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1-01-03缪羽晨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新冠疫情

缪羽晨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一、引言

新冠病毒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会给国际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打击。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快速传播;另一方面,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降低,热度衰退,不利于金融市场发挥活力。自从上一轮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发展普遍低迷,而新冠病毒的形成和传播无疑是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雪上加霜。本文以新冠疫情作为研究背景,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针对以上背景,本文以下内容的安排是:第二部分通过描述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讨论新冠疫情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汇率市场、国际利率市场、国际股票市场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由此浅析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否会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这一问题;第四部分,根据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新冠疫情蔓延下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

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的经济金融长期存在增长缓慢、复苏乏力的现象。从需求层面来看,这是因为国际间贸易、投资、消费低迷放缓;从供给层面来看,这是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科技创新等因素的不断变化所导致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钟红认为,从近十年来全球经济金融增长和贸易走势来看,当前处于康波周期①的尾部,即将走入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期和萧条期。而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和扩散无疑加重了原本已有的严峻形势,在短期内会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2020年呈现出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不仅导致各国的投资者具有消极的预期,各类资产的价格也在急剧下跌。可以说,国际金融市场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这是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最严峻的国际金融形势。危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第一,各类金融资产的跌幅规模较大,跌幅速度较快。以国际原油为例,自疫情以来国际原油的价格一度跌近20美元每桶,美国能源股大多高开走低,引发了市场上的恐慌情绪。资产价格下降必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上不断抛售金融产品以回收流动性,造成市场流动性降低。第二,通常被认为可以避险的资产并没有起到避险的作用。2020年6月中旬,亚洲市场的黄金现货价格高速下降,一度跌破1720美元每盎司,日跌近0.7%②。与此同时,同期的10年期美国债券收益率降到历史新低,在抛压下反弹到1%以上,可见避险特性降低。这说明在疫情的全球扩散下,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全线下跌。

2021年,新冠疫情的反复使国际金融市场震荡之后出现更深刻的变局。通常情况下,新冠疫情的第二波杀伤力往往比第一波更大,特别是当下世界各国纷纷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对发现和治疗疾病构成不小挑战。从第一季度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国家能够对金融市场的各种指标进行有序的调整,最大程度使其变动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但是由于债务的恶化,全球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企业破产,不仅冲击了银行业的发展,更会削弱跨国公司的作用,进而使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动扩散至国际金融市场。

三、新冠疫情蔓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1.国际金融市场巨幅动荡

毫无疑问,新冠疫情的传播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短期内的巨幅波动。下面我们将从国际贸易市场、国际汇率市场、国际利率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四方面来分析这种影响。

从进出口贸易角度看,总体来说新冠疫情期间进出口的规模缩小。以中国为例,2020年1月到2月,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5919.9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额达到2924.5亿美元,同比下降17.2%;进口额达到2995.4亿美元,同比下降4%;贸易逆差达到了70.9亿美元。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全球疫情蔓延导致国际航班和交易物流呈现断崖式缩减。根据数据显示,全球航班已缩减四成到七成不等,进出口货物无法顺利到付。其二,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很多贸易合同无法如期进行,法律风险也在随之提高。据资料显示,疫情期间越南、印度、挪威、西班牙、法国等对华农产品出口贸易严重受挫,货物堆压在港口,价格暴跌。另外,虽然全球的经常账户收支趋于平衡,但资本流动加剧。与2005年相比,无论是债权国还是债务国,国际净头寸均有扩大的趋势,其占GDP的比重也从10%上升至22%。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与美联储大幅释放流动性相关,过剩的资本在美国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向全球流动,导致全球的资本账户开始失衡。

从国际汇率市场来看,新冠疫情造成汇率波动明显,系统性风险增强。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例,1月份汇率呈现出先升值后贬值的现象:2020年1月2日至1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由6.9631升值到6.8585;之后人民币转为贬值,贬值幅度为1%。从短期来看,新冠疫情会降低市场主体的风险偏好。由于人民币是一种新兴货币,具有风险资产的性质,因此当内外的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风险偏好降低后,贬值压力就会增加。从中长期来看,经常账户的变动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这主要表现在经常账户的逆差。与此同时,由于外汇市场极具敏感性,汇率波动风险会传导至外汇市场,进而冲击各国的货币表现。一方面,新冠疫情造成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使其对经济发展前景失去信心,受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该国货币趋于贬值;另一方面,随着新冠疫情的不断反复,投资者的预防动机更为明显,一些避险能力强的货币反而提高投资者的需求。

从国际利率市场来看,新冠疫情造成多国特别是欧洲国家相继实行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世界各国为抑制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采取的非常规政策。从表面来看,负利率政策好像是违背普遍逻辑的,但是在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下负利率政策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普遍来说,经济衰退下人们存在过度持币的心理,但这种行为会造成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失业增多、企业利润降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银行实行负利率政策,那么存款人如果存款则会支付过高的成本,因此会使存款规模缩小,刺激消费,鼓励扩张。同时,负利率政策可以促使货币贬值,较低的收益率会阻挡一部分的外来投资者,进而削弱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刺激出口。

从国际股票市场来看,新冠疫情以来世界多国的股票市场遭遇“熔断”。以美国为例,2020年2月之前,美股在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上都表现出持续升高的态势,甚至出现阶段性新高,距离历史最高点仅一步之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病毒面前,投资者纷纷夺路而逃,美股市场遭到重创。从2020年2月24日到3月23日,美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出现5次熔断,道琼斯指数更是出现一日3000点的暴跌,达到过去五年来的最低点。然而遭遇熔断的不止美股,资料显示,一天之内除美国以外,南美、东南亚、中亚等11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股市熔断,投资者损失惨重。

2.动荡是否会带来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我们常说的利率市场、汇率市场、资产价格、偿付能力和金融机构破产率等金融指标全部或大部分恶化,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投融资活动的情况。一般而言,金融危机可以分为国际债务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孪生危机。那么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是否会带来金融危机呢?我们作以下分析:

首先,不少学者认为当前的形势并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金融危机。虽然当下的金融问题多表现在资产价格的下跌,流动性较低等问题上,但是仅从概念上来看,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并没有出现重大的系统性问题,且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出与普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已慢慢步入正轨。与2008年次贷危机相比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危机。

但是,受新冠疫情走势影响,未来国际金融危机是否存在仍然未知,如果疫情持续存在,那么当前的状况就会持续恶化。国际金融危机是具有传染性的,从国际目前的形势来看,存在三个潜在风险。首先,美国的经济和金融状况急剧恶化。由于前期的防控不力,美国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再加上国内关于“黑人”事件的抗议,一度造成美国停工停产,经济陷入衰退。再加上人们的预期,美国股市很可能将进入熊市,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其次,金融市场暴跌很可能引发债务危机。由于过去几年来欧美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普遍采取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进而导致全球债务扩大,杠杆率提高。伴随着高收益,带来的必定是高风险。国际金融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的债务总规模达到了250万亿美元,占GDP总额的322%。可以说,债务规模超过了危机的警戒线。最后,欧洲市场的主权债务问题再度凸显。在本次疫情中,欧洲的主要疫区恰好是欧盟的前几大经济体,对欧洲整个市场而言打击非常大。近几年来,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不断严峻,生产力停滞且内需不足,很可能造成主权债务和银行风险的相互传染。

四、对策建议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在金融层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有目共睹。2020年,五部委联合出台 《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成为后期金融领域防控的重要政策依据。为了维护银行业的稳定,人民银行推出包括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定向降准、小微企业贷款延期等举措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与此同时,政策性金融资助直接保障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不仅如此,一系列法律法规得到完善,包括实行注册型企业债、修订新证券法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金融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面对疫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我国要着力稳定金融波动,防止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要准确把控疫情发展的国际趋势,稳步推进疫情后的各项工作。一方面,要全面考虑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统筹各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以产业政策为基础,充分做好产业发展的引导,保证产业链和产业群的发展。与此同时,要以外汇政策为保障,合理储备外汇,着力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打造良好的国际货币环境。对于国内政策而言,我们重点要做的还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其中,财政政策具有先导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落实在关键领域。财政部要和相关部门配合,发挥各地方的财政优势,对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人民银行专项贷款。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更加精准。以货币政策为辅助,在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性与流动性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辅以积极的金融监管,为疫情下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保障。

其次,分层次推动不同产业的发展。第一,对于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保障企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加大生产支持和政策支持,按照市场需求加快智能化进程;第二,对疫情期间严重受挫的服务业,应根据各地市场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优惠,保障后期发展不受影响;第三,对于第一产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较其他产业而言相对较小,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巩固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复工复产提供保障。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不仅涉及生产,更起到稳定就业的作用。因此,政府对重点领域的扶持不仅可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以期稳定社会,更有利于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型产业的发展。

再次,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一贯较好,但仍需警惕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一,未来会出现资本外流风险和短期汇率超调风险。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沪港通资金净流出已达到678.7亿美元,这是中国疫情导致的美元流动性收缩促使大量外资回撤。第二,新冠疫情期间人民币贬值明显。虽然人民币普遍坚挺,但是仍需警惕美元流动性提高带来的人民币承压问题。第三,商业银行出现大量的违约风险,进而影响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累计,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动。第四,国内外金融市场具有联动性,一国的金融风险会通过不同的金融市场快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因此,相关部门不仅要实时聚焦和监测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更应缓解投资者消极的投资情绪,降低各种金融风险发展的可能。

最后,应从金融层面应加强宏微观的对接,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发挥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第一,应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实体经济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命脉,政府应通过降低税收和扩充融资渠道等手段,全力支持实体企业复工复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保持着相对独立性,我国金融机构需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稳定经济的目标。第二,推动经济正常发展的本质还是复工复产,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方面要实施差别化的服务,针对不同的产业特点提供不同程度的资金扶持,同时对在疫情期间需要延期还本付息的企业给予让步,保证其平稳度过发展难关。不仅如此,商业银行还可以发挥信息优势,利用其海量的信息和专业的能力为小微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重建产业链。第三,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推进多层次的金融政策、机构、手段等服务于经济复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对国际进出口贸易市场、国际汇率市场、国际利率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来说,近一年里的变动是非常巨幅的,且出现了众多非常规的金融现象。新冠疫情作为典型的“黑天鹅”事件,虽然会引起国际经济金融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但是由于其影响本身的有限性及新冠疫情得到大范围的有效控制,不少学者认为在短时间内不会引起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金融恶化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各国政府没有防范好一系列的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仍然会存在潜在金融危机。当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树立底线思维,首先要促进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通过分行业、分地区的政策扶持和各级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在防止国内大幅度波动的基础上之充分体现大国担当,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和谐。

注释:

① 康波周期:由俄国学者康德拉季耶夫发现,他认为在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一个为期50年~60年的长周期。

② 数据来源于中金在线统计。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新冠疫情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战疫情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聚焦新冠肺炎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