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对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的作用及对NIHSS 评分的影响分析
2021-01-03孙晓君
孙晓君
相关研究显示[1],临床中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容易发生脑缺血性损伤,基于此,明确有效手段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后缺血性脑损伤是现代临床中较为关注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以90 例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针对异丙酚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2018 年8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 例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0 例,年龄52~85 岁,平均年龄(70.25±6.09)岁。观察组男26 例,女19 例,年龄53~85 岁,平均年龄(71.07±6.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损伤;本次研究获得患者及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缺氧性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行颅神经、肌力、肌张力、颈胸腹、深浅反射、脑膜刺激征检查,行头、颈部CT 检查。对照组术中应用异氟醚0.8~1.2 mac 吸入,芬太尼1.0~2.0 μg/(kg·h),维库溴铵0.02~0.03 mg/(kg·h)静脉滴注维持麻醉。观察组术中应用异丙酚4~8 mg/(kg·h)泵注,芬太尼1.0~2.0 μg/(kg·h)、维库溴铵0.02~0.03 mg/(kg·h)静脉滴注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brO2、ICP、炎性因子水平,NIHSS 评分,治疗效果。①患者PbrO2水平应用德国GMS 公司脑组织氧分压检测系统进行测定,ICP 水平应用光纤传感颅内压监护仪进行检测。②炎性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进行检测,具体包括IL-10、IL-6。③疗效判定标准:基本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显效: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有效: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病状未改善或加重[2]。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brO2及ICP 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PbrO2水平(16.32±1.05)mm Hg、ICP 水平(2.89±1.02)mm Hg 与观察组的(16.31±1.04)、(2.88±1.11)mm H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5、0.044,P>0.05)。治疗后,观察组PbrO2水平(21.25±1.36)mm Hg高于对照组的(18.02±1.36)mm Hg,ICP 水平(1.56±0.25)mm Hg 低于观察组的(2.58±0.13)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66、24.283,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IL-10 水平(100.26±20.35)pg/ml、IL-6 水平(90.14±12.28)pg/ml 与对照组的(101.25±20.05)、(89.25±15.26)pg/ml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2、0.305,P>0.05)。给药后12 h,观察组IL-10 水平(75.26±15.24)pg/ml、IL-6 水平(72.35±10.14)pg/ml低于对照组的(89.25±20.14)、(80.35±15.04)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716、2.959,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NIHSS 评分(14.05±1.12)分与对照组的(14.10±1.1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 的NIHSS 评分(7.51±1.06)分低于对照组的(10.35±1.25)分,治疗后48 h的NIHSS 评分(5.24±0.14)分低于对照组的(7.65±1.14)分,治疗后7 d 的NIHSS 评分(4.02±0.23)分低于对照组的(6.25±1.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24、14.076、13.792,P<0.05)。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基本治愈20 例,显效10 例,有效14 例,无效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中基本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有8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49,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损伤是基于多种因素导致的脑部缺血而引起的脑损伤,以意识状态及肌张力变化为主要症状[3]。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中度患者多表现为兴奋或迟钝,肌张力正常或减低;重度患者可出现昏迷,肌张力松软,惊厥频繁等症状[4]。在诸多情况下,缺血与缺氧较难进行区分,但缺血可能是心脏停搏后导致的神经元损伤基础原因[5]。在缺血发生后血流量急剧减少,进而引发颅脑损伤。有关学者认为[6],缺血性脑损伤是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属于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所引发的后果。在有效时间窗内给予多靶点、多水平、多通道干预,对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后,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较为关键,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不可逆结果。关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治疗问题,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7],适当剂量的异丙酚对于患者的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在ICP 等指标方面,治疗后,观察组PbrO2水平高于对照组,ICP 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rO2是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形成的张力,其水平变化主要受吸入气体氧分压及肺外呼吸功能的影响,在发生颅脑损伤后,PbrO2会有所下降。而ICP 也就是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也可将其理解为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臂所造成的压力。正常情况下机体ICP 较低,而发生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变等,则会导致ICP 水平的上升。从本组脑损伤患者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药物干预前,两组患者的ICP 有明显上升,而治疗后两项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却存在一定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异丙酚对于过度通气所引发的脑缺血危险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提升机体对过度通气的耐受性。
在炎性因子水平方面,经不同方案给药治疗后,给药后12 h,观察组IL-10、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 与IL-6 均属于常见炎性因子,在多种疾病的发展中可反应机体炎症发展情况,而脑组织损伤发生后会引起炎性因子水平的上升。观察组能够更为显著的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其原因在于异丙酚具有镇静作用的同时还具有降低ICP 的效果,由此进一步提升了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效果。
在NIHSS 评分统计中发现,经不同方案给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48 h、7 d 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是调查卒中程度的量表,经对此量表的分析,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效果,而以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平均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代表着整体治疗效果更理想。此种差异的出现与异丙酚改善脑血液循环及保护脑组织作用存在着一定关联。
在综合治疗效果评估中发现,经不同方案给药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效果评估分析了两种干预方案的有效性、效果持续性等多个方面,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异丙酚可辅助提升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异丙酚一方面能够促使患者进入镇静状态,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CP以及炎性因子水平,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损伤是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属于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所引发的结果,及时给予有效治疗较为关键。手术中麻醉剂量异丙酚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同时抑制神经损伤因子的表达,对缺血性脑损伤患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