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通识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2021-01-03丁锦峰朱新开郭文善
丁锦峰 朱新开 郭文善
[摘 要] 课程思政是“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其中,通识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构成。以农科通识性课程“农耕文化”为例,探讨了通识性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出了根据课程特有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环节进行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建设思路。研究明确了课程在农科课程思政中的具体任务,提出匹配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创新符合教学形式的思政方式,并构建了分层式、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打造“农耕文化”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为农学类专业课程系统、深入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通识性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扬州大学“课程思政”先进教学团队项目“作物生产实践教学团队”;2020年度扬州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作物栽培学”(17173152)
[作者简介] 丁锦峰(1984—),男,江苏扬州人,博士,扬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7-0130-05 [收稿日期] 2021-06-03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课程教学和研究全过程中,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2]。在这一系统工程中,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核心部分[3],而通识课程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作为一类淡化专业性和功利性,以教授通识性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为关注人文精神熏陶,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课程中的教育作用[4]。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都具有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促进思想进步的作用,但又有区别,前者更为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后者更为强调人文科学教育。因此,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可以互为配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加强当代高校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明确思政目的,融合于教学目标中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9月5日,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进一步明确,“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综上,课程思政的核心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农科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农业人才,为“三农”建设贡献力量。
课程思政要做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的与思政目标进行融合,做到“三全育人”[5]。“农耕文化”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在校生开放的农科通识公共选修课。“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的文化集合,深深影响着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不斷传承着民俗民风,更指导着农事活动和农业生产。现代农业内涵丰富,是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农业生产,使其生产更高效、产出更丰硕、产品更优质。虽然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融入生活,农耕文化仍在农业生产、民众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加以传承。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知晓农耕文化,更深入了解现代农业生产。通过通识课程“农耕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农学和非农学专业学生对古今农业生产和相关文化的广阔视野,领略中华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了解当今国内外现代化农业的创新发展和我国“三农”事业的进步与不足,进而形成“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情感。
二、挖掘思政元素,融合于教学内容中
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梳理直接决定了思政内容、思政形式和思政效果[6]。课程思政要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在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做好隐性教育、全方位育人,关键在于挖掘与课程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同时,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思政元素,可以保持既有的教学秩序、尊重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现特有的课程特点。思政元素广泛而零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元素库是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围绕课程特色、匹配课程内容是挖掘与课程有机融合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农耕文化”作为一门农科通识课程,内容涵盖了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两大知识源。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农耕文化,介绍我国农区划分、农作物种类、农时划分、农业器具、农谚、农诗、节气歌、农俗等;二是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实践,涉及作物的生育进程、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知识,以及精准耕播、高效田间管理、适时监控等生产技术;三是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关系,着重讲授农耕文化中二十四节气、农谚、农诗、节气歌等对作物生育动态监测、田管目标制定和主要农事实施的借鉴作用。课程从农耕文化、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实践和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关系三部分系统性开展教学,达到学生知晓农耕文化和了解农业生产的教学目标。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该课程逐步形成了“古代优秀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交相辉映”“教学内容系统、内涵丰富”的课程特色。
根据“农耕文化”课程特色,可挖掘的思政元素众多,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重要思想和辩证思维,也可介绍农业文化、农耕精神、粮食安全等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然而,过多的思政元素介入,可能适得其反,难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农耕文化和农学精神内涵丰富,作为核心思政元素重点进行挖掘和构建,满足了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且匹配度高。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7]。农耕文化的内涵可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这也恰好对应着课程的核心内容“农时划分”“生育进程”“因时、因苗应用农艺措施”“精准耕播、适时管理”“创新生产技术的科学应用”等。农学精神的内涵丰富,可凝练为“躬耕奉献、执着坚守、严谨求实、传承创新”,是农业人特有的精神特质;奉行“人定胜天”“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在中国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年年有余,目前正朝着农业高质量发展努力。
针对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需要加强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的规划与设计,形成涵盖教学内容要点、知识掌握要求、思政元素融合点和思政预期成效的教学纲要。在“农耕文化”课程设计中,形成了该课程的教学纲要(见表1)。
三、创新思政方式,融合于教学环节中
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实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职能互补、优势叠加。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通识性课程思政建设要依赖于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去落实。对于农科通识性课程,因其涉及多个作物、不同学科知识,需要由一位教师主讲并与不同专业教师协同完成教学。要做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首先要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强且具有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整合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凝聚成“全员育人共同体”。在通识课程中可以通过开设科学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农业管理部門领导、农业企业家、农业工作者等先进人物开展专题报告,加强教学与思政教育。在教师培训方面,利用多平台、多途径,加强教师的“德”和“智”协同育人能力培养。例如,笔者所在高校在平台、途径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名师灯塔计划”(院士第一课、尚农工作室)、“双师领航计划”(本科生、实习生双导师制)、“青椒能力拓展计划”(青年教师听课、评课制),通过整合思政教学资源,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以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此外,在制度保障方面,重点加强了校本教材建设机制,通过实施教材的精品、动态、立体化构建,建立常态化的教材编写选用审核与质量评价机制、梯次有序的教材建设机制,让规划教材、特色教材、优秀校本教材和最新的思政元素和案例配套跟进,使思政教育的理念“基因式”植入所教课程之中。
一般认识上的通识课程更多的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较少涉及实践教学和课堂讨论。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课程中,更深入地掌握有关农学知识,在“农耕文化”课程设立之初,就确立了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大田考察等授课形式。在课堂组织方式上,明确了采取问题导向式的研究性教学,注重黑板板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对农耕文化、作物、现代农业得到直观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将现代农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学院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有效融入课堂,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感;课堂讨论着重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理论与实践、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的价值开展专题研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大田考察环节采用动手操作、实验观测与田间取样观测、技术实践相结合,直观地提高学生对作物、技术等认识,使学生掌握作物生育进程和器官形态,培育学生求实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和精神。
在理论教学环节,重点围绕国家农业政策、培养爱农精神和学农热情进行课程思政实践。一是加强知识点研究背景的介绍。农业科学研究本身是为农业、社会、经济发展促力,因此研究内容需要符合国家政策、契合社会关注、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因此,通过知识点的研究背景介绍,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农学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了解熟悉了国家的有关政策。二是加强知识点科学研究延伸的介绍。农业科学研究主要是针对当地或某一类型生态区域的具体生产问题或延伸出的理论问题;因此,通过知识点适当延伸,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理解有关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原因,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知识点背后故事的介绍。每个研究背后都有科学家辛勤的付出,农业科学研究成果知识的提出本就是一个个故事。因此,通过介绍农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和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有助于提升爱农、学农热情,增强认同感、自豪感。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重点围绕科学精神培养和农学精神发展进行实践。在科学精神培养方面,注重通过教学中植物的不同器官、苗情、逆境等差异的分辨,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大田中存在的现象或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生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去实验求解,培养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开展团队实践,形成团队文化和互助精神。在农学精神发展方面,通过大田人工作业,可以培养团结、勤劳、吃苦耐劳等品质意志,形成对农学精神的认同感;介绍并实践农业机械、智慧农业技术等用于农业生产,大幅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爱农学农、强农兴农的情感。
四、凸显思政价值,融合于教学评价中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思政评价体系,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效果的双轮驱动[8],关键在于加强通识课程中思政内容对学生价值判断、理念养成、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的评价。因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方式、技术,结合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为以能力培养为重,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逐步将课堂学习为主转变为多种方式学习。随着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原有以专业知识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评价方式已无法体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必须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建立融入隐性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考核方式[9]。
结合“农耕文化”教学形式和内容,课程在注重知识和思政元素考核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分层式、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分层式考核可分为知识内容与思政效果的评价,前者注重理论知识重点与难点的掌握;后者关注思政元素中文化自信、爱农情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培养成效。多元化评价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和手段,不以考试卷面成绩、单一教师评价进行考核。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而是一种内化的过程,难以通过短期观察得以了解,需要进行更多的沟通与认识。因此,课程思政的考核应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最终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关注学习过程、实时记录学生表现,进行纵向对比,在一定时间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在考核过程中,为了更公平、全面、开放地进行评价,可以将评估的职责部分划分给学生,通过在翻转课堂、课程讨论中自主组建学习小组,进行组间评价和组内互评。此外,教学过程中会涉及理论教学、课题讨论、专题报告、大田实践等多形式教学,要求考核形式多元化,不仅注重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更要关注思想变化和情感表现。因此,“农耕文化”教学评价以平时考核为主,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想表现。
五、结语
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都具有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促进思想进步的一致目标,但又有区别,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可以互为配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加强当代高校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根据通识课程的特点与要求,通过明确思政目的、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方式等,将课程思政融合于教学目标、內容和环节中,并在教学评价中凸显思政价值,构建通识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打造农耕文化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在通识课程思政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具体可归纳为:教师教育理念有待转化,需任课教师加强对通识课程与思政融合的认识,提高执行力,整体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教学方法有待创新,需要将课程的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建设保障机制有待深化,需要建立系统性强且与通识课程相契合的教学与思政评估体系,协调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重点课程间的关系,高效配置教学资源并建设和完善资源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4]简清梅,施俏春,陈清婵.课程思政在高校通识教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膳食营养与健康》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30):105-109.
[5]王晓云,樊东.农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普通昆虫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0(6):162-164.
[6]张一璠.高校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论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38-42.
[7]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45-150.
[8]于腾云.“学生评价”与“评价学生”: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5):42-45.
[9]赵仕宇,郭丽霞,陈小梅.“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探究[J].机电技术,2019(2):103-1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