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分析

2021-01-03王瑜茜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7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王瑜茜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一、粤港澳大湾区概况及其发展背景

1.粤港澳大湾区概况

粤港澳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简称GBA)的范围包括珠三角的九个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惠州市、佛山市、中山市、东莞市、江门市、肇庆市、澳门特别行政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面积约为5.6万平方公里。

湾区经济是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湾区从地理角度看,是由一个海湾或若干个相邻的海湾、港湾等共同组成的区域,世界上的湾区都拥有很好的发展条件、竞争实力和综合能力。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开放格局的新尝试和助力“一国两制”的新实践,是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多领域理念[1]。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区域内部经济社会等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有辐射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战略功能,也是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可以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为港澳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为港澳与内地创造更多的机会,是“一国两制”的重要支撑。

2.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内容

高度包容开放是湾区的共同特征,是湾区发展高端要素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粤港澳大湾区所担负的战略使命是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湾区,对世界的经济产生主导作用,作为重点核心的位置推动“一带一路”不断向前发展。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粤港澳大湾区应该顺应发展潮流和前进趋势,利用周边资源,成为国内增长极和国外重点关注的活力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创新能力突出、活力向上、产业结构升级、要素丰富、生态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为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内协同合作,促进区域内部兴旺发展,构建开放发展的创新体,聚集整合国际资源,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国际新兴产业创新中心。营造创新的优质氛围,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吸引全球各类优秀人才,注入发展创新驱动力,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在潜力。

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建设。对内对外形成畅通,促进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为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利用完善的基础交通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区域建立起交通网,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提高交流质量,降低合作成本。对湾区进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利于打造宜业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优质的工作环境,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归属感,挽留高精尖人才和技术,为研发和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力支持。加强九市两区合作,优化区域合作环境,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强国际贸易合作,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一带一路”使中国得以和“一带一路”辐射的国家和地区展开投资贸易合作,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共建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自由贸易区后,GDP增长率、进出口总额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加强合作基础和渠道。

建设成为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体系。产业创新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核心功能,产业的发展和改革是我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必要要求和核心内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发展点和增长点,促进区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向前发展,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新技术、新优势的研发与创造,形成产业间优势互补和紧密协作,形成优秀产业集群,提供强大生产动力。

建设成为粤港澳的全面合作发展平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试验示范作用和创新带头作用,实施有利于创新和研发的一系列措施与政策,作为龙头区域核心带动周围区域协同发展。积极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推进重点地区进行开发建设,拓展沟通渠道和建设辐射面积,积极开展区域间的互惠活动,推动粤港澳区域实现全面合作共享。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集成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积极研制绿色能源并投入使用,大力扶持节能产业发展,节约、保护区域资源和环境,在区域内推行绿色优惠政策,对绿色低碳进行大力宣传,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适宜居住、适宜旅游、适宜发展的舒适港湾。积极发展区域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保障基础公共服务和民生建设,加强对于教育产业的投入,吸引更多优质人才留在区域发展,同时加强区域安全系数以及医疗卫生保障,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形成优质、宜居的生活、生态圈。

3.粤港澳大湾区提出背景

湾区经济的本质上是开放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的九市两区自改革开放之后便不断发展,区域优势明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拥有良好的条件。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实力雄厚,有明显的集群优势,同时拥有高技术人才和优秀科研基地、高校等科学技术支撑,大湾区的内部行政区、市也已形成了良好的多元、多层次合作。

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飞速发展之后,迎来了经济的瓶颈期,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化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开始出现一系列例如产能过剩、整体经济增长乏力、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急需寻找新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引领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亟需培养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全球化的进程目前正面临着欧美的阻力,全球经贸投资规则和经济治理体系进入深入调整期,个别国家开始出现逆全球化的表现,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坚持维护全球化的发展。这就表示我们需要做好一切准备,重新建立起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粤港澳大湾区来推进中国经济和货币迈向国际化,使中国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全球化发展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国际上抵制中国的声音也开始出现、增加。国际上大国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错综复杂,大国关系在综合国力的动态博弈中不断制衡,各类摩擦频出。为了对抗他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施压,巩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为我国提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广阔空间,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稳固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话语权。

粤港澳大湾区将九市两区结合统筹起来,尤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加入,“一国两制”这一重要国家战略得以更加深入地推进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当前的形势以及实现对香港、澳门的提振。香港近年来的经济不断下滑,同时政治分化明显、社会不安加剧,这些问题都是威胁我国和平统一的严重问题,急需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建设进行控制和解决。

国际上的经济高端产业中心多以湾区的形式发展。我国国内将粤港澳大湾区称为全球第四大湾区,目前位于全球前列的三个湾区分别是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近几百年来国际贸易主体的海洋化使湾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引领区[2]。

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将九市两区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使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释放更大的潜能。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也已积累了一些建设湾区经济的经验,珠三角多年来的整合以及深圳与港澳的口岸、港口经济合作,对外的交往与沟通,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目标

粤港澳大弯区建设分“两步走”的思想。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将着力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劲的优秀发展区域。区域深入合作,增强内生动力,成为一流高效的世界城市集群,拥有突出的双创能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形成生态绿色的一流湾区[3]。区域内发展更加协调,区域间分工更加合理,协同创新环境得到优化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产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色健康低碳理念融入生产和生活,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美。

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加强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大幅提升区域的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文明,实现资源流动互通,区域协调发展,文化不断交融,经济迅猛发展,环境得到保护,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国际一流的宜居、宜游、宜业大湾区[3]。

三、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步骤

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也依照“贸易—要素—政策”的客观规律,从民间自发到由政府来进行统筹规划,从低层次的贸易联系到高层次的规则对接[4]。

区域空间上,利用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将点相连,加强港深等带动作用,依靠交通运输线路,如铁路、公路等为轴带,将区域相连,形成区域间的网络化空间,形成区域间的深入联系和纽带,互联互通,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作用来带动周边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协调城乡融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协同发展[5]。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五个战略定位和基本原则,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立足于先进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开发,引入和研发先进的现代化器械和管理系统,形成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成为国际生产重要平台和关键枢纽。粤港澳大湾区还应利用自身的教育、文化、科研、经济与创新发展等资源优势推进“一国两制”的发展,巩固区域间尤其是港澳与内地的和谐关系,加强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国际的科技、金融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首先应该优化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技术、信息、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沟通与交融,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次,应当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进行区域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

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价值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建设有利于为我国打造出优质生活圈、世界级城市群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使我国对外开发程度进一步加大,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推进“一国两制”方针不断深入,作为内地与港澳的枢纽,增强与港澳的区域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创新,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稳固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促进我国的创新力、创造力高质量提升,积极发挥人才的促进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作,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际地位,建设成为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创新合作新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发挥港澳两个特区的独特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的中心,高度开放和国际化,有着对外联系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发展进行联系和促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国际化、制度化、现代化,同时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巨大推力。依靠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进一步发展特色金融,关注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领域,协同湾区各城市,建设粤港澳核心金融圈,助力湾区创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造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资租赁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与联通,实现金融产品互认、资金互通、市场互联。进一步完善深港通、沪港通、新股通等资本市场联通机制,让更多海外资金进入内地市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其中一个核心就是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对于文化、教育、科技、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优质的服务与设施、制度建设可以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当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优化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助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区域合作。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