常生活;B站设置了“抗击肺炎·共同战‘疫’”专区,那里有来自央视新闻、人民网等媒体以及个人的Vlog。

2.专业助力

随后,专业的影视工作者也加入抗疫题材的拍摄中。摄影师谢丹原本是在武汉拍摄电影,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剧组被迫停工。于是,从1月23日开始到31日,谢丹骑着單车穿梭在武汉的街头,用手机拍摄了4分钟的纪录片《守望空城》;纪录片导演程逸飞也从武汉封城阶段开始,在疫情一线持续推出系列纪实短片《决战江城之巅》。

3.跨“介”联动

由央视新闻、哔哩哔哩、FIGURE联合出品的疫情纪实作品《在武汉》于2月26日上线,这是一种汇聚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民间短视频团队的新型合作模式。哔哩哔哩还与东方卫视共同推出了抗疫特别节目《派出所的故事2019——抗疫实录》;优酷联合大象纪录发起纪录电影《余生一日》的素材征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频道联合“快手”和“二更”,推出了融媒体系列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

二、横向维度:网络时代纪录片的生存特征分析——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一)创作主体的多元化

在网络时代,电视台、传媒公司以及制片厂等传统影视制作商对纪录片生产的垄断现象被打破,创作主体不断扩大。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开放性,可以为每个人提供视频作品的上传和分享服务,传播渠道的畅通促使纪录片的创作主体更加多元和泛化。纵观目前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纪录片创作来源,主要分为五类:电视台制作、视频网站自制、专业性独立影视团队制作、普通群众制作以及国外购买。互联网使纪录影像的生产从专业化变为多元化,从工业化变为个人化。

(二)传播对象的大众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将纪录片推向了平凡的世界,触碰到普通的生活。在多样化的媒介终端上,纪录片已经褪去了曲高和寡的孤傲姿态,受众看到的是下沉生活、情感朴实、尊重真实的影像。通过互联网搭建起来的传播矩阵,每个人都会发现当今纪实影像的无处不在,并能从中捕捉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满足了自身个性化选择需求。同时,观众还能够在微博、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交流分享观影心得,推动了纪录片受众覆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三)纪录内容的时效性与碎片化

当下,选择社会热点事件和流行话题作为纪录片创作主题的现象屡见不鲜。就主观层面而言,在每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纪录片是尤其不应被忽视的关键要素。因为纪录片的存在不仅是记录历史,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从客观层面来看,是民间影像的力量在追求纪录内容时效性方面持续发力,依托于轻量化的设备和高传输的网速,他们在公共议题发生时能率先做出反应,并将摄制内容进行全网分享,随即便会引起社会范围的高度关注,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机构与平台希望展开与民间影像的合作。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景观纪实,便是一次教科书般的纪录片创作时刻。

移动互联网对日常生活嵌入程度的加深使得人们的内容消费行为日益碎片化。为了迎合时下的网络发展特征,内容创作逐渐趋向短小的形式。纪实短视频便是纪录片进行碎片化实践的成果,而这种创新形式的出现,还进一步降低了纪录片的创作门槛。但是,一部优秀的纪实短视频,它缩“小”的只是外在的成片形式,而其灌之的思想内核与价值追求,仍然是强大有力的。

(四)传播渠道的便捷化

在移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不再依靠单一的方式,一种传播矩阵随着科技升级被构建起来,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例如,各大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为用户提供了海量的纪录片资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看喜好进行检索。与影视相关的网络社区(如豆瓣、时光网),收录了海内外纪录片的相关讯息,包括摄制时间、主要内容、幕后故事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影视行业的自媒体,定期发布有关纪录片的资讯与片源。网络搜索引擎,依靠大数据算法为曾经浏览过纪录片信息的用户推送更多的相关内容。而且上述活动,用户能够借助多种移动终端实现,如智能手机、电脑、IPAD等。多移动终端接触为人们碎片化的休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五)传播效果的扩大化

新媒体时代突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信息呈现“双向传播”的模式[5],即有“反馈”的作用影响传播的最终效果。在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等平台上,传者与受众,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能够进行积极的双向信息交流。就一部纪录片而言,主创可以通过豆瓣的纪录片社区、个人或者纪录片的官方账号,甚至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最流行的云上直播等平台,针对该部作品与受众进行互动,获得受众的反馈信息,促进创作的良性进步。受众也可以在以上平台进行发帖、评论,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反作用于传播。除此之外,在新媒体平台上,“意见领袖”(KOL)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纪录片通过借助于微博大“V”、公众号“大号”、各平台“网红”之力进行“造势”,也是一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三、總结与反思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纪录片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使其在内容、技术、运营、盈利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

也许我们很难预测,纪录片的未来生存环境会再次发生怎样的改变。但是,有一条生存准则是能够获得共识的,即“以不变应万变”。这里的“不变”指的便是纪录片应该有的灵魂,一种文化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情怀。然而,怎样能够将这一认识正确且长久的转化为实践,在互联网时代,仍然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张同道,许乔,赵蓉.2010年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传播研究报告[J].南方电视学刊,2011(2):50-54.

[2] 严远,轩召强.中国纪录片产业如何突出重围[N].光明日报,2017-04-28.

[3] 周后盛.从《风味人间》看腾讯IP运作[EB/OL].https://www.sohu.com/a/274392595_688642,2018-11-09.

[4] 韩飞,何苏六.新媒体的生产传播创新与发展路向—以纪实短视频为例[J].出版广角,2017(23):9-12.

[5] 杨智慧.新媒体时代我国纪录片传播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4.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视频网站互联网
我国当前视频网站自制脱口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发展浅析
从《拜托了,冰箱》看视频网站自制节目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