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表演形式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表现内容研究
2021-01-03田敬美赵纹磊王月颖
田敬美 赵纹磊 王月颖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钢琴的表演、创作、意义都与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钢琴表演想要所表达的内容与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息息相关。当前是一个教育创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社会的各界人士开始高度关注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 钢琴艺术表演形式
钢琴是乐器之王有着音域宽广、交响性、可演奏多声部的音乐深受作曲家们的热爱,为充分地展现钢琴艺术与发展,作曲家们留下了巨大的贡献和宝贵的经验。钢琴的表演形式可分为很多种,比如钢琴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的演奏。钢琴独奏,可以说是一人一乐器,演奏者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自身的技巧去演奏其音乐作品,钢琴独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钢琴表演形式。四手联弹,是由两个人共同在同一架钢琴上进行合作演奏,是两个共同去完成的。由于在同一架钢琴上完成,两位演奏者座位靠近,更容易感受到对方的演奏状态以及演奏表现能力,对于培养合作能力、合作精神、音乐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是一种很不错的形式。双钢琴演奏,是由两架钢琴同时合作演奏所完成的表演形式。相较于独奏与四手联弹,双钢琴演奏因钢琴是对置摆放,无法看到合作者的表现,而更考验演奏者们的技术发挥以及配合默契度及对音乐演奏作品的掌握度与完成度。双钢琴演奏时两位演奏者需通不停地磨合尝试,才能够展现和演奏出作品的整体性以及完美度,能够保留演奏者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实现合作与个性的统一协调。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双钢琴作品是由交响乐改编而完成的,因此双钢琴作品也更易展现钢琴的交响性优势,音响效果上比独奏更为丰富、壮观、感染力较强。
2 钢琴表演对美育教育的表现内容
2.1 在钢琴表演的过程中,实施美育
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始终要去努力和实现的目标之一,时刻的要求自己,也是实施美育教育的过程。在演奏音乐作品时,我们要理解消化作品里所要表达的故事、背景、创作者的情感。同时演奏者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情绪来感染欣赏者,构架欣赏者与音乐传导者之间的共识,联系起演奏者、演唱者、欣赏者,建立桥梁,能够共同感受到音乐作品中内涵的力量,达到美育教育的结果,使得表演中提升欣赏者的能力及对美育教育的共识。情感体验也可以说是指情感的反应,这种情感一般会在音乐鉴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中引起。我们学习钢琴演奏的原因,是在弹奏的基础上,能够对作品理解得更加了解,将作品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出来。只有用心地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体验作品的情景、情感以及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美感,钢琴演奏者才会有更广阔的认识和掌握。众所周知,肖邦是一位著名的爱国音乐家,他对祖国以及人民的热爱表现于音乐作品中,当外来侵略者入侵祖国波兰、祖国人民遭受困难、磨难、艰苦的的时候,肖邦通过创作音乐作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呼喊和抗议精神。在欣赏者聆听这充满情感的音乐作品时,便会不由自主地代入感投入自己的情感,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真实的、生动的感情。这种斗志昂扬的音乐使我们联想到自己的祖国也曾经遭受过野蛮的侵略,勇士们同样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取得了成功,对于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和心境感同身受,促使大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的大学生良好的爱国意识,能够让当代大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建设的重要性。在美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完善,比如,我们可以学习和演奏革命歌曲,演奏大众所熟知的爱国歌曲,表现出中华儿女的奋斗、爱国精神,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总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钢琴演奏的兴趣,还有利于他们的全方面发展、提高音乐鉴赏水平。音乐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在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方面具有有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在每次演奏过后,使大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巩固自己的情感,以此不断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爱国心以及思维能力和发挥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全方面的发展进步。
2.2 钢琴表演是表现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艺术学习活动也逐渐发展多样和丰富,演奏学习不同种类乐器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比如钢琴、小提琴、小号、吉他、爵士鼓等音乐教育受到广大青年的热烈喜爱和欢迎,其中,钢琴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其他乐器。可是在目前的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很多人过多地重视演奏技巧、知识结构的训练,几乎很少有人关注设计教学目标时加上美育教育的内容,偶尔会看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到美育教育的知识点,但仅仅是一带而过,内容较零散。往往忽视了音乐美育教育,使学生只注重技巧的练习、演奏的能力、考级的水平,在演奏钢琴作品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注重表演完成度,而不能展现出音乐里内涵的感情;还有人提出人格的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是人们富足之后的事,这样的理念无疑的错误的,甚至是有损人类文明发展的。钢琴音乐表演将音乐具有艺术感染力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利用审美,带来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对人自身的行为带来影响的一类素质教育。作为音乐教师,就要必须时刻牢记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尤其是钢琴教师,应更加了解和看中钢琴教学的美育功能。教师必须牢记自己所担负的学生德育健康发展的重任,在提高自身素质、专业素质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以美育教育的方面来抓住钢琴表演。优质的钢琴音乐教育不但能够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陶冶身心、建立乐观的生活心态,并且还能够利用对音律的感知,实施情感体验,进而获得相应的审美能力。美育是审美教育,美育教育的表现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目标,积极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内容,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强化大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引起其情感共鸣,通过创建来表现出美育意识,指导其美育行为。因此,将美育与钢琴表演教育融入结合,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以及实践性。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运用音乐辅助美育得到了更多关注,具有显著效果。钢琴表演得美育教育指的是对钢琴演奏作品表达内涵丰富的情感体验。新时代背景下,钢琴教师必须要承担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有效的将美育教育有机渗透在音乐表演的钢琴教学中。
3 钢琴表演对美育教育的表现作用
3.1 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钢琴表演教育能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感化人的心灵,能够发现美、欣赏美,使心灵更加的美丽,它具有其他思政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作为音乐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同样具有美育教育的作用,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与我们生活更加接近的、息息相关的事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受到音乐和钢琴演奏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力是有震撼性的、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例如用钢琴演奏的《义勇军进行曲》浓缩了民族魂,这首歌曲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曾经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解放中国奋勇向前,奋斗拼搏的精神。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人以奋力向前、与命运斗争的勇气,这些歌曲都彰显出了钢琴美育的重要作用。钢琴之所以具有德育的功能在于钢琴之美本身就是以社会道德为基础进行的,这种歌曲总是能够以新的形式将社会道德的义表达出来。
3.2 树立榜样的力量
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音乐的感染力是有丰富的影响的,作为音乐的创作者、欣赏者或者演奏者,他们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到其他人,是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他人树立健康积极的榜样。如著名的中国钢琴演奏家郎朗,他那种从骨子里出来的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艺术的追求、对于社会责任的诠释都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们的震撼的力量以及极大地感动,是我们当代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的。
我们应当热爱这些著名的演奏家,我们应当要热爱的不仅仅是他们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同时我们还要热爱和认同他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可以用自己的演奏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思想和歌曲始终是我们要欣赏的学习的。教会我们学会怎么做人和做事,并引领一些当代大学生能够促人奋发向上的文化,从而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等多维一体的体系,利用音乐知识来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